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完了大友家,伊東家那裡又出了小問題。 原因還是在於少弐元盛之前對伊東潰軍殺的太狠了,導致伊東家大部分骨乾力量和基層武士幾乎損失殆盡。 這次被我要求自己去攻取土持家的縣城,伊東義祐努力糾集了兩千軍勢出陣,然後因為極度缺乏基層武士,被土持家夜襲,全軍大敗。 不得已向我求援。 對此我也非常無奈,隻能前去支援。 “不能再拖下去了,再過兩個月就要秋收,也差不多是讓軍勢休整一下子的時候了,”我望著九州最南端島津家的方向,決定就此解決領地內的所有戰事,盡快安定下來。 七月十八日,我正式帶領大軍來到了縣城之下,沒有絲毫猶豫下令對縣城展開進攻。 作為先陣的,是豐前國人和剛剛降伏的大友家所部幾千軍勢。 這些國人剛剛降伏少弐沒有多久,還沒有立下什麼戰功,這次,又是少弐家督親自監軍,所以各家都拿出了十二分的精神,準備表現一下自己。 於是他們爆發出了在國人眾中極少見到的強大戰意,波浪式不間斷的向城池攻了上去。然而,土持家乃是北日向的地頭蛇,控製北日向數百年,又有堅城,憑著這樣的底氣,抵擋住了國人眾的好幾次沖擊,並且給予了他們非常大的殺傷。 然後憑借剛剛挫敗了攻城軍勢,派人來到我的陣中請求降伏。 對於土持家這樣攜勝而求降伏的行為,我不光不吃這一套,反而將之視為對我的羞辱。 於是大怒,直接拒絕了降伏要求。 下令直屬農兵八千人加入攻城,同時常備軍爆破隊也參與爆破城墻。 果然還是我自己的直屬軍團靠譜,沒有辜負我的期望,當日晚上便將城池徹底攻破,土持一門在城中切腹。 解決了土持家,我這才率軍回到了久留米城解散了軍勢。 元龜元年(1570)八月一日,久留米的大評定間內,少弐家所有一門、譜代、家臣和降伏少弐的所有國人均一個不落的到齊。 這次的重頭戲,便是論功行賞,以及轉封。伴隨著轉封,必然會增封。所以幾乎所有人都興致勃勃,除了剛剛降伏的國人們。 通過手撕大友家組成的少弐包圍網,領地不光增加了很多,就憑手撕包圍網的威望,我少弐家現如今可以用如日中天來形容。 在我進入評定間宣布戰事暫時結束,大半九州均在本家支配之下後,無論是家中直臣還是外樣乃至同盟相良、秋月,均向我表示恭賀。 “本家可不敢居功,諸位的奮戰本家可都是靠在眼裡的,能有今日的勝利,這可是全賴各位的武勇啊!”我含笑點頭道。“接下來,便是對各位功績的封賞,封賞過後,本家在這久留米城中為大家準備了酒宴,到時候大家一起慶賀一番!” 關於封賞,這才是最關鍵的內容。 一時之間,眾人都紛紛豎起耳朵,等候我發布封賞的內容,整個評定間鴉雀無聲。卻是無人對封賞後的酒宴有太大的興趣。 除了前田慶次…… “本次封賞結果,均是經過本家和軍目付們商討了數日才定下的。鑒於有新晉降伏本家的諸位不了解本家法度,那麼本家再復述一遍:依據本家法度,對封賞不滿或者有意見的,嚴禁私下爭鬥。若是對封賞不滿,可在封賞過後向軍目付和奉行眾們提出異議,奉行眾們和目付眾會重新核定。”我擲地有聲地強調。 在眾人一致表示一定遵守法度後,我這才緩緩開口:“本次作戰第一功,乃是少弐元盛和其麾下的築後眾。是他帶領築後眾眾人數次突入大友領內牽製大友軍力……最後又在大反攻階段於高崎山城之戰徹底擊潰大友和伊東聯軍。 損失頗大且勞苦功高。 所以本家決定,少弐元盛轉封豐前,領地加封。居城八屋城(中津城),領上毛郡、下毛郡、宇佐郡、築城郡四郡共十一萬石。 這四郡上的野仲、山田、宇佐大宮司(奈多)等國人均在少弐元盛配下支配。” 十一萬石領地啊,這是非常巨大的封賞了,一時間評定間人人側目。之所以這樣封賞其中除了表彰少弐元盛的功績外,另外一層意思也是因為我在明目張膽的扶持有力分家,以拱衛主家。 “另外原少弐元盛配下築後眾的蒲池鎮漣轉封豐前神樂城,增封七千石,共領七萬石。仍聽從少弐元盛調遣。 馬場鑒周增封七千石,共領四萬石,居城馬場嶽城,仍聽從少弐元盛調遣。” “關於其他人的安排,本家已經和秋月家商議過了,秋月家願意接受本家的意見轉封至豐前,領田川、中津兩郡八萬石,居城春香嶽城。 另外鬆浦鎮增封、移封至豐前鬆山城,領地四萬石。主要負責防禦來自本州的敵軍以及関門海峽的航路安全。 波多正增封四千石,移封豐前小倉城,領地共兩萬兩千石。豐前國石高不足的,本家從築前調撥。同樣負責防禦來自本州的敵軍以及関門海峽的航路安全。 所有豐前眾負責監視、防禦來自本州的威脅,必要時也作為進攻本州的跳板。” “其次是千葉胤誠,領地增封,轉封至豐後,居城佐伯城。領地轄海部、大野兩郡,共九萬石。 原兩郡之上的佐伯家、一萬田家等國人均受其支配。” “原築後眾橫嶽鎮貞增封、轉封至豐後臼杵城,領地四萬石。 原築後眾築紫榮門增封、轉封至豐後鶴賀城,領地五萬石。 江上武種增封、轉封至豐後栗山城,領地兩萬五千石。 犬塚尚重增封、移封至豐後岡城,領地一萬二千石。 大友家情況特殊,大友義統作為大友宗家領三萬石,居城木付城。大友家全領共十萬石,除大友宗家三萬石之外的七萬石,由大友家其餘家臣按照職務分取。 另豐後大分郡七萬石作為少弐本家直領,居城府內館另行安排代官。 豐後尾平銀山收歸少弐本家直轄。 豐後眾主要職責支援豐前眾以及安撫民眾和發展領地。 畢竟當初劫掠豐後,也非本家本意,如今是時候吸納流民來安居樂業了。”我說的有些口乾舌燥。 但是因為這次封賞乃是大事,所以我即便講話講的有些口乾舌燥,依然也堅持親口安排本次的領地分封事宜,而不是由軍目付眾首領江裡口信常代述。 肥後眾方麵。 菊池則直轉封隈本城,直領加封,共領七萬石。 至於菊池家臣的和仁親続鳥子城、城親冬道上城、赤星親武河尻城、合至高重田平城俱有封賞。 菊池家宗家和家臣共八萬四千石。 阿蘇家由於擔任阿蘇大宮司,情況比較特殊,居城不變,依然是石櫃城,甲斐親英依然任禦船城城主。 阿蘇家宗家贈封至兩萬五千石,甲斐家增封至五千石。 阿蘇家宗家和家臣共計三萬石。 另鍋島家依然以堅至田城為居城,增封至三萬石,家主鍋島直茂,依然由其父親鍋島清房代管。 相良家不動,但是也得到了一部分回報領地回報。 肥後眾的主要職責便是以菊池則直為旗頭,聯合相良,暗中支持菱刈家等國人對抗島津。 日向眾方麵。 神代長良移封至日向都餘郡城,增封,共計領三萬石。 伊東義祐縣城(鬆尾城),兩萬石。 米良家移封至須木城,於菊池家獨立,直接聽命於少弐,領地兩萬石。 田尻鑒種移封日向沃肥城,增封至一萬五千石。 長野祐盛移封至日向曾井城,領地三千石。 田北紹鐵移封日向高原城,領地五千石。 原豐後富來、竹津田、依勢、姖島等毫族,歸神代長良麾下。 其餘領地歸本家直領。 日向眾的主要職責,便是找尋機會合肝付家接上頭,然後暗中支援肝付家對抗島津。 少弐家直屬家臣以及客將也同樣俱有封賞。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轉封空出來的地方,基本上都是最肥沃的地區,被我劃歸天領直轄。 至此,除宗像家作為九州最高規格的三神社家之一不能動之外。 其餘家臣均安排完畢。 少弐家也一躍成為統領築前52萬石、肥前56萬石、築後30萬石、豐前33萬石、豐後37萬石、大半肥後30萬石、大半日向20萬石。 直轄天領150多萬石、總計258萬石的超級大名。 (數據方麵再強調一次,來源不是太閣檢地,也不是慶長鄉賬,而是來自知乎“等人大”大佬推理出的1600年平均數據。有興趣可以自行去查。作者覺得非常有說服性。以後關於石高數據不再解釋。) 少弐家目前的勢力,別說在西國,就是整個天下,實力也是第一梯隊拔尖的位置,甚至這時候織田信長都深陷第一次信長包圍網,同樣的,他織田家目前也未必有我少弐這種對領地高強度的掌控能力。 分封完家臣後,我又當場免除了被遠距離轉封的家臣,尤其是被轉封至豐後眾人一半軍役作為補償。 然後在熱烈的氛圍下,開始了慶祝宴會。 至於島津?目前的狀況就是我默許島津吃掉肝付,而島津目前來看,對這樣的安排也甘之若飴。 所以將島津養肥一些,也好增加一些島津挑戰少弐的資本,免得到時候島津不敢挑事。 而且先讓他島津吃飽點,然後我好有時間消化領地、發展領地。 等到三五年後,再找借口幫島津家減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