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指點迷津(1 / 1)

唐夢宇聽得這個消息,也無心再遊蕩,抬頭看看天色,已是將近申時,就在街邊隨意找了個小吃攤,胡亂用了點吃食,早早地便轉回了玄妙觀。   回到了自己寄宿那間靜室,正打算躺下歇息,好養足精神,明日一早就護送那張大嫂外出避避風頭。   正朦朦朧朧之際,屋外傳來了一聲:“是小友回來了嗎?今夜月朗風清淡雲天,正是小坐納涼時,如此良辰美景,小友可願與貧道清談一番。”   聽得此言,知道是那陶仲文來了,唐夢宇苦笑一下,明白這覺是睡不成了,忙披衣起床,推開門笑道:“道長,清談可以飽,夢想接無由啊。”   陶仲文撚須大笑道:“小友這是有心事啊,可否與貧道說說,或許貧道也能開解一二。”   對呀,這老道看著仙風道骨,頗有一番神仙風采,自己最近此番際遇,可謂亂七八糟,毫無頭緒,何不請他替我參詳參詳。   打定主意,唐夢宇輕咳一聲,說道:“前朝弘治年間,江南有一個書生,打小父母雙亡,由一個書院收養,長至十五六歲,也讀了一些書。卻不知什麼原因,書院得罪了地方豪強,為避禍事,書院山長隻得將書院解散,大夥各奔東西。書生也沒辦法,隻好帶了兩個相近師弟師妹,出了書院,浪跡江湖……”   唐夢宇當下把自己的事改頭換麵向那陶仲文娓娓道來,那陶仲文也不插話,靜靜地聽著,隻是時不時地撚須笑上一笑,一副高深莫測模樣。   大半個時辰過去了,月亮已悄悄地升到了樹梢上,這個故事也終於講完了。唐夢宇歇了口氣,眼神復雜地望著陶仲文:“道長,可否為那書生指點一下迷津?”   陶仲文贊嘆道:“君子思義而不慮利,小人貪利而不顧義,小友所為,乃君子之風也。   依貧道看來,小友不是為該不該做此事而困惑,也不是為接下來該怎麼做而困惑,小友心中早有定數,不需貧道多言。   貧道以為,小友隻是初涉江湖,各種奇詭異事接踵而來,讓小友應接不暇,身邊又沒個師長可供請教一二,隻好打起十二分精神勉強應對,也不知何時才是盡頭,自然身心俱疲,這可怪不得小友。”   陶仲文頓了頓又說道:“求美則不得美,不求美則美矣。小友,有些事不用去刻意追求的,正所謂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有些事情,太過刻意,即使你千般努力,到頭來很有可能也是一場空,與其這樣,不如順其自然,灑脫一點何如?小友,需知,道法自然!”   恍然間,唐夢宇似乎明白了什麼,也好像什麼也沒明白,不由地抬起頭來,望著星空苦苦地思索,全然沒注意那陶仲文的講述中根本就沒理會他那無中生有的書生。   良久,方聽得唐夢宇哈哈一笑:“道長早已教我道法自然,我卻還苦苦思索,可不是癡了。”   嗖的一聲站了起來,在院中來回踏上幾步,這一下子豁然開朗,心中再無掛礙。抬眼望去,隻見其時明月在天,清風吹葉,樹巔烏鴉啊啊而鳴,心中更是歡悅無比。   再要尋那陶仲文時,早已不見蹤跡,想來應是唐夢宇發癡之時已飄然而去。   唐夢宇既已想通,便不肯在這院中再做停留,快步走回房間,倒頭就睡,一夜無夢,好一陣酣睡。   第二日天色微明,唐夢宇便已起身,多日疲累一掃而空,可謂是容光煥發、精神奕奕,哈哈大笑一場大步走出玄妙觀。   清晨的陽光正好,風也很溫柔,唐夢宇踏著輕快的腳步穿過長街,來到了城門口。正打算轉進小巷,轉頭卻看見張大嫂正風風火火地往回趕,旁邊還跟著一個郎中模樣打扮的人。   唐夢宇心中奇怪,也不招呼,緊跟著張大嫂腳步走進了小巷。   此時天色尚早,小巷裡出來做工的鄰居絡繹不絕,可說也奇怪,一個個看那張大嫂眼神都不對了,也沒人和她打招呼,就像躲瘟神似的都讓著張大嫂走。   張大嫂也不理會眾人,隻顧拖著那郎中往前趕,不多會就來到了小院門口。   剛到小院門口,就見到鄰居嫂嫂著急忙慌地嚷道;“總算是回來了,小翠這次可沒說冷,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卻是全身發起熱來了,還嘔了兩次,這話說的,可怎麼辦好啊!快讓大夫進去看看吧!”   那郎中年歲大了,腳步蹣跚不大走得動道,可此刻聽得嚷嚷,也急了,三步並作兩步就進了裡屋。   唐夢宇一路上也算看明白這意思了,估摸著是小翠病了,而且看情形還不輕。   想到這,唐夢宇不由得心中一緊,暗道這緊要當口可千萬別出什麼岔子啊,趕緊跟著也進了裡屋。   這屋子並不大,這時刻已是滿滿當當的站了一屋子人,看情形都是左右鄉鄰,大夥一個個都屏住了呼吸,緊張地看著那郎中。   那郎中麵色凝重,右手把著脈,左手撚須,沉吟半晌,又換上左手把脈,又得半晌,方才轉過身來,對著眾人點點頭,輕聲說道:“張家大嫂,咱們出去說話。”   待眾人都到了院子裡,那郎中想了想,對著張大嫂說道:“昨日本已有所懷疑,今日再次把脈,老夫基本可以確認,這孩子得的是瘧疾,也就是大夥俗稱的打擺子。”   那郎中見那張大嫂似乎不太明白,頓了一下,又說道:“這病老夫也沒什麼良策,昨日老夫認為還得祛邪截瘧,和解表裡,所以就先用了柴胡截瘧飲,今日看來,其脈如平,身無寒但熱,骨節煩疼,時而嘔之。   那個方子就暫時先停了吧。另外我今日再寫個方子,這個方子不但能祛邪截瘧,還能起到清暑化濕的效果。你拿紙筆來,我寫與你。”   張大嫂聽說,忙拿了紙筆,研好墨,請郎中端坐,那郎中提起筆來,略微思索,一個方子便已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