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來龍去脈(5)(1 / 1)

明末遼東從軍行 遼鷹 4120 字 2024-03-17

莫日根說到他們“決定出山去乾一票”的時候停了下來,端起茶碗連喝了幾大口後向楊林道:“大人,小人這嗓子都說冒煙了,還是讓王大人講後來的事情吧。沒有他,我們也不能來這裡投軍。”   “好,那麼還請王兄講接下來的事情”,楊林看向一旁的王長水。他知道莫日根這是不想太出風頭,所以把繼續說話的機會讓給王長水,這樣可以給人留下好印象。   “嘿嘿,其實這個事兒你們也能猜到是怎麼回事。他們出山要搶的是我們.........”,王長水看了看莫日根一笑道。   為了乾一票,莫日根派出了“點子”去周圍的村鎮“踩點”(指查探)。兩天後,“點子”回報說有一股三十多人   的官兵回鄉探親,隨身攜帶了不少錢糧。   蔣川和莫日根等人得知這個消息後不禁大喜,直呼“老天餓不死瞎家雀”,這是送上門的大買賣不能不做。所以在次日午夜時分由“點子”帶路,悄悄包圍了王長水所在的黑溝屯。為了防止屯中家犬吠叫,他們將其全部毒死。   明朝從立國開始在遼東就從未設立過府縣,而是以都司衛所來進行管轄治理。衛所之下有城堡、墩臺等軍事據點,在這些據點周圍則有村屯,村屯之民多由關內的移民和部分軍屬組成。同時按十裡、二十裡、三十裡不等的距離設置驛、鋪和遞運所,以便傳送軍情和物資。   因遼東漢夷混雜,時有擾亂治安之事發生。所以各地漢民多尚武,警覺性也高。黑水屯不過數十戶人家,但每晚都會有人值更巡夜。   王長水這些官兵探親回家攜帶了不少銀錢和物資,為防止出現意外,他們並未全部遣散回家。而是以輪換的形式留下一半人集中住在黑溝屯,以配合屯中的日常警戒。   蔣川和莫日根等人按事前謀劃分別堵住進出屯子的道路,覺得萬無一失後才氣勢洶洶的沖進屯子。按以往的經驗,他們隻要騎著馬拿著刀槍威脅恫嚇一番,百姓就會乖乖的俯首就範。雖然“點子”說屯中有官兵,但那又怎樣?錦州城的上千的官兵不也是沒攔住自己,更何況這少數的官兵?   蔣川和莫日根等人來到屯中心的場院,卻見對麵攸的一下亮起一片燈籠火把。數百名男女老少在王長水等一乾官兵的帶領下,拿著鐵鍬、鎬頭、草叉和木棒,殺氣凜凜的出現在他們麵前。   蔣川和莫日根等人沒料到這些村民會反抗,而且從這些人的身上感受到了血戰到底的氣勢。尤其是站在最前麵的那些官兵,從他們的神情中就可以看出是經歷過生死大戰的人。如果與其硬拚,自己這百十人真不一定能占到便宜。這下可麻煩了,沒想到這趟活兒會紮手。   王長水趁著賊寇猶豫遲疑的時機仔細觀察敵情。他發現對麵有些人穿著官兵的號衣,雖然不認識上麵寫的營屬番號,但可猜出其有一部分是潰散的官兵。按照以往的經驗,大戰之後兵匪不分家。不管是打贏了還是打輸了,隻要是軍隊路過的地方絕對是哀鴻遍野。看來今晚這場血戰要不可避免了。他想罷正欲下令與這夥賊寇拚了,一旁的彭義卻拽了拽他的衣襟,示意自己來處理接下來的事情。   彭義方才借著火把和燈籠的光亮,依稀看見對方的號衣上寫著“杜總兵騎營”幾個字,心中不由一動。楊林說過他自己就是杜總兵麾下騎營的,那麼對麵這些當了賊寇的官兵會不會認識自家大人?若是認識那麼事情就好辦了;若是不認識,看在曾是同袍的份上給些銀錢打發走就是了。   “對麵的弟兄是否曾在杜總兵麾下騎營效力?”彭義打算試一試,他大聲問道:“你們可認識騎營乙哨的楊林楊哨官?”   “什麼,楊林楊哨官!?”蔣川和薛凱倆人聞言一愣。倆人宛如一潭死水的心中仿佛被投入了一塊巨石,蕩起了層層漣漪。他們難掩激動之情,但隨即又黯然道:“不錯,我們認識楊林楊哨官!他是我們的上官,在薩爾滸山下分別後再無消息,可能早就死了!”   “不,楊哨官沒有死,他現在是我們的上官!”彭義神采奕奕的笑道。   “啊,他沒有死?”蔣川與薛凱難以置信的張大了嘴巴問道:“他怎麼會成為你們的上官?”   “這個說來話長......”,彭義看了看王長水,後者點點頭,表示讓他繼續講下去。   彭義的口才不錯,將楊林的事情詳細講述了一遍,這讓蔣川和薛凱不勝唏噓。倆人隨後又將自己的經歷講述了一遍,聽得王長水和彭義也是不斷感慨。   “王把總、彭隊官,咱們這是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一家人了。恕罪恕罪!”蔣川和薛凱哈哈大笑道。   “二位不必自責。按楊把總的說法,這就叫天意!我相信他也想見到你們和諸位弟兄。”王長水笑著道。   蔣川等人與王長水這邊聊得火熱,萌生了重投楊林麾下的想法。畢竟做賊寇不是長久之計。   莫日根等一眾蒙古漢子現在很尷尬。本來說好的大夥兒一起來搶劫,結果忽然之間就變成了一場敘舊聯誼會。這讓人情何以堪?   好在蔣川很快打破了這種尷尬的局麵,他向王長水和彭義介紹了莫日根等人,雙方立刻收起兵器互相見禮。一場劫掠和反劫掠的廝殺就此消弭的無影無蹤。   此後莫日根等人就住在了黑溝屯,在蔣川和薛凱的勸說及王長水的撫慰下,他們決定投奔楊林。但因為隊伍中有部分傷員需要休養,再加上每日都有人來找王長水投軍,結果一來二去的就耽誤了時間。   在啟程返回鎮江的時候,王長水將這幾百號人一分為二。蔣川和莫日根等人因為有馬匹沒法乘船,所以從陸路走;新投軍的人則乘船由水路走。等他們一路風塵返回鎮江,才知道楊林已經率部駐防靉陽。所以大家咬緊牙關克服疲勞,連日趕到靉陽。   楊林聽完王長水的一番講述,向蔣川和莫日根等人道:“各位歷經生死不遠數百裡來投軍,皆是看我楊林薄麵。既然如此,希望我等同心協力在這遼東闖出一片功業,也好為今後謀一份安身立命的本錢!”   “把總大人說的對。我們這些人的部落在草原上早就消散了,更沒了草場和牲畜。所以今後我等就以軍中為家,生死與共!”蘇赫巴魯大聲表態。   莫日根也道:“把總大人,按綠林規矩,我們投軍後應交上投名狀以表對朝廷的誠意。所以大人如有差遣請盡管下令,我們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楊林點點頭,微微笑道:“二位首領的心意我自是明白,但向朝廷表示忠心也不急在這一時。等你們休養上一段時日,到時我們再詳談此事也不遲。”   莫日根忙道:“大人,您不急我們急啊。就怕有小人說您窩藏包庇馬匪,對您和我們都不利啊。”   蘇赫巴魯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是啊。我們當了幾年馬匪兇名早已在外。如今忽然變成了官軍,就怕有些人不信啊。到時大人您可得為我們做主。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   楊林知道莫日根倆人在擔心自己不信任他們,所以急著要立功表現。畢竟去錦州招安的經歷讓他們刻骨難忘,生怕官府出爾反爾借機剿殺。因為祝世昌的官職可比楊林的官職大多了,誰敢保證他們之間沒有往來。   “二位首領盡管放心,我楊林雖官小職低,但絕不是卑鄙小人。對祝世昌采用的那種下三濫手段極為不恥!”   楊林起身來到莫日根和蘇赫巴魯的近前,拍著他們的肩頭道:“從你們來到靉陽城的那刻起,就是我遼兵的在籍官兵,任何人都不得妄動你們一根毫毛。否則就是和我們全營所有官兵作對!屆時後果自負!”   “大人所言當真?”莫日根和蘇赫巴魯的心中始終還有疑慮,他們緊緊盯著楊林的眼睛問到。   “若此話有假,我楊林則陷萬劫不復之地,永世不得脫離!”楊林一字一頓的回道。   古人極為重視誓言,對違反誓言的結果也深信不疑。楊林的話幾乎就是在對天發誓。   莫日根和蘇赫巴魯極為感動,倆人拜倒在地,從懷中各自取出一物向楊林道:“把總大人,這是我倆祖傳的大明百戶腰牌,如今獻給大人,以做為投效信物!”   -------------分割線----------   作者的話:很抱歉更新緩慢。但是鄙人有工作,寫小說純屬業餘愛好。不指望靠寫作掙錢,隻是在史實的基礎上進行推理和設定故事情節,爭取寫好這部作品。給朋友們講述一個盡量嚴謹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推薦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