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苦果,令江韜痛不欲生。 二十年前的誤判,讓他與臨高縣的行在諸君分道揚鑣。 元朝覆滅以後,他每每回想: 若是當初接受了馮押班的提點,與他們一同潛心修煉,那麼他至少也能成為胎息五層的仙人,傲視百姓。 然而,殘酷的現實卻讓江韜顛沛流離,疲於奔命。 他最終流落到川陜之地,成為了叛臣手下的鷹犬,不僅失去了尊嚴,還眼睜睜地看著家人,像螞蟻般無助地慘死於仙人的無意之舉。 “悔之晚矣,悔之晚矣……” 江韜失魂落魄,口中喃喃自語,試圖收殮家人的屍骸。 然而,他年邁體衰,又被丁達在青城山上打斷了右手,如今已是力不從心。 他茫然四顧,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 最後,他的目光被宮城中沖天的烈焰所吸引。 江韜不由自主,朝著成都署衙的方向邁進。 他心如死灰,欲在熊熊燃燒的火海中了結殘生。 火焰狂舞,映照著他蒼老的容顏。 明明距離尚有百二十步,江韜卻已清晰地感受到那股熾熱迎麵撲來。 這種直觀的感受讓他不禁心生恐懼,腳步也變得沉重起來。 於是,他遲疑了。 腦海中不斷湧出“臥薪嘗膽”、“忍辱負重”等歷史典故。 江韜仿佛看到,自己也可以像那些偉大的人物一樣,通過堅韌不拔的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 “老夫何必非死不可?不如留有用之身,另尋仙緣……” 他摒棄了輕生的念頭,但見鋪於馬道上的石板,從東到西均被仙人鬥法打得破爛不堪; 幾具人體或近或遠的散布在成都署衙周圍,沒有任何動靜; 司理院前的路麵,更有一個直徑兩三丈的地洞散發出濃烈的血腥味,令人心生寒意。 驚恐之下,江韜本想立刻轉身逃離。 然而,在零星分布的屍體中,他驚愕地發現了一個熟悉的麵孔。 “丁長老?” 江韜低呼出聲,又看了看軟軟垂著的手臂,表情難以名狀。 他轉而踏上成都署衙的臺階,沿著被燒得發燙的宮墻,小心翼翼地從地洞邊緣繞過。 “竟真是他……” 江韜謹慎地朝前後探望了一番,眼看現場沒有活口,終於掩蓋不住嘴角的歪揚。 他沒有察覺到,十幾步之外,張珪正奄奄一息的躺在地上。 即便他的腰部以下全部消失,隻剩下一具殘缺不全的軀體。 但他依然活著。 這是因為王璟山與馮忠全離去後,張珪施展了此生最後一道法術。 他以血燃淚之法引燃了自己腰部創麵的表層血肉,將其燒焦,從而成功止血。 維持生命的重要器官仍在運作,這足以支撐他茍延殘喘,苦等那不知是否會趕來的愛子張景丞。 “報仇……為我報仇……為我阿瑪報仇……” 他的聲音微弱得如同蚊吟,披散的頭發淩亂地垂落,鮮血染紅了每一根發絲,就連仰望江韜的視野都是暗紅色的。 這副慘狀,莫說江韜,即便是張景丞來了,也未必一眼就能認出親爹。 眼見來者並非自己苦等之人,他立刻屏氣凝神,毫不費力地繼續偽裝成屍體的模樣。 至於江韜,仿佛剛腦補完一出“狗咬狗”“兩敗俱傷”“大仇得報”的內心戲。 時而手舞足蹈,如同孩童般忘形; 時而蹦跳於丁達身上,全然不顧文人儒士的風度。 甚至,他還脫下靴子,用腳底板合上了老宦修死不瞑目的眼皮。 一舉一動,滿是不欲掩飾的癲狂。 最終,疲憊不堪的江韜,撐坐在丁達血肉模糊的腹部,手掌觸碰到了某種異樣的感覺。 激動之下,他用力撕開屍體破碎的衣袍,果然從中掏出一袋靈米—— 足有三兩之重!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隻喝過靈米水的他,何曾手握如此多的仙糧? 他以手為勺,毫不猶豫地將生米放入口中咀嚼。 哪怕米粒粗糙,磕得他牙齒都掉了兩顆,他也毫不在意,隻顧將牙與米一並吞進胃中。 盡管江韜隻嘗到了血腥味,他卻閉上雙眼,露出回味無窮的表情,仿佛粒粒仙糧真的在口中散發出了清香。 吃著吃著,他忽然心疼起來。 隻因袋子底部有靈箭劃開的豁口,使得不少仙糧漏了出去。 江韜連忙匍匐在地,雙手壓低,臀部抬高,如貓犬一般嗦食著泥土中的米粒。 在把這一塊地舔乾凈之後,江韜發現丁達的屍體逆光,這令他無法瞧清其餘米粒。 於是,江韜拉住丁達的屍首,平地旋轉了九十度。 便可順著宮城的火光,將注意力集中在屍體的衣袍縫隙中,仔細尋找每一顆米粒。 然而,越是難得的美味,越容易吃盡。 無論江韜如何搜尋,都無法再找見漏在明處的仙糧。 “沒了?怎麼沒了!” 短時間內吃下如此多的靈米,凡人的軀體顯然無法承受。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在過量靈氣的充斥下,此時的江韜,身體膨脹得猶如腐敗多日的巨人觀。 可即便他已經變得與血燃淚傀無異,隨時都有可能爆開。 他仍舊沒有停止對仙糧的渴望。 於是,江韜將目光轉向丁達腹部的傷口——有些許靈米落進了後者的體腔。 他精神混亂,腦海中莫名其妙地浮出了東坡居士《記與歐公語》中的一段話: “以筆墨燒灰飲學者,當治昏惰耶?推此而廣之,則飲伯夷之盥水,可以療貪;食比乾之餕餘,可以已佞;舐樊噲之盾,可以治怯;嗅西子之珥,可以療惡疾矣。” 原文本是蘇軾與歐陽修的一段笑談,大意是歐陽修講了個某位大夫“以形補形”治療病人的故事,蘇軾便說出上述這番話來反駁。 然而,此時此刻,江韜的思維邏輯卻因生理劇變,徹底陷入混亂之中。 他的思緒如同飄蕩的煙霧,無法凝聚成清晰的邏輯鏈條; 腦海中一片混沌,無法分辨真實與虛幻的界限。 致使他不但曲解了該文的原意,甚至還把自己代入到故事當中—— “願大夫聞之,江某求仙之心病已患二十載,何方能治愈?” “子曰:以形補形。食仙人肉者則可成仙。” 於是,江韜謹遵醫囑,將丁達吃進了腹中。 隨著江韜的肉體停止膨脹,開始向另一個方向轉變。 一股微弱而真切的魔氣驟然沖上夜空,引得天上的兩位真君同時投來視線。 神識輕動間,便洞察了一切虛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