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1 / 1)

幾人稱王,幾人稱霸。周林管不著,也不想管。   那誰會是最後的勝利者?   反正最後的勝利者不是王也不是霸,更不是王霸。   那最後的勝利者需要什麼品質呢?   這個問題最先是周林提問朱升的,然後繞了一圈,從朱升到李善長,最後又回到周林這兒。   管它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幾年,可能十幾年都不會有。也許幾十年後會有,但那時太遠,周林得先管眼前的。   “滁州我們已經作了萬全計劃,誌在必得,以後的民政就交給你了?”閑聊完了,周林直奔主題。   “為什麼是我?我行嗎?”   你太行了!沒有人能比你行了!你再不行,沒人能行了!周林在心裡腹誹了一下,看著李善長說到:“你行的,必須行!”   歷史已經證明李善長的能力,小小一個滁州,小小一個滁州的民政,還不是小試牛刀。天下都行,何況一個小小的滁州,就算你練手的。   既然想讓李善長成自己人,周林也就介紹了短期目標,長期規劃,和遠大理想。   短期目標當然是占領滁州,經營滁州,以滁州為基礎,坐望金陵。   金陵就是集慶路,集慶寓意“匯集喜慶”。   元文帝圖帖睦爾還沒成為皇帝時,封為懷王,治所就在金陵,當時還叫建康。   成為皇帝後,元文帝把建康改叫集慶。先封懷王是一重喜慶,後由懷王成為皇帝是二重喜慶。這就是集慶的來歷。   周林稱為金陵,這是“六朝古都”的文化傳承之地,有恢復漢家傳統的用意。   李善長當然聽出來了,以滁州為根基,恢復金陵的漢家傳統。   遠大理想就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這個理想任重而道遠。   周林笑笑,不在這個問題上糾結,現在談有點不切實際。   這時候鐵牛進來,附在周林耳邊低語:“情況有變?滁州!”   周林白了鐵牛一眼:“李善長老哥,自己人,大聲說?”   “也先貼木兒跑了,滁州韃子兵跑了!”   “跑了?”周林愣了半天。   滁州飛鴿傳書,傍晚滁州突發變故,消息傳回“黑石寨”,定遠沒有聯絡站,福叔派人快馬加鞭把消息送到定遠。   原來,傍晚駐守滁州的元將也先貼木兒,率領五百騎兵出了西門,隨後駐守東較場的四千步兵也出西門,舉著火把,連夜不知去向。   傍晚,肯定不是“演習”,何況現在的元軍也沒有“演習”的習慣。   元軍已經兵備廢弛,各地的“紅巾軍”都撲不滅,隻有“救火”,哪能“演習”。   因為是突然發生的調兵,滁州的聯絡站也沒查明因何原因。飛鴿傳書,要求字義精煉,所以傳回的信息很精煉,說了兩點,一麵正加緊查明,同時派一組人尾隨也先貼木兒的步兵。   不過,“黑石寨”快馬傳來的情報,有分析人員找到的前一陣的兩組情報,一是巢湖水師有圍攻和州的動向。二是滁州城缺糧嚴重,有兩家糧商被元軍派人抄了家。   這兩組情報和滁州“飛鴿傳書”一並送到定遠周林手裡。   元軍抄家糧商這是正常操作,蒙古權貴把這些商家當作提款機,缺錢了抄家是常態。   現在缺糧了抄家糧商不是正常操作,怪隻怪糧商沒有背景或者背景太小。   “巢湖水師有圍攻和州意向”這個就有點復雜了,周林把地圖攤在桌子上給李善長講起了巢湖幾大勢力和巢湖水師與廬州紅巾軍的恩怨。   巢湖水師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廬江縣義軍,一部分是巢縣水軍。   廬江縣義軍以李普盛,和雙刀趙普盛為首領。   巢縣水軍以廖永忠,俞通海為首。他們駐守在巢湖中心的姥山島上。   當時還有一支義軍,以左君弼為首,駐紮在廬州。雖然同為義軍,左君弼是趕走了原來廬江縣的李普盛,趙普盛得以占領廬州。這兩家就有了矛盾。   自然,左君弼與李普盛,趙普盛的關係非常不好,到前一陣徹底決裂,左君弼領軍經常攻打巢湖水軍。巢湖水軍又打不過。   巢湖水師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於是想辦法向其他方向發展。   北麵就是廬州,打又打不過,巢湖水師那就向東,向東的第一個大城就是和州。   所以,這就有了“黑石寨”的情報,巢湖水師有圍攻和州的意向。   和州滁州都在元軍的控製下,和州雖然有兩萬人馬,但屬於元將的精銳也就一兩千人,現在滁州缺糧,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將滁州的兵馬調往和州也正常。   一是加強防守和州,二是就食和州,解決缺糧問題。   不管什麼原因,元軍出了滁州城,周林可不想讓它再回去。   當機立斷,雷厲風行。抓住機會,拿下滁州。   周林讓鐵牛前去張家堡調兵,自己和李善長連夜趕往滁州,了解事件的真相,同時匯合朱元璋徐達常遇春他們,然後再商量下一步行動。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機會來了要一定抓住。   舉著火把,快馬加鞭,連夜趕路,周林和李善長在天明前趕到了滁州城外。   匯合了朱元璋徐達常遇春他們,周林也了解到最新情報。   昨天傍晚滁州元將也先貼木兒領兵走後,餘下駐守滁州的兵將就將四門緊閉,剛好將朱元璋徐達常遇春他們擋在了城門外,所以他們就滯留滁州城外。   半夜滁州城內聯絡站從城墻磓下消息,從西教場駐兵裡得到的消息,和州告急,遇到巢湖水師的圍攻,元將也先貼木兒領兵前去救援。這些到是和周林李善長分析的原因八九不離十。   天時地利人和,擇日不如撞日,撞日不如今日,周林朱元璋決定就是今日拿下滁州城。   周林朱元璋一合計,徐達常遇春這些未來名將做參謀,那就夜襲滁州城。   白天想辦法混進城去,人當然越多越好,晚上約定時機,破開城門,接應城外義軍,就在今夜,破城。破滁州城。   合計得當,全體歇息,養精蓄銳,等待後續的鐵牛帶領的張家堡新兵,也等待夜晚的第一城,第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