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朱元璋來了(1 / 1)

濠州城東三十餘裡,清風鎮。   離開官道,拐上一個岔路口,土崖上六個朱赤大字映入眼簾:   “清風鎮歡迎您!”   每一個字有量鬥大小,正楷字型,剛勁有力。   朱元璋勒馬駐足,周德興靠上前來:“公子,這已經進入清風鎮地界,此去不足十裡就到了清風鎮商業區了。”   朱元璋點點頭,一行人打馬向前。   不錯,這一行人就是朱元璋和他的淮西二十四將。   朱元璋的軟磨硬泡,再加上郭子興“義女”馬桂英的百般求情,郭子興才答應朱元璋的外出(創業)募兵,擴充地盤,然後就帶著這淮西二十四將來到了這清風鎮。   兵卒是沒有一個,能讓他們帶走自己的戰馬,已經是大帥郭子興的格外開恩。這二十四人還是朱元璋上下聯絡,才帶出來的。   不過朱元璋欣慰的是這些人都是他看好的,欣賞的。周德興這是他同村,徐達是他的發小,鐵桿,沒的說。花雲呢這是他第一次募兵帶出來的鳳陽同鄉。   更難能可貴的是,已經是千戶的湯和願意和他一起募兵,再創業。   其餘的人也都是人中龍鳳,軍中翹楚。所以,朱元璋覺得有了這些人,何愁沒有百萬大軍,何愁沒有宏圖大業。   進入清風鎮的道路是沿河穀蜿蜒向前,路旁是一片一片的麥田,兩旁的緩坡上挖的有高低錯落的兩道壕溝,一條標語映入眼簾:   “朋友來了有美酒,豺狼來了有強弓!”   壕溝隔一段的瞭望孔,和射箭口跟這碩大的標語一搭配,給敵人以震懾,給朋友以更多的安全感。   徐達滿是問號,周德興把自己知道的小道消息給徐達花雲解釋了一遍。   上次韃子圍濠州,派騎兵四處劫掠。清風鎮名聲在外,不免就有人就想打清風鎮主意。   進來一看,路早就被挖斷,陷馬坑一個接著一個。不死心的派步兵摸進穀來,然後就被山坡上的弓箭手點名了。   已經死傷一地,還沒進到清風鎮,最後不得放棄了。   徐達感慨道:“這壕溝錯落有致,上下搭配,肯定經過高人指點,再加上我們上次夜襲驢駒寨的常遇春坐鎮,清風鎮他們恐怕是一時半會拿不下!”   其實,零星小股隊伍伏擊,隻是“黑石寨”的第一道阻敵的手段,當時清風鎮的人已經全員撤上了後山。   即使遇上了大部隊圍攻,“黑石寨”自信可以堅持十天半個月,到時候就在動用手段想辦法突圍了。   現在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清風鎮恢復了經營,“黑石寨”恢復了生產。   跑了一段路,周德興還是忍耐不住下馬跑到田邊抓了一把土,撚了撚,還放到鼻子下聞了聞。   看朱元璋疑惑的表情,他解釋道:“你沒發現這裡的莊稼比山外的長勢更好,粗壯,挺拔,顏色都深不少?”   周德興揚了揚土:“我看了兩次,也比較了兩遍,我聽當時結伴的客商說這是試驗田,種子田,用了什麼氮磷鉀化肥!不過這是看不出來?”   “我開始也以為最多是莊稼把式侍弄的好,比較用心而已,但憑我對黑石寨的了解,可能他們有新的種莊稼的方法,他們沒必要在這件事情騙我們?”   周德興也滿是疑惑,看著風吹麥浪,望著長勢喜人的莊稼,朱元璋記住了氮磷鉀化肥,不知道這和農家肥有什麼區別,或者有什麼關係。   正疑惑間,田邊又出現了標語:“因地製宜,配方施肥,科學種田!”每個字都認識,但又不明所以,疑問又多一個。   遠處的樓房已清晰可見,路上的人已經開始多了起來,大家都行色匆匆,田邊的標語換成了:“學科學知識,種科技新田!”   學知識,種新田。現在種田都要有文化,要學知識了嗎?帶著滿腦子問號,朱元璋徐達周德興一行人踏上了清風鎮。   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巨大的雕像樹立在環島中央,此雕像為將軍持劍躍馬像。   隻見一匹駿馬雙蹄躍起,兩目圓睜,昂首嘶鳴,仿佛要騰空躍起奔赴疆場。   馬上的將軍身材高大威猛,全身重甲,頭戴笠盔,上插烏翎。一手緊握韁繩,一手持劍。雙目凝視遠方,似指揮調度千軍萬馬,又似洞察一切,讓人望而生畏。   一個商業小鎮最顯眼的地方是一個將軍雕像,顯得有些突兀,不過雕像的底座上篆刻關公像幾個字,又能說的過去。   畢竟關公是武聖人,也是武財神。供奉財神有很久的歷史淵源,關帝廟遍布各地,商業小鎮有一座關公雕像也說的過去,關公的忠義誠信精神已成為經商的至理信條。   這個雕塑是當初規劃清風鎮時周林要求樹立雕刻的。   雕像的草圖還是周林畫的,將軍的相貌周林套用了記憶中周子旺的相貌,略做修飾,還專門征求了福叔祿叔的意見,按福叔的要求做了微調。   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雕像署名“關公像”!   在周林的意識裡,作為一個首義的反抗暴元的民族英雄,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周子旺是擔的起這座塑像的。   進的清風鎮來,朱元璋一行早就被要求下馬牽馬步行,兩旁的街道店鋪名五花八門,他們卻被乾凈整潔的街道吸引。   兩旁栽種著蔥蔥鬱鬱的不知名樹木,和芬芳爭艷的各種鮮花。   周德興畢竟已經來過一次,給眾人介紹起來。   這些樹木都是些全年長青樹木,有人定時修剪。時令花草也有人定時澆水養護。   朱元璋也曾遊歷三年,見過不少高城大邑,見過更多的是破落,腐朽,殘破不堪的城市。   而清風鎮的別具一格,真的是讓人眼前一亮。   街道的店鋪也是五花八門,什麼南北雜貨,乾果糕點。小門臉更多什麼新鮮水果,時令蔬菜。   按摩修腳也有碩大的招牌。布匹成衣可以理解,熟食洗衣也是五花八門。   剛停在一個大點的鋪麵前,“聚寶商號”這個名字有點熟悉。   這裡人聲鼎沸,正在搬貨。一個掌櫃模樣的指揮腳夫:“再來倆人,這鐵器可沉,小心點抬,砸到腳可是大事!”   隔壁“永昌號”出來一個管事,看到這一幕,拱手打招呼道:“沈掌櫃,生意這麼好,又進了一批貨?”   這位沈掌櫃回禮道:“可不,清風鎮的鐵器是硬通貨,農具質量好,供不應求,湊一批趕快發回去!”   麵對朱元璋一行人的好奇,也隻是拱手點點頭,清風鎮老有外地剛來的新人,左顧右盼,對啥都好奇,這位沈掌櫃也是見怪不怪。   “有家客棧!”   真的有家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