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卡捷琳娜大帝的擴張史不僅刺激到了嬴政,也刺激到眾多想要建功立業的帝王。 漢 漢武帝劉徹最近真是春風得意,因為他發現了一個難得的武將,還是他的外甥霍去病。 從他主動請纓帶著八百人,就像裝了定位一樣直搗匈奴大營,活捉幾個匈奴軍官後,漢武帝就激動的睡不著覺。 這樣痛快的勝利好久沒有了,對匈奴如此的痛擊更是之前完全沒有過的。 當初霍去病跟他申請八百人去打匈奴時,劉徹心裡是有點打鼓的,因為看眼前意氣風發的年輕人,怎麼也不像會打仗的。 雖然平常打架厲害了點,但是打仗可不是鬧著玩的,更何況是去匈奴大營。 如果沒有當地的向導,在匈奴迷路幾乎已經成為了漢軍的宿命。 李廣將軍帶兵如神,但是每次去攻打匈奴總是暈頭轉向的,關於他的軍報大部分都是: “報,李將軍帶的隊於迷路了!” “報,李將軍失去聯絡了!” “報,李將軍又沒有準時匯合!” 次數多了,匈奴地形的變幻莫測已經在整個漢軍中成了魔咒,誰都不敢去攻打匈奴。 可是劉徹作為一個有誌向有抱負的帝王,從他登基那一刻“讓匈奴臣服於大漢”這個信念就已經在他心裡紮根了。 如果因為迷路就讓他放棄,實在是心中不甘。 好在他的皇後衛子夫有個能乾的弟弟衛青,本來隻是去試試,沒想到首次出征便大勝而歸。 這場勝利不僅給了他信心,更是打破了匈奴有神靈保佑的魔咒。 而皇後的外甥也是他的外甥霍去病更是做到了用最少的兵力、最短的時間可以直接找到匈奴大營,這無疑給漢軍打了強心針,對於擊敗匈奴的前景越來越有信心了。 漢朝現在的領土已經要達到 2500萬平方公裡了,東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黃海、東海、流球群島暨朝鮮半島中北部,包括九州島,北至北冰洋,西至中亞,西南至高黎貢山、哀牢山,南至越南中部和南海。 現在唯一不聽話的就是匈奴,根據現在的局勢,拿下他們也是早晚的問題。 疆域如此遼闊,漢武帝劉徹的內心極其的痛快,他看著天幕中葉卡捷琳娜大帝打下的領土,內心過了一下自己打下的江山,感覺好像自己的疆域更加廣闊。這麼一想心情更加的好了。 劉徹有點希望仙人可以盤點一下中國最牛的帝王,那他肯定是第一名。 不過當他看到沙皇俄國的海軍,看到了自己的差距,陸地上百戰百勝,海洋上卻還沒有自己的軍隊。 不過沒關係,他已經讓畫工把天幕中出現的巡洋艦畫下來了,他打算找幾個工匠好好研究一下,如果成功了,那自己大漢天下會不會更大呢? 這麼想著,他便有點迫不及待了,趁他現在風華正茂,得趕快研究出武器,好去海上看看。 唐 李世民不羨慕葉卡捷琳娜大帝擁有那麼大的領土,畢竟自己創建了他這個年代最強大的國家。周邊鄰國紛紛納貢,百姓安居樂業,社會上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文化上更是人才輩出,達到鼎盛。 他唯一羨慕的是這個女人沒有選王位繼承人的煩惱,而他那些兒子,真的被他的父親李淵說中了:“汝殺吾子孫,他日汝子孫亦復如此。” 他的兒子不是因為能力不行選不出繼承人,而是因為各個都很優秀,導致兄弟之間不睦,誰也不服誰。 不和睦,他調和調和也就罷了,可是他們居然把算盤打到他的頭上,堂堂太子,他和長孫皇後的兒子,他那麼的疼愛他,他居然舉兵謀反。 當李世民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把自己關進禦書房,一下午都沒有出來。 自己明明已經立他為太子了,等他百年後,皇位自然是他的,為什麼他就不能等一等,那麼著急的帶著明顯兒戲一般的軍隊來謀反呢? 明明是以卵擊石,為何偏偏要去做呢? 他不明白,他不理解,他不願想。 難道他被自己的父親一語成讖了嗎? 自己的兒子都要效法自己謀反嗎? 他活在愧疚中還不行,還要用一個個兒子的謀反來提醒自己這個皇位得到的名不正言不順嗎? 外麵還在等他下發對太子的處罰, 那可是他和最愛的女人生的第一個兒子啊,自己手把手教大的,他滿足了自己作為父親的所有驕傲,但是最終卻成為了傷自己的刀,他痛啊! 可是他終究說不出那句“謀反當誅”,他狠不下心來,如果真的殺了太子,他不知道自己該怎麼麵對皇後,更不知道以後自己會不會夜半驚醒,悔不當初。 或許他老了,心軟了,終究隻是把太子貶為庶人,流放到偏遠的黔州。 他很羨慕葉卡捷琳娜大帝,明明她的帝位也是搶來的,可是她卻坐的那麼安穩,那麼理直氣壯,或許夫妻終究是沒有辦法跟父子比的吧。 不孝,這對於中國人來說是最狠的批判。 元 此時的忽必烈內心充滿了自豪感。 從父親成吉思汗開始,他們家族就是大蒙古國的真正統治者,到自己手裡,南宋已經成為了囊中之物,自己擁有的領土達到了三千多萬平方公裡,如果龐大的帝國,葉卡捷琳娜二世的領土在他眼裡就是小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可是他終究不能小瞧這個女人,因為自己雖然東征西討,但卻有一個致命的不足就是文化水平有限,隻會打仗,不會建國。 可是他是大汗,在子民麵前可不能承認,隻能跟大家一起來取笑南宋的迂腐和軟弱,但是見到文天祥那樣的錚錚鐵骨,內心還是羨慕不已。 在思想方麵,葉卡捷琳娜二世提倡“開明專製”,而自己隻想要“專製”。 葉卡捷琳娜二世對於文人推崇備至,甚至負責推廣他的書籍,而自己則恨不得多殺一些頑固不化的讀書人。 葉卡捷琳娜還興辦學校,提倡文學創作,而自己則更看重子孫後代是否能馬上打天下,打起仗來是否英勇。讀書這事,那是弱者去做的事情,他們即使想讀,也沒有那耐心和基因。 忽必烈雖然這麼想,但是他內心卻開始覺得讀書有用了。因為當他開始治理國家時,才發現跟打仗是兩回事,武力隻能讓人恐懼,但是終究不得民心。 遇到不服氣的,他就殺,導致現在的人口越來越少,子孫後代為了皇位也總是大打出手。 李世民的子孫還隻是偷偷的造反,而自己的都是明目張膽,甚至贏了還要四處昭告天下,一點都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合理的。 老板姓更是過得民不聊生,名字都是最低級的不說,連讀書都要被人鄙視。 這樣的國家,跟葉卡捷琳娜統治時期的沙皇俄國比,忽必烈實在不敢說自己是強國。 從現在開始,從上到下效法宋朝學習儒家文化,不知道還來不來得及。
第30章 帝王的煩惱(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