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航天服的環節,終於在實踐的時候調動了大家的興趣。 大家反復試穿艙內航天服。 然後兩兩搭配,試穿艙外航天服。 “快來,幫人家嘛?”素素朝肖思劍喊,聲音大的周圍都能聽見。 思劍被她一叫,隻好上前幫忙。 芳菲正在自己努力拿著起厚重的航天服,素素一叫,引來了周圍人的目光,結果兩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芳菲反而覺得不好意思了,她習慣了用男人的標準要求自己,但這個時候她還像男人一樣要舉起厚重的航天服顯然有些不合適。 子進看出來她的尷尬,說:“芳菲,我來幫你。” 芳菲不好意思的低頭,小聲說,“我一個人也行,還好。不算重。” “本來要求就是相互穿戴嘛。一會你還要幫我呢。”子進化解了芳菲的難堪,他是個非常體貼的男人,尤其是和思冰接觸過之後。 被溫柔滋養過的男人都體貼。 陳速在幫李秋秋穿厚重的艙外航天服時,已經不由自主的探過鼻子去聞她了。 不過他隻好意思在她的身後,聞聞她的頭發而已。 陳速最後還是小聲的對她說,“你的頭發上也有那個香香的味道,真好聞。” “哦,這倒是第一次有人和我說,也許是洗發水吧。”秋秋略顯羞澀的說。 “也許吧,那你告訴我什麼洗發水,我也要試試。”陳速也不好意思再問下去,隻好順著她的話題說。 兩人都產生了莫名的感覺。 多多她們組自然是最熱鬧的。 吳墨忙的不亦樂乎,既然兩個姑娘要打友誼賽,倒黴的自然是吳墨了。 林同和紀石一看,“既然這樣,能者多勞,我們組三個女人就都交給你吧。” 林同和紀石兩人搭檔,不懷好意的看著三個女人這麼吳墨。 “過來呀,吳墨哥。先幫我。”多多喊。 “哥哥,我也要幫忙。”洋子也不落下。 “姐姐拿不動了,吳墨,來幫姐姐一把。”盼盼也不閑著,她知道,越是這樣吳墨、多多和洋子越是開心,反而不會有問題。如果真的不關注她們,她們反倒鬧著求關注。 吳墨隻好被她們折騰。 * 其他組也是熱鬧的很。總之,大家操作的很開心,既掌握了穿著航天服的要領,還增進了感情。 好在這個實踐課程以後還有很多,大家還有更多的機會。 “以後到月球上,還是要定期進行練習的,等大家遺忘周期快到了,我們會安排再來練習的。人工智能會記錄和安排定期演習的。”培訓師介紹。 接下來的課程還是圍繞著“衣食住行”。 既然“衣”說過,那第二部分就是“食”了。 “民以食為天。吃飯可是個大問題呀。”這回的培訓師是個六十多歲的男性。同樣他也受過專業的訓練,信息從他這裡發布出來,比通過人工智能發布,或者參訓者主動檢索接受效果有很大不同。 一句話就把田豐的興致提了起來。 他立刻挺直了身體,打起了精神。好像要吃了培訓師一樣。 * “我們人類的目前生存所需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物質,還是基本靠植物和動物來提供。”培訓師展示出了人類每年消耗的食物的分類比例。 “通過這個展示,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雖然我們在人工合成有機物上有了很大的進展,但是這些人工合成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和我們整體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消耗比,無論在種類還數量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 “對了,要不要解釋一下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啊。” 田豐自告奮勇,說:“這個我可以介紹。” 培訓師看了看田豐,他知道田豐的背景,“我知道,我們這兒有一個農業專家,你好像有三個博士頭銜,動物學,植物學還有微生物。那你就給大家說說,我覺得你說的會很好。” “我還有一個環境學的博士學位。不過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農業實踐還是很豐富的。我可以簡單的把這個問題和大家說明白。”田豐自信的說。 “人類的食物有成千上萬種,但本質人體攝入的營養物質種類不多,可以分為三類,碳水化合物算一類,蛋白質和脂肪算一類,維生素和其他微量元素如礦物質算一類。當然還有水。水我們就不算食物了。” “這其中的第三類,維生素、微量元素礦物質是包含在各種各樣的食物中的。有些食物的這種元素多些,有些食物中那一種元素多些。人體對這些營養成分的需求總量不多。通過好多食物可以補充。當然這些微量營養物質對人體很重要,無論哪種少了都不行。” “但是,最重要的還是碳水化合物和動物蛋白質、脂肪。” “目前這兩類營養物質人類還是要靠農業和畜牧業來提供。” “植物為我們提供了主要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在我們人體中會轉化成糖分,然後供我們人體每日的消耗。如同我們每天消耗的能源一樣。” “蛋白質,特別是動物蛋白,我們隻能通過動物來獲取。蛋白質是我們身體的建築材料,人每天要新陳代謝,每天都要更新自己,這更新所需的建築材料最主要的就是蛋白質,要通過動物才能獲取。脂肪的性質也差不多,也要通過動物來獲取。” 這時培訓師接了過來,“但是最終呢,營養都還是植物提供的,因為草食動物的營養攝入就是植物,也就是說,我們吃的動物要麼吃草,要麼吃草食動物,總之營養都來源於植物。” “當然,水產也是一個道理,水生微生物靠藻類生存,然後被小魚小蝦吃掉,然後被大魚大蝦吃掉,然後被人類吃掉。對吧田豐?” * 田豐看培訓師看了他一眼,還問他,自然接過話來,“最終一切要靠太陽,說的簡單,但是人類目前還沒辦法掌握這個過程,不能直接用太陽能填飽肚子。要是能的話那就好了,和機器人一樣了,靠太陽能轉換的電力就能活下去。” “所以啊,我們呢,要研究吃的問題。要研究食物的問題。”培訓師接了過來,這時他要開始了。 “在地外要解決吃飯的問題,我們也是要從最根源入手,我們要先在地外成功的培養植物,這個是個比較廣泛的範圍,我的意思是包括水生的藻類。因為有了陸生植物包括氣生植物,和水生植物包括藻類,我們就能往下一個級別發展。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植物進行養殖,無論是陸生動物還是水生動物。” “總之在月球上,我們早就開展了生物培育工作,而且工作的重點是植物和藻類。” “我們將來要去的基地,也預留了類似的實驗空間,這個是田豐最為關注的,其實即使他不關注我們也會安排,類似的空間是我們所有基地的標準配置,我們將來的目標就是讓地外基地的食物實現自給自足。” “但是,現在還在實驗階段。遺憾的是,我們的所有食物,還是要靠地球的供給。我們每天的地月快遞很大一部分運力就是要分給我們日常的食物消耗。” “那我到上麵努力工作,爭取早日實現基地自給自足。”田豐聽了興奮,他本來就想去乾這個工作。 “希望是良好的,但要實事求是,畢竟我們是科學實驗。以目前的產量看,我們的月產食物,就植物這一塊,每天最多也就提供個蔬菜沙拉的量,離自給自足還遠著呢。” “蔬菜好說一些,以水分為主,穀物的產量差距更大,這條路長著呢。” 說了半天,還是吃外賣的意思唄。 大家在下麵討論,話說得沒有冒犯之意,但是事實確實如此,這讓在月球研究的專業人員有些難受,畢竟這條路很艱辛,沒有想象的輕鬆,大家不解也正常。 田豐理解這裡的難度,“不能這麼說,我們地球上的一切植物動物,都是在地球環境下產生的,花了億萬年時間。我們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去模擬億萬年的過程,去總結規律,這可不是簡單的事情。” “田豐說的很對,就拿光照來說,地球上的植物適應了地球的自轉周期,億萬年間雖然這個周期是變化的,但是變化的範圍不大。月球就不同了,月球的自轉周期可是一個月啊,你說,這個周期,哪個地球上植物受得了。這些植物在地球上練就的本領到了月球就不靈了。就算不考慮溫差,月晝時曬太陽曬得很爽,月夜時呢,一下子半個月的暗無天日,大部分地球植物都挺不過來把。” 解釋之後大家表示理解,其實之前大家也沒有太在意研究的進度,他們關心的是自己的餐桌。 * “外賣有什麼不好的呀?”蔡平說。 “是呀,外賣有什麼不好的,你們還沒聽我介紹完呢,關鍵的時刻才開始。”培訓師說。 * 培訓師最後才開始了他的精彩部分。 “不瞞你們說,我這個人在其他方麵不是太講究,但是,在吃的方麵還是挺講究的,畢竟這是人類少數的幾個享樂之一。他們說我是一個美食家,我也不客氣,我覺得我算是一個美食家。” “你們放心,為你們設計餐食的團隊裡有好些美食家呢,他們會以對待自己的標準對待你們,不會讓你們的味蕾受委屈的。” “我們提供的食物是兩大類,一類是成品食物,是做好的食物,包括全熟食品和半熟的食品。這些食物隻要簡單在月球基地加工就可以食用了。” “另一類是食材,這些食材和我們地球的食材一樣,隻不過通過保鮮係統運送到月球。這個係統和地球上不一樣,不僅要防腐,還要防凍,畢竟要經過漫長的星際旅行,這一路經過的區域溫度差異大得很。我們要像保護大家一樣運輸這些食物,畢竟這些食物將來是給大家吃的,是要變成大家身體的一部分的,所以不能按其他物質一樣運輸。” “那成本要很高嘍?”下麵有人提出疑問,是蔡平,他對這些比較感興趣,畢竟他家隻做餐飲的。餐飲對食材的新鮮度是要求很高的,所以很大的成本是用在保鮮上。 “如果單獨是我們的項目,那成本自然很高,不過如今月球上的人員已經很多了,各個國家,各個項目加在一起分擔一下成本,成本就降下來了。不僅降下了成本,物流效率和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如今地月間的生活用品物流我們可以做到每天發送一班,不過在不遠的將來很可能要達到兩班。這樣對大家的供給就更加充裕了。而且這樣的話成本反而更低。” “所以,大家不用擔心我們的成本。” “那周期呢,運輸周期?”蔡平繼續他關心的問題。 “和你們去月球走的同一軌道,都是目前人類能做到的最短的軌道。畢竟運輸的物品中有食物嘛?我們運輸其他建築物資的軌道相對要遠多了,這樣可以節省三分之二的成本呢。但是為了大家吃的好,我們不會做無效的節省的。我們所有活動的目的是讓人類活得更好,而不是降低我們的生活標準。” “說到這兒我要多說兩句。我們現在的共識要比以前要好得多了。我們目前有了更大的能力,有了更多的資源。所以我們更珍惜生命了。每個人拿出自己珍貴的時間,用在月球開發上,我們不能僅僅讓他們留下一個先驅的好名聲,還要最大限度地保障他的人生體驗,畢竟每個人的體驗都是短暫的獨一無二的。我們要在能力允許內讓月球上的每一個人生活的更好。這也是我們將要追求的目標。如果我們打造的環境比地球差很多,那是不能主動吸引人的。隻有人們在月球上有了更好的生存體驗,大家才會願意主動離開地球,前往月球。” “這是我們月球開發的主基調。人類如果被動逃到月球或其他星球,那條件就不談了。沒有選擇。但是,如果要是主動去另外的星球,那隻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利益,為了資源而去,但是對於我們來說,我們的遠程操控技術和無人機器技術已經可以讓我們站在地球就可以開發月球了。派人到現場也是小部分人。另一個原因就是,那個地方更好。我們現階段的月球開發就一定要秉承這個理念了,一定要在諸多方麵將月球打造的更好,這樣才能真正吸引人登上月球,體驗不一樣的生活。” “所以,我們才會這麼積極的考慮食物的供應問題。你擔心的周期問題是不存在的,我們不止有保鮮技術,還有鎖鮮技術,如果有剛剛捕撈上來的水產需要運到月球我們也可以實現的。算上地麵的物流時間加上地月物流時間,估計在72-96小時之間就可以到達。” “當然,我們可能提供不來這麼貴的的食材,但是如果你們自己願意花錢的話,我們完全可以配合,給你們預留倉位,隻要讓地麵的物流商在規定時間送到我們發射場就行。” “你們在上麵談情說愛,偶爾花個高價訂購些稀缺食材浪漫一下也不是不可以。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 培訓師說的都笑了出來,他也在構想著這個美好的畫麵。 * “正好,借機會講下一個問題。” “有了食材怎麼辦呢?” “我們可以自己加工,基地裡麵有配套齊全的廚房。目前出於安全考慮,全部使用電熱方式烹飪。當然不排除將來可以采用傳統的明火烹飪,但是目前還在論證中,畢竟這會增加基地運行的風險。” “如果大家不善於烹飪,我們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可以為大家服務。你們可不要低估他們的烹飪水平啊,我們的人工智能可都是美食家們訓練出來的呢?我品嘗過他們的手藝。放心,不會讓大家失望的。” “放心,還有我呢?”蔡平急著表現自己。 “聽說了,我們中間有一個大廚。那你們有口福了,但是,這個給不給工資你和他們管理團隊協商吧。”培訓師用開玩笑的口吻說。 “我不要工資,隻要大家願意吃,我就開心。”蔡平確實是這樣想的,他爸爸來之前也和他說過,將來地外可是個好市場,果然,爸爸還是有眼光的。看來他和月球開發前沿的開發者有著共同的認識,人類到了新環境不是讓日子過的更差,一定是更好。那在食品上就不會將就。 “今天的中餐和晚餐,我們就一起嘗嘗我們未來的月球大餐好不好。”培訓師高興的對大家說。 大家聽了非常高興,下課後大家急匆匆的趕去地麵模擬基地的餐廳,準備提前體驗一下月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