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和吳翱兩人坐在會議室了,他們在等航天係統的月亮之子項目負責人。 “你們家吳墨是徹底給我們家多多拿捏住了。”李哲開口了。 “老李呀,我這輩子跟你鞍前馬後的,我算是被你拿捏了一輩子。下一代你還不放過,還想讓多多拿捏我們家墨墨。”吳翱回了一句。 “你看你怎麼理解反了呢?一句話,還把你的怕老婆性格都暴露了。”李哲搖搖頭,“我們在討論嫁女兒娶兒媳婦的事。你怎麼上來就理解成老婆拿捏老公了,看來平時嫂子已經將你意識塑造成型了,改不掉了,一想到家庭就是老婆欺負老公,對吧。” “什麼呀。我們家大事我算了算。”吳翱低聲說。 “大事?公司的事吧。好像公司的事你都問我。不過這樣也挺好,外麵的事有我,回家有嫂子,你輕鬆。”李哲拿他開玩笑,不過李哲說的也是事實,吳翱確實怕老婆。 李吳二人一路打拚過來,配合已經十分默契了,李哲習慣和吳翱這麼說話。吳翱也不覺得這樣的玩笑不好,反倒覺得親近。 “對了。說真的。你們家吳墨到底怎麼想的?”李哲嚴肅的問。 吳翱看了看李哲。嘆了口氣。說:“吳墨這孩子自尊心強。明著不說,暗地裡總和他哥哥比。” “你說,他哥哥吳翰比他大好幾歲,成年早。家裡、公司裡的事情需要幫忙的時候就自然先讓他哥哥上。總不能讓他一個未成年的孩子幫忙吧。” “這他還想不開。”李哲插了一句。 “這分人,我們家吳墨就是這個性格。總覺得要為家裡做點什麼才安心,才覺得對得起家庭給他的付出。尤其這幾年,長大了,這個想法更強烈了,我能感覺到。” “真是好孩子。那就給他找機會,讓他來公司幫忙呀。”李哲感嘆。 “其實,他內心非常反感我們目前的做得工作。我暗中關注過他網上的東西。他說他特別討厭什麼真空環境呀,沒有壓力的空間啊,失重之類的。反正我們現在做的業務,他都討厭。” “這挺讓我意外。”李哲有些驚訝。 “其實我能理解。這些在他的童年時帶給他的都不是快樂。長大些以後,他哥哥能參與,他又不能參與。男人嗎,總有個競爭的心態,他總得不到機會。後來就逆反了唄。索性就排斥了。” “也許吧,孩子不喜歡父輩的事業也算正常。”李哲點頭。 李哲接著問:“那他還報名?” “他不是一直想為我們做些事情嗎?”吳翱說。“公司的狀態他清楚。他知道你要利用這次機會轉型。” “你和他說的,公司狀況不佳?”李哲問。 “還用說。業務下滑誰都看得出,我們又沒有新的方向。別說他整天和我們在一起了,就是外麵的自媒體都能看出我們目前的困境。前幾天我還聽到過類似的自媒體人分析我們呢。” “哦。所以······” “所以他要做個表率。”吳翱說。 “他一個男孩,表率什麼,孩子又不在他肚子裡,他沒風險。”李哲說。 “那我能怎麼辦,我隻有兩個兒子,大兒子結婚了。我看你們家多多,要是能表個率。”吳翱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打住,打住。我提前叫你過來就是和你說這事。”李哲提高聲音。“不行。想都別想。” “老李。你看,項目一旦公開,事情就會復雜,不一定向哪個方向發展。外界一旦知道多多的存在,肯定會問,為什麼你不把女兒送上去。”吳翱語重心長的說。 “那他們管不著,這是自願的。想去的人多的是。”李哲開始不講邏輯了。因為多多的事觸及了他的情感,感性參與進來理性就後退了。 “你可別高估了輿論的善意。相反輿論充滿了惡意。” “在月亮上生孩子還是有風險的,那可是多多呀,反正我不同意。”李哲態度堅定。 “其實在地外繁育後代的各個環節都有人嘗試過了。都挺成功的。我們這一次隻不過將所有環節連在一起。而且準備相當充分,條件比地麵還好。”吳翱安慰他。 “成功案例有也是個位數。你送上去的是兒子,我不一樣。” “好好好,我聽你的。你不是說了嘛,大事聽你的,小事我聽老婆的。你說不行我就投反對票。要是多多真的進了最終環節,我跟著你投反對票。” “希望她根本進不了最終環節。”李哲搖頭說。 “我看,正相反,多多絕對是大熱門。她肯定是一路綠燈直達最後環節。到時你一票,我一票,兩票反對,估計杯水車薪。” “你別氣我了,這事本來就夠煩的了。”李哲說。 “你要這樣想,到月亮上,她沒遇到合適的,到時不就不用擔心生孩的風險了。”吳翱說。 “胡說,我們家多多這麼好,可愛漂亮,怎麼會成剩女,到月亮上還剩下,月光聖女啊。不可能。” “對了,你們家吳墨到底對我們家多多什麼想法。要不他們盡快就結婚得了,這就不會有什麼輿論風險了。” “感情的事,我可插不上嘴,要不你找吳墨直接問吧。”吳翱無奈的回答。 “不過,他倒是向往深海,他說他要去海底,壓力大的地方,去研究海底火山,去研究海底生物。估計他計劃為我們的月球之子項目出完力就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去了。” “謔。壓力大的地方,深海壓力是大。兩個極端啊。” 這時,秘書把幾個航天係統的項目負責人帶進了會議室。 這些人都是很熟悉了。沒有太多多餘的話。直接進入主題。 “你們的參試人員招募方案我們研究過了。也匯報給了幾位領導。他們的反饋是要做調整。” “調整?”李哲和吳翱點頭。 “首先,全部麵向社會公開招募並不能保證招募工作開展的範圍足夠大。” “怎麼說呢,有些優秀的年輕才俊,很多都在軍隊,警察部門,各個政府部門裡麵,還有軍校,警校,之類的高校。他們一般不會輕易拿出兩年多的時間來參與。除非是組織上對他們有安排。” “所以,要招募到這類的優秀人員光靠公開招募是不夠的。” “我們的領導建議。還是要運用組織的力量定向招募。” “定向招募?”李哲和吳翱繼續點頭。 “就是和航天員差不多,隻不過範圍更廣一些。航天員隻麵向空軍,這次,我們不光麵向軍隊,還要麵向公安係統,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麵向司法和政府部門,麵向高等院校,總之麵向類似的組織去招募。” “全部?”李哲問。 “不,一半吧。另一半還是公開招募。我們也會考慮你們作為私人公司的訴求。” 李哲看了吳翱一眼,他知道,吳翱肯定在背後做了工作,吳翱很善於這方麵的溝通,李哲一般是當麵溝通,而吳翱則是私下。聽他們這麼一說。李哲也明白了,其實他們也知道自己公司麵臨的問題,他們也會考慮他們的處境。這肯定和吳翱在背後的溝通有關。 “另外就是。通過定向招募招到的這些人除了個人素質有保證以外,他們還都接受過紀律性訓練。這一點非常重要。” “兩年多的時間不短。以後的管理會是個大問題。” “接受的紀律訓練的人員在配合管理方麵肯定要比公開招募的人員要好很多。” “這也是降低後期管理風險的手段。” 幾人走後,李吳兩人還坐在會議室。 他們覺得幾個人帶來的提議不錯,可以說是減輕了他們招募人員的負擔。 為了保證公開招募的效果,這些定向招募來的人員還是進入到公開選拔的名單,然後在接受評選。當然他們有著明顯的優勢,本身優秀就不用說了,另外還有的優勢就是,他們是當作任務來完成的,他們背後有原來組織的支持,而其他的人員則沒有這麼強大的支持。 “這不是挺好的。”吳翱說。 “我覺得也是,好像沒什麼不好的,那就召集大家開個會,調整一下招募選拔方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