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州,陶謙被譽為“仁義之師”,他公正無私,關愛百姓,深受百姓愛戴。而臧霸,已經成為陶謙麾下一員猛將,他勇猛善戰,忠誠耿直。兩人的相識,要從一次意外說起。 那時,陶謙還是徐州的一個小官,他在巡查時遇到了一個年輕人,那年輕人身材魁梧,氣勢非凡,他就是臧霸。當時,陶謙見其勇猛,便決定收留他,讓他為自己效力。臧霸感激陶謙知遇之恩,從此忠誠於他。 陶謙見臧霸勇猛無比,便讓他擔任自己的親衛,保護自己的安全。兩人從此朝夕相處,陶謙發現臧霸不僅勇猛,而且聰明過人,便開始讓他參與軍事策劃。臧霸也不負眾望,屢立戰功,深得陶謙信任。 一日,陶謙和臧霸正在商議軍事,突然接到消息,曹操大軍壓境,徐州危在旦夕。陶謙緊急召集將領商議對策,眾人議論紛紛,卻無一人能提出有效的應對之策。這時,臧霸挺身而出,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 臧霸說:“曹操此次來犯,意在徐州。我願意帶領一支精兵,夜襲曹操大營,焚燒其糧草,使其不戰自亂。”陶謙聞言,沉默片刻,然後說:“此計甚好,但夜襲敵營,風險極大,你可要想好了。”臧霸堅定地說:“為了徐州,為了主公,我願意冒險一試。” 陶謙見臧霸如此堅決,便同意了他的計劃。當夜,臧霸帶領精兵,悄悄接近曹操大營,趁其不備,放火燒糧。曹操大軍陷入混亂,陶謙趁機發動攻擊,大敗曹操。 戰後,陶謙對臧霸說:“此次勝利,你功不可沒。我封你為將軍,你可願意?”臧霸跪拜在地,說:“主公對我恩重如山,我臧霸誓死效忠,為主公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從此,臧霸更加忠誠於陶謙,兩人攜手共創輝煌。然而,就在徐州日益繁榮之時,曹操卻並未放棄對徐州的野心。他暗中勾結呂布,企圖夾擊徐州。 陶謙得知此事後,緊急召集將領商議對策。臧霸主動請纓,說:“主公,曹操與呂布勾結,意在徐州。我願意帶領一支精兵,先行擊敗呂布,然後再與主公共抗曹操。”陶謙猶豫地說:“此行風險太大,你可要三思。”臧霸堅定地說:“主公放心,我臧霸必定凱旋而歸。” 陶謙見臧霸如此堅決,便同意了他的計劃。然而,就在臧霸準備出發之際,曹操卻突然發動攻擊,徐州陷入危機。陶謙親自率軍抵抗,而臧霸則臨危受命,帶領精兵迎戰呂布。 徐州城外,兩軍對峙。呂布高聲叫陣,陶謙派出將領應戰,卻連連失利。這時,臧霸帶領援軍趕到,他揮舞著大刀,直取呂布。兩人在戰場上展開了激烈的搏鬥,一時間,勝負難分。 就在此時,曹操突然派出一支精兵,直取徐州城。陶謙大驚,連忙召回臧霸,讓他回城防守。臧霸無奈,隻能放棄與呂布的搏鬥,返回徐州。 然而,當他們回到徐州時,卻發現曹操已經攻破了城池。陶謙和臧霸被俘,徐州失陷。曹操見到臧霸,大笑說:“臧霸,你勇猛無比,我曹操惜才,願意重用你。隻要你願意投降,我保你榮華富貴。”臧霸瞪著曹操,冷笑著說:“曹操,你勾結呂布,陷害主公,我臧霸寧願戰死,也絕不投降。” 曹操聞言,臉色陰沉,他下令將陶謙和臧霸關入大牢,準備擇日處決。然而,就在此時,曹操卻突然接到消息,呂布背叛了他,率軍攻打許昌。曹操大驚,連忙率軍返回許昌。 徐州城內,陶謙和臧霸被囚禁在大牢中。陶謙對臧霸說:“此次徐州失陷,我有責任。我本想保徐州百姓安寧,卻沒想到會落得如此下場。”臧霸安慰他說:“主公,這不怪你,是曹操和呂布太狡猾。隻要我們還有一口氣,就要想辦法東山再起。” 就在此時,牢門外傳來了腳步聲。一個獄卒打開牢門,說:“兩位,曹操已經走了,你們自由了。”陶謙和臧霸相視一笑,他們知道,徐州的復興之路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