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挖塘(1 / 1)

天元十六年,這一年於修14,學了6年考了兩次於修終於考了個童生,因天元2年朝廷下令童生不用服徭役,所以於修便將名額給了父親,所以於父去年開始便不用去服役了。不過當於修滿16歲之後因為隻有一個名額,所以後續於父還是得接著去服役,1年一次,一次1個月。雖然有吃住,但是到底是比種莊稼還辛苦的,但是還好因為就在郡裡,倒也不算遠。   大夏因為目前還算是和平,新皇倒也是個明君,加上前些年改革,所以老百姓家中若是無大事,倒也過得還行。雖然不說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但是到底各家各戶多少是有些餘糧的。   其中役種分為大役,小役,小役便是在郡中服徭役,一般為修路,挖河渠,因地處內地,不是邊疆,所以城池便很少修理。   大役的話,便是離開郡城去外地短則三個月,長則一年,包括修城墻,當民夫運糧,建皇陵,視時間長短,短則2年內不用再去服徭役,長則5年內不用服徭役,若是強行征召,則不再其中。不過一旦強行征召,說明邊疆有大事發生,對此百姓也無法說些什麼,不過一旦遇到,少不得一些人家日後日子難過。   去年雖然於父不用去服役了,但是天氣乾燥,所以便導致了糧食減產,因前些年有了些餘糧,外加於修已經算是結業,所以反倒家中沒鬧饑荒。村中神婆說今年不是大旱便是大澇,所以村中各家當家的便在過年時聚在了一起。   “挖塘我沒意見,但是各家勞力怎麼出?村長你可得說道說道。”眾人席地而坐圍成了一圈,遠處也圍了一大波人在圈子外麵,聽著討論的事情。   “曾四,你莫慌,我們挨個擺撒。我們討論好了大家一起乾,外加朝廷也支持各村各鎮自己挖塘蓄水,所以今年子要抓緊搞。3,4月份盡量把塘挖出來,到時候好蓄水,不然大家都不好過。”曾村長安撫好了各人情緒然後吩咐道。   “曾慶餘屋頭是這麼打算的,他家出兩塊田,然後大家合起出一塊田,在公山下麵再挖一塊塘出來。剛好大家在那邊都有田這個大家沒異議撒?”   “田怎麼分攤?”人群中有人問道。   “一家出一挑田(一挑田約10分之1畝大小。)然後各家置換,盡量把塘聚在一起。莫東一處,西一處的,然後呢挖出來的土挑在現在的塘坎上,堆起。蓄水大家看要的不嘛。”   “我家上分田可以分,有人換沒得?”人群中又有人問道。   “陳二你想的好哦,你家上分田也不算什麼好田,你又沒好好打理過,換一塊吧,大鰲田咋樣大家都說的過去。”有人反駁道。   “大鰲田可以,但是。”陳二看了看四周接著道。   “後麵各家至少要挑兩桶糞水撒裡麵才行,不然我太虧了,而且各家置換的田起碼要讓我家換過來的田挨在一起才行。曾斌你家爛包兒田咋樣?願意不?”陳二看向人群中的曾斌。   見眾人看來,曾斌猶豫了一會兒。   “行嘛,這個也可以,但是,我家有塊爛凹田也要一家整一桶糞過去,不然我也不得乾。”   關於後續置換田地的事情各家整整爭論了三天,勉強爭論了個頭緒。   於是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幸好,今年本村徭役時間是定在了9月,所以村中壯年都在家中,對此大家緊鑼密張的搞了起來。   人多了好辦事,但是人多了也有人偷懶的,這時村中還單身的劉漢三便會陰陽怪氣的破口大罵,罵了幾次之後,一兩個偷懶的人也不好意思了,便隻得好好乾活。   就這樣做了整整接近兩個月,新挖的池塘總算是有了些許規模,不過到底能不能蓄水還得夏天暴雨之後才能出結果,池塘不算深,從底部挖出來的土也就挖了3尺左右,算上塘坎的話1丈差一點。   不過原來的兩塊池塘在眾人商量之後,將底下淤泥給挖了不少,因塘中淤泥中間部分算是比較肥沃,所以有些人搶著往自家田裡挑,這個隻能看各自的手腳快慢了,手慢的也不好說什麼。   4月天空陸陸續續下了幾場小雨,各家田中都有了水,新挖的池塘也經住了考驗,終究是將水給留住了,這時地主曾慶餘家中便讓人往塘中放起了魚苗,於是各家又鬧到村長家中開始扯皮起來。   最終田家眾兄弟甚至和曾家打了一架,不過還好沒發生什麼大事,隻是各自臉上,身上多了些許淤青。   這事甚至鬧到了扶風鎮上去,鎮裡的捕頭來和大家做了保之後才得以,曾地主家可以養魚,但是每年得分村中每戶一條不低於3斤的魚做分成才結束,同時若天旱則保水為主,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眾人並無二話,各自得利,便一一散去了。   黃昏時分,於修照常在家中練著字,這些天一直忙於池塘的修建,所以於修便不怎麼練,這時便打算重新練回來,也許是多了幾分沉澱,現在重新拿起毛筆,寫出來的字倒也算是入了幾分眼。   “弟弟這字這些天荒廢下來了,長時間沒練反倒寫的好看了些許。”於菜旁邊打趣道。   於修放下了手中毛筆,看向了姐姐。   “弟弟這字還是比不上姐姐,到底是差了些許。姐姐若是男兒,少不得比弟弟強哪兒去了。還得向姐姐多學習才是。”於修摸了摸鼻子,不好意思的道。   於菜白了一眼不會說話的傻弟弟。   “弟弟對於考秀才怎麼看?”於菜反問。   “感覺還差了些許。”於修深吸了一口氣回道。   “所以我打算趁著還有兩年時間外出學習一段時間,羅先生的藏書並不多,這些年倒也抄得差不多了,反倒是從牟胖子他家抄了不少。或許還是該出去走走,雖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但是不行萬裡路怎麼求得萬卷書呢,這事還是要和爸爸商量一下。”於修有些猶豫,不知父親會不會同意。   畢竟這兩年家中並無多少餘財,若是出行少不得花費,且家中少了一個勞力日子便不會那麼好過了。   “爸會同意的,放心。”於菜做保道。   於修抬頭看著自家姐姐一臉問號,“怎麼說?”   “問那麼多作甚,去叫爸回來吃飯了,天色不早了。”於菜打斷了於修的問話,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