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之戰,周公瑾更是大放異彩,兵不血刃便奪取了整個漢中,一戰而聞名天下。”
  “如此豪傑,能夠識人、用人、統兵,才能勝吾十倍,有其在旁輔佐,世子無憂矣。”
  周繼哪怕明知諸葛亮這麼說是在自謙,臉色也變得鄭重起來。
  諸葛亮繼續說道:“此等才俊,必然心中高傲,縱然對主公馬首是瞻,世子卻也應該以禮待之。”
  諸葛亮的言下之意就是,周瑜固然對楚王殿下馬首是瞻,但心中驕傲,卻也未必瞧得上世子。
  世子想要折服這樣的人物,最好下些功夫。
  周繼重重點了點頭。
  諸葛亮又說道:“龐士元,出身襄陽龐氏,族父乃荊襄名士龐德公。龐德公在士林之中頗有賢明,昔年劉景升數次征辟,龐德公都推辭不就。哪怕後來劉景升親自登門相邀,龐德公仍舊不願出仕,隻是躬耕於隴畝之中,寄情於山水之間。”
  “龐士元作為龐德公從子,雖無才名於世間傳揚,卻早被張郡守征辟為郡中功曹。據我所知,龐士元這兩年時間處理郡中政務信手拈來,幾乎從無錯漏,深得襄陽郡守推崇。”
  “主公任命其為益州長史,可見也對此人才能極其看重。”
  由於周琦的出現,導致龐統早早為官,自然也沒必要被荊襄老一輩名士吹捧,這才導致名聲不顯。
  龐統如此,諸葛亮亦是如此。
  長史與別駕、治中雖然都屬於高級佐官,卻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
  別駕與治中雖是佐官,算得上是副州長,而且有著正式編製。
  漢初別駕與治中皆為秩百石佐官,卻秩輕職重,有“其任居刺史之半”之說。
  他們作為刺史的高級佐官,雙方既為統屬亦為上下級,哪怕刺史換人,治中、別駕也有可能繼續擔任此職。
  長史卻是不同,屬於幕僚,相當於秘書長,乃是長官的絕對心腹,長官離職以後,麾下長史必然會換成自己心腹。
  上至丞相、三公府,中至各將軍府,下至郡守府,都會設立長史,屬於掾屬之長,品秩以及權勢也相差極大。
  就比如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府長史,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皆秩皆千石,丞相長史職權尤重。
  長史的職責也無定數,既能選拔人才,亦能理政,還能掌兵,幾乎能夠全權代表自家主君,能夠為主君處理所有的事情。
  按理來講,諸葛亮作為周繼心腹,擔任益州長史才是最合適的人選。
  龐統與周繼素昧平生,根本不適合擔任長史之職。
  奈何周琦的權威不容侵犯,既然有如此任命,周繼也根本沒有辦法拒絕。
  周琦之所以任命龐統為益州長史,目的不言而喻,那就是要讓周繼把龐統當做心腹。
  周琦這麼做,除了因為龐統的確有非凡才學以外,也未嘗沒有利用龐統製衡諸葛亮的心思。
  他雖然知曉並且信任諸葛亮為人。
  然而歷史已經改變,再加上為君已久,對於馭人之術早就裡練的爐火純青,縱然再如何信任屬下,也不會令其一人獨大。
  周琦對於自己兒子,也有著同樣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