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浴血奮戰李自成(五)(1 / 1)

金紮撒 日月勿 3251 字 2024-03-17

“爹,”長生聽到巴圖肯定了朱慈炤的意見,便著急地說:   “永王殿下的搞法,會把這六千弟兄的命,也都變成了汜水大營軍兵的陪藏。我們現下,最快也就能和李自成大軍,差不多同時到達汜水大營。即使趕得早一些,要馬上帶上兩萬多明軍就走,恐怕也會被李自成大軍堵住出路,免不了一場血戰。”   巴圖則喝斥長生道:“長生,你叫爹什麼爹?你要先搞清楚,現下,你是永王殿下的副將,我是永王殿下的軍師。副將和軍師的職責,就隻是提出建議。永王殿下的決斷,全軍都得服從。明白嗎?”   長生見父親如此生氣,便也清醒了許多。他心裡嘆道:“唉!當初聽爹的話,把成師兄送到汜水大營,就趕緊離開,那就好了!”   巴圖白了一眼長生,但心裡還是傾向於長生的觀點。隻是傾向歸傾向,實際上的情況,並不總能事事都能很輕易地如願。他也想趁這樣的實戰機會,讓長生迅速成長,讓長生立馬明白做人還不僅僅是要堅持原則。   長生此時也想起了,母親前日曾直白地說過:“有時,為了堅持原則,必須講究策略。更重要的是,有些問題,並不是隻講原則就能解決的。比如一個人的威望,還必須樹立口碑、還必須尊重社會道德和公序良俗。”   他想著,也不再說出來了,他也想再看一看成師兄,到底他是怎麼想的。   朱慈炤聽師父如是說,又看了一眼長生,也沒有了脾氣。他仔細想了想,師父這是把六千多人的生死存亡大計,全部交由了他來定奪。   但是,他轉念一想,此時,若不能拚上一搏,按照師弟說的,雖可以暫時保全六千明軍。但放棄兩萬多人的汜水大營不管,顯然就會全部被義軍消滅。   沒有了這兩萬多大軍,自己這個永王,還稱其為王嗎?當下的整個明朝,還保存有多少這樣整建製的大營?再丟掉這個大營,朝廷阻止李自成北上的障礙,就會被一個一個的掃平。   “再說了,”他試探地,對成巴圖說:“加上現下正士氣旺盛的六千軍兵,共三萬多大軍,與李自成的五萬大軍一戰,也不一定完全不行。因為,師父、師弟咱們,僅六千人就能乾掉他五千人。所以,本王還是決定搶在李自成大軍到達之前,咱們三萬多人要先會師起來,才能再圖重振旗鼓。”   巴圖聽著朱慈炤的決定,點著頭,答道:“好,在下就隨永王殿下,一起去搏上一把。”   長生也隻好點頭答應道:“好吧,在下也一起隨永王殿下,去拚死一搏。”   朱慈炤舒了一路口氣,說道:“有師父和師弟撐著,成炤就有底氣。咱們說乾便乾,這就迅速直奔汜水大營。”   命令下達,已有上百匹戰馬的六千明軍,騎兵大隊便火速先行沖了出去。   李自成的五萬大軍,為了暫時避開成巴圖,不走山坳大路,而繞道山野和田園間的小道。雖然也是拚著速度,往汜水趕路。但畢竟比朱慈炤的騎兵大隊慢了不少。   提前到達汜水大營的朱慈炤,信心大增。他見到前來迎接的呂督軍,迅速下馬,就要下達全軍撤離出營的命令。   但督軍大人滿臉堆笑地,先開口說道:“恭喜永王殿下、賀喜永王殿下,帶領七千精銳部隊旗開得勝,打了一個大勝仗。真正是馬到成功,凱旋而歸、凱旋而歸呀!”   “呂大人謬贊了,謬贊了啊!”朱慈炤聽著,心裡的確舒服。   督軍大人馬上又說:“永王殿下,您累了吧?”見成巴圖和成長生也下得馬來,督軍大人又趕緊說:   “軍師和副將軍閣下,你們也都累了吧?辛苦了,辛苦了啊!下官心裡高興,已備好美酒佳肴,為永王殿下和諸位大將軍接風洗塵。”   長生馬上對朱慈炤說道:“永王殿下,咱們還是先撤離吧。李自成五萬大軍馬上就到了,估計時候不多了。”   督軍大人一聽,趕緊扭身對長生道:“這位少將軍,你們辛苦、勞累好幾日了。都沒好好吃個飯吧?總吃乾糧怎麼行呢?手下軍士們打這一仗,可是個力氣活啊!他們也得時不時吃頓好的吧。不吃飽了,往後誰還賣命呢?是不是啊?”   朱慈炤聽著這席話,也深感贊同。就也說道:“師弟,那咱們就抓緊時候,趕緊吃個飯。也讓所有人都抓緊時候吃點兒。一出大營,往後還不定什麼時候,還能再吃上一口熱的。”   巴圖馬上意識到,這個呂督軍肯定有問題。   這招很是厲害,六千人馬也的確餓了,有飯不讓吃,那肯定是不得人心的。即使強行下死命令,把人都撤出去了,也會沒有了鬥誌,也會被李自成追上。   如此,也隻好聽憑朱慈炤自行判斷、決策了。   果然朱慈炤馬上就中招了。   也許他們朱氏一族,當漢(朝)人時日太久遠了,完全沒有了馬上民族的韌勁和彪悍,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聽到美酒佳肴,自己的身體都泄了氣一般,馬上就感覺:再不好好吃上一頓飯,肯定也會垮下來,甚至會虛脫下來。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嘛,一頓不吃餓得慌。’”朱慈炤不由自主地念叨出了這句話,旁邊靠得近的軍士們,也都給朱慈炤拍巴掌。他們“歐歐”叫著,馬上傳開了:“有飯吃嘍,有酒喝嘍。”   這陣勢,一下子把長生年呆了。他不明白,怎麼會是這樣。他無奈地,靜下心來,仔細想著這些時日遇到的事情,也不再吭聲了。   從東林書院出來後的這些時日,長生仿佛一下子變成了大人,盡管他當下,也還就是個十二、三歲的少年小孩子。但是,他仿佛經歷了,過去十年裡都不曾經歷到的東西,也更加體會到了人心的莫測多變。   麵前的呂大人居然能在極短的時辰裡,就摸清了朱慈炤的喜好,這讓長生大開眼界。十來年了,長生本以為很了解成師兄。卻沒想到,一走出書院,長生就開始越來越不了解成師兄了。   但呂大人臉上的笑容,長生是分辨得出,那是一種不懷好意的笑。難道成師兄,不,是朱慈炤,就一點兒沒感覺?   是啊,長生心裡嘆道:“是啊!呂大人句句都說到人們的心坎裡去了。誰要反對,那無疑是與六千將士作對。也就是說,即使朱慈炤也看出了呂大人的真實嘴臉,他也會裝作同意的樣子,讓六千將士心悅誠服。”   也許不是朱慈炤看不明白,而是朱慈炤比自己更明白。   長生如是想著,也就隨和著大家,聽天由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