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倒是回到了義軍手裡,可留給周林朱元璋,李善長的是一個爛攤子。 擺在麵前的第一要務——缺糧。別管現在米價漲到三兩,五兩或者十兩一石,可是有價無市,總之,就是拿錢買不到糧食。 天剛亮,米鋪前已經圍滿了人。昨夜一整夜城裡鬧兵,這些人都不怕。一早就出門,圍著米鋪,米鋪開不開門不知道,可不能光在家裡喝涼水啊! 這是因為,打仗是兵與兵,官與官。打仗不一定要普通老百姓的命,但是沒米下鍋,可是會要一家的命。 李善長的“安民告示”貼出去以後,城裡麵的士紳就聯名找上門來,這些個墻頭草,打著恭迎的旗號,肯定離不開缺糧這個話題。李善長隻能安慰定遠和清風鎮的送糧車很快就會到。 也對,韃子的做法表明,如果不是實在沒有辦法,先前的韃子也不會殺雞取卵,抄家糧商。 好在,中午的時候,李善長答應的定遠的救濟糧先到了幾十車,雖然是杯水車薪,但是人心起碼穩定了,後續“黑石寨”的糧車也在福叔的押運下來到。 滁州的民心穩定了,算是義軍打響了第一槍。 周林要做長遠考慮,沒什麼寒暄,事趕事,周林告別福叔,帶著鐵牛直奔金陵而去。 金陵,現在叫集慶,集慶路治所駐地。 元文帝圖帖睦爾還沒成為皇帝時,封為懷王,成為皇帝後,元文帝把建康改叫集慶。先封懷王是一重喜慶,後由懷王成為皇帝是二重喜慶。這就是集慶的來歷。 集慶,寓意“匯聚喜慶”的意思。 先騎馬,再坐船,緊趕慢趕,第二日算是到了金陵。 在“悅來客棧”安頓下來後,周林讓鐵牛去“沈府”通知沐英和沈萬三。 這“悅來客棧”靠近秦淮河,離集慶路治所也近,整條街也甚是繁華。 鐵牛回來了,不光沐英沈萬三來了,沈萬三的老爹沈祐也來了。 沈萬三原名沈萬山,行三,周林還是愛叫那個響徹歷史的名字“沈萬三”。 這個沈祐算是“黑石寨”的老相識了,反正在周林的記憶裡,每年都能在“黑石寨”“清風鎮”見到沈祐。 沈祐也是“黑石寨”的老粉絲,所以把他最疼愛的兒子沈萬山送到“黑石寨”學習新事物。 沈祐的“聚寶商號”在集慶路也算是頂級商會,這幾年搭上“黑石寨”的快車後,把“黑石寨”的新興事物推向江南,賺的是盆滿缽滿。 沈祐著急火燎地來找周林是有重要的事,說是人命關天的大事。 沈祐帶著周林去到江裡船上見一個人,張士德。 張士德,張士誠的三弟。和張士義,張士信兄弟四人以撐船運鹽為生。 這兄弟四人不僅身體強壯,吃苦耐勞。其中哥哥張士誠為人仗義疏財,深得人心。 雖然自己家裡經常窮得揭不開鍋,可是每當鄉親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他總是慷慨解囊,有求必應。漸漸地,張士誠在當地鹽民中樹立起很高的威信。 撐船運鹽掙不了幾個錢,張士誠和幾個膽大的同鄉一起做起了販賣私鹽的營生。 他們在給官府運鹽的同時,隨身夾帶一部分私鹽。賣給當地的富戶,當地的富戶常常以舉報官府相要挾,不僅不給張士誠這幾個兄弟鹽錢,而且對他們非打即罵。 由於身份低微,而且販私鹽是違法行為。他們隻得忍氣吞聲。 張家兄弟和“黑石寨”的淵源是“黑石寨”周林需要大量的粗鹽,來提存精鹽。 所以就通過沈祐從張家兄弟手裡大量購買私鹽。 而今,朝廷無道,官府兇猛。飽受富戶,官府欺負的張家兄弟籌集資金,打造兵械,亦謀劃起義反元。 前一陣大量購買“清風鎮”製造的農具,也是這張家兄弟的手筆,是為打造兵械準備的。 現在聽說“黑石寨”已經公開高舉義旗,也不遮遮掩掩購買二等的農具來打造兵械,而是在金陵城等著周林,直接買兵器。 聽完沈祐的介紹,周林哭笑不得:“你怎麼確定我們一定會賣武器給他!” “因為你們都一樣是——” “造反嘛!有啥說不出來的。”周林接過話來。 既然已經打開天窗說亮話,沈祐也不遮遮掩掩,說道:“朝廷無道,有能力者已經開始群雄逐鹿,他說你會賣的!” “他已經等了五天了,說人命關天,天天來催!” “重要的是,泰州有十幾船準備北運的漕糧!” 這個消息一下引起了周林的興趣。 沐英先來金陵打頭站時,周林就已經計劃攻取滁州,考慮到滁州的缺糧窘況,讓沐英開始謀劃采購大宗糧食。 而今,泰州有漕糧,這一下撓到周林的癢處。 漕糧,是通過河運和海運由東南地區漕運到大都的稅糧。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泰州的漕糧聽說是匯集到此,準備組成船隊,經海運至大都的,不抓緊時機船就跑掉了。 在江中的船上,周林見到了張士德。 張士德,張士誠的三弟。身材黝黑,高大,一看就常年跑船曬的。張士德也驚訝周林的年青。 張士德開門見山,說他已經在船上等了五天,天天叫人到“沈府”催問周林的下落,說是多等一天,泰州的兄弟就多一分危險。 已經和泰州的通判李華甫聯絡好,等待時機,擇機起義。 現在人命關天,萬事俱備。周林的武器一到,就可以和泰州的朋友裡應外合,拿下泰州。 這麼一說,還真是。起義不能拿農具和扁擔和蒙元的騎兵彎刀硬碰硬,武器的需求是剛需。 最後說到了重點,泰州有朝廷準備北運的幾十船漕糧。 張士德也說了沈祐說你們缺糧,拿下泰州,糧要多少給多少。 沒多做思考,周林就同意了交換。 都是人命關天,泰州李華甫準備起義的沒有外援,人命關天,多一時,危險一時,多一天,危險一天。 滁州缺糧,人命關天。沒有糧食,不能穩定民心,多拖一時,危險多一分,後果也很嚴重。 周林放飛了信鴿,好在這次來時,已經做了準備。隨身帶著信鴿,就能省不少時辰,畢竟人命關天。 讓就近從滁州送一批武器過來,張士誠張士德他們兄弟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來的人還能帶一批糧食回去,這是沐英通過沈祐采購的。
第36章人命關天(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