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三竿,陽光灑滿小山村,小鳥站在柳枝間盡情鳴叫,呼朋引伴。庭院中一隻雄雞傲然而立,三兩隻胖胖母雞,引著一群小雞在嬉戲打鬧。 今天小村喧鬧無比,村中大路突然出現一些江湖路人,老李頭的酒館變得異常熱鬧,芳兒在後廚忙裡忙外。李霄起床後,先幫著劈材擔水,又忙著送菜拿酒。偶爾聽聽江湖人侃侃大山,原來有人發江湖集結令,要江湖群豪協助軍隊,去抵抗外族入侵。大批江湖人士,紛紛路過這裡,趕赴前線。 忙到申時,酒館打烊,老李頭又叫芳兒整治了兩個下酒菜,一盤牛肉,切得薄薄的,整齊堆疊在盤中,一盤翠綠野菜,綠意流轉,配上自製醬汁,酸爽可口。 老李頭又從櫃上拿了一瓶酒,給李霄倒上一杯,又自斟一杯:“小老兒癡長幾歲,我叫李誌,今年五十有五了,不知少俠高姓大名,今年多大?” “在下姓李,名霄,今年剛滿18歲!”李霄客氣的回答。 “18歲,18年前......”老李頭端著酒杯,不覺有點發呆“少俠姓李,不知道是哪裡人?” “我也不知道,師傅沒有說,隻是我一直住在前麵這個山上,由師傅把我撫養長大,從小教我習文練武,直到前兩年,師傅突然消失,後來他又托人送來一封信,讓我18歲下山。” 其實李霄還有一些話沒有全盤托出,隨師傅的信送來的還有一本劍譜,隻是招式很怪,而且師傅信中嚴令,不練成書中劍法,絕對不許下山。 幸好在成年以後,李霄武功一日千裡,在昨日剛練成書上的劍法,便背著劍,下山來了。 “哦,不知少俠師承哪派?”老李頭兩杯酒下肚,話不由得多起來了,似乎要刨根究底。 “師傅說我們無門無派,偶爾他高興的時候說他自小便愛學習武術,在成年以後,武功大成,因為所學太雜,不知道以哪一派為名,就隻好成為無名派了。”李霄道。 “無名門派,無門無派,嘿嘿”老李頭似乎喝多了,嘴裡喃喃自語:“18年,轉眼已經過了18年了。” 老李頭站起身,走向後堂,忽然站定,對李霄說:“最近江湖上有個號稱“風雲百變”的程雲峰,如果有機會,你可以去會一會他。對了你可知這裡是什麼地方?” 李霄一愣:“不知道呀!” 老李頭說:“李家莊。” 說完,老李頭慢慢走向後堂:“李少俠,天色已晚,明日再會。” 李霄自己又斟了一杯酒,就著牛肉一飲而盡,師傅的最後一封信的內容一句句在心中滑過。 “霄兒: 從你在繈褓中,我將你抱起,彈指一揮間,忽忽已過十六個春秋,發現你時,你懷中隻有一個手絹,上有血字一個霄,我便以此為名,給你取名李霄。 要記住我平日的話,不能為惡,立身要正。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隨信附劍譜一本,內含六式劍法,切記,一定要練至大成,方可下山。 山下橋邊有一酒館,店主如果姓李,則可暫時作為你的棲身之所,他會告訴你去找何人,或可解你身世之秘。若是旁姓,則速速離開。 霄兒,朝夕相處十六載,真盼你我還能有重逢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