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市是一座國際大都市之一,其中人民廣場是屬於具有標誌性的建築,今天的人民廣場,CC市市民無一不知,無一不曉,人民廣場坐落在CC市市中心,是當年為了紀念蘇聯紅軍烈士而建的一座紀念塔。 1933年,日本人在今天人民廣場所在地的位置上建立起一座廣場,取名為“大同廣場”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蘇聯紅軍先遣部隊進駐長春後,將“大同廣場”更名為“西安廣場”,係因其附近的西安大街而得名。而蘇軍烈士紀念塔是建於1945年,對日本作戰的23名蘇聯紅軍貝加爾湖飛行員而修建,是東北的最高的一個紀念塔。設計者是;米哈伊爾,安德烈耶維奇,巴吉赤。是一個長期居住在哈爾濱的俄國移民。長春蘇軍烈士紀念塔采用傳統塔式造型,是一座花崗巖質地實心塔,占地麵積314平方米。紀念塔通高27.75米,底座為圓形,直徑20米,四周有六個方形石柱燈座,塔身近似方形,塔頂有一向北的飛機模型,作出向北方向展翅飛行姿態。模型是用鐵澆築而成,周身綠色漆。飛機模型是1943年的TU-2中型轟炸機,飛機模型是,圖波列夫設計局設計,乘員3人,最大速度547KM/H。1945年,國民政府接管長春,大同大街更名為“中正大街”(此前,其長春火車站前至勝利公園段,曾叫“中山大街”,但不久便並入“中正大街”了),廣場亦更名為“中正廣場”。1948年10月19日,長春解放後,將“中正廣場”更名為“人民廣場”,一直延用到今天,蘇軍烈士紀念塔塔身北麵第三層嵌前蘇聯國徽圖案,第六層嵌前蘇聯軍徽圖案。塔身底層四麵均用中,蘇兩國文字並飾以浮雕,,塔身底層北麵上方用中文鐫刻著“蘇軍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下方鐫刻俄文,“為蘇聯的榮益和勝利,在戰鬥中犧牲的英雄們永垂不朽”。南方上方鐫刻中文,“中蘇友誼,萬古長青”。下方鐫刻俄文;“這裡埋葬著問蘇聯榮益和勝利,在戰鬥中英勇犧牲的後貝加爾湖方麵的飛行員”塔東西兩側分別用俄文鐫刻23名蘇聯紅軍烈士名字。1946年宋美齡和蔣經國到長春慰問蘇軍時,還曾經到此敬獻花圈,英雄的名字鐫刻在石碑上,也鐫刻在人民的心裡,屬於他們的榮耀和敬仰將被人民永遠銘記。 長春人民多年的夢想,人民廣場亦變得愈加美麗壯觀了,1960年12月7日,雷鋒應邀到駐JL市某部隊作報告。報告會會議結束後,一行人要返回駐撫順部隊時,雷鋒乘車中途換車要在長春停留多個小時,他沒有到過長春,就借中轉的時候,到長春轉轉。 第一次來長春,雷鋒和戰友也不知道應該去哪裡。出了長春火車站和人打聽,聽說離火車站不遠的人民廣場是當時全國最大的城市街心廣場,於是決定去人民廣場看一看。身臨其境目睹長春的宏偉建築----人民廣場。 他和戰友們來到人民廣場,環視四周時,廣場裡的攝影師,們就商量雷鋒和雷鋒的戰友們:解放軍戰士,照張相吧,留個紀念,你看你長得多威武英俊。 戰友們也一再勸雷鋒留個影,雷鋒表示贊同。 於是,雷鋒站在蘇軍烈士紀念塔旁,被攝影師傅拍下了照片。 今天的人民廣場是雄偉的建築,美麗而壯觀,是長春人民的驕傲,是來長春旅遊觀光的人們必到之處。一覽長春人民廣場的風采。 2023年11月10日上午碼字 2023年11月10日14時03分碼字完畢並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