第306章 考校
  書案上。
  龐統放下了手中的筆,略微活動了下略顯僵硬的脖子,隨後起身對著張允微微一拜,道:“今日事務已然處理完畢,還請使君查閱。”
  緊接著,龐統就將身旁那堆積如山的公文抱到了張允案前。
  張允並未前去翻閱那些文書,反而略顯感慨的說道:“士元在吾麾下擔任功曹,已經兩年有餘,汝之才能吾知之甚詳。”
  “在這裡處理政務,反倒是埋沒了士元的才華。”
  龐統卻是微微一笑,說道:“使君過譽了,若換做兩年以前,我或許還會有這種想法。現在經歷兩年的磨煉,見識到了許多形形色色的政務,方知學無盡頭,將書中所學運用到實際之中,才能真正鍛煉人。”
  “我隻是感激使君這兩年的照顧,又怎會覺得屈才?”
  龐統這些話倒也不是謙虛。
  他剛剛擔任襄陽郡功曹的時候,雖然有很多想法,可是處理政務的手段卻仍舊顯得頗為稚嫩,甚至犯下了不少錯誤。
  是張允非常耐心的在旁教導,才讓龐統的理政才能突飛猛進,心中自然無比感激。
  更何況,襄陽郡功曹看似品秩不高,卻屬於那種位卑而權重的職位,整個襄陽郡的大小事務,幾乎都要從龐統手中過一遍。
  要知道,歷史上的龐統是在六年以後,才被周瑜征辟為南郡功曹。
  現如今,龐統早了六年坐上了這個位置。
  而且周琦將荊州州治遷往襄陽以後,就把南郡改為襄陽郡,龐統雖然仍舊在此擔任功曹,二者之間的重要性卻根本沒有任何可比性。
  龐統現在年紀輕輕就擁有此等資歷,在位期間也政績斐然,前途必然無比光明。
  張允臉上露出了些許笑容。
  他卻是忽然問道:“士元可知,吾當初為何會三顧龐府,邀請汝擔任襄陽郡功曹?”
  龐統聽到這裡,卻是有些疑惑的說道:“不知。”
  事實上,這也是龐統疑惑的地方。
  當年龐統不過二十二歲,雖然略微有些才名,可襄陽境內牛人不計其數,龐統這個後生晚輩想要揚名,何其難也。
  更何況,當時襄陽境內的名士還沒有開始吹捧龐統。
  張允遠在外地擔任郡守,又並非襄陽本地人士,如何會知曉龐統之名,甚至三次登門相邀?
  龐統當時心中雖然疑惑,但張允並未說明原因,他隻以為對方是因為自己家世的緣故,才會屢次登門相邀。
  不曾想,時隔兩年,張允忽然又講到了這點。
  張允麵露回憶之色,隨後幽幽嘆道:“說起來士元可能不信,吾當初並未聽聞過汝之名聲,隻是因為被主公調來擔任襄陽郡守,自覺能力不足,恐怕難以勝再三推辭。”
  “主公卻執意讓吾擔任此職,並且舉薦了士元,言龐統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隻是年齡太小,尚需打磨歷練。”
  “主公讓我征辟士元為襄陽郡功曹,如此既能讓士元幫我處理襄陽郡政務,又能歷練士元。”
  龐統聽到這裡,不由呆立當場,臉上滿是不可置信。
  他當初猜測了許多原因,卻從來沒有想過,居然是楚王殿下向張允舉薦了自己,而且還給出了如此高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