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死亡弧線(1 / 1)

下邳,城南兩裡處。   袁軍大營。   陳紀對李豐道:   “呂布驍勇,天下無對。   吾聞高遷亭一戰,先鋒橋蕤、副將荀正皆被其生擒。   今我軍大營距城僅有兩裡,須謹防城內守兵突襲。”   李豐嘆息一聲,道:   “將軍言之有理。   我二人身為先鋒,理當離城十裡或二十裡安營紮寨。   奈何張將軍死活不允。   今已紮營在此,隻好加強守衛,別無他法。”   陳紀道:   “據我所知,非是張將軍不允。   而是左將軍執意不肯。”   李豐道:   “卻是為何?”   陳紀道:   “這不明擺著嘛。   袁公兵精糧足,根本不想與呂布長期作戰。   其意,當以雷霆之勢,一鼓作氣,攻克下邳。   既如此,吾等宿營之所,焉能距城二十裡之遙耶?”   李豐道:   “原來如此。   那就加強大營守衛好了。   吾等兵多,可多設哨卡,日夜巡邏。   聞其城南守兵不足三千人,必不敢輕易開門接戰。   就使出城,亦不過千餘人,不足慮也。”   陳紀道:   “雖如此,亦當謹慎。   前時,吾曾派大批斥候,四下巡弋。   今已探知,葛嶧山下,有敵軍五百餘人,紮營據守。   其意甚明,彼欲趁吾等攻城之時,從背後偷襲我軍。   而我軍若要入山拔其營寨,則城內之兵亦將出城策應,使吾首尾難顧。   我意,明日早飯過後,將軍在此勿動,監視城中動靜。   我率本部人馬,繞城而西,伺機搶攻葛嶧山。   如若占據此山,則呂布坐守孤城,無能為也。”   李豐思量片刻,道:   “將軍此舉,雖合兵法,卻頗為兇險。   葛嶧山乃下邳北麵屏障,呂布善能用兵,如何隻派五百人守把?   吾料其必在山中設有伏兵,將軍當小心提防才是。”   陳紀道:   “無妨。   城中暗諜業已探明,呂布全部可用之兵,不足萬人。   刨除守城士卒,可供其調遣者,極為有限。   而吾麾下有精兵五千,對付區區數百人,尚不在話下。   縱使彼有伏兵,吾多派斥候,探清虛實,而後方進兵可也。”   李豐點頭,道:   “葛嶧山與下邳城互為犄角,山中之兵不滅,則我大軍時時如芒在背,不得安心攻城。   然入山作戰,非同小可,理當報知張將軍,待其首肯,而後方可行動。”   陳紀道:   “張將軍統大軍在後,距此尚有一日路程。   待士兵往返,大軍已至此處矣。   彼時,眾將雲集,安有你我建功之機耶?”   李豐想了想,道:   “將軍之言是也。”   其實,他內心是不贊成的。   呂布的兇猛,別人不知道,他是知道的。   早在南陽之時,他就領教過。   但他見陳紀信心十足,不敢觸其風頭。   因為像他這樣的淮北將領,在匡亭之戰中幾乎死絕了。   如今袁術麾下的領兵大將,如陳紀、張勛、橋蕤、紀靈等人,皆為淮南人,一貫看不起勢力微弱的淮北將領。   這一點,他心知肚明。   因此,當陳紀執意分兵時,他雖不贊成,亦不敢當麵反對。   當然,他也不是完全不看好陳紀。   畢竟坐擁五千精兵,呂布要是隻有五百人,還真就不是他的對手。   次日天明。   用過早飯後,陳紀率部出發。   他一路行軍,十分小心謹慎,斥候遍布四麵八方。   行至西門外,分兵兩千,屯駐在距城五裡處,以防城內士兵突襲其側翼。   而後,他繼續帶領餘下的三千人,一路向北。   行不到三裡,來到一個名叫嶧陽裡的地方。   為防萬一,他又分兵一千,屯駐在下邳北門之外三裡處,剛好位於小山與北門之間的道路上。   他勒馬朝東北方向張望,三裡多地外的小山大營赫然映入眼簾。   他開始指揮士兵列陣。   兩千人列為五個方陣,每個方陣四百人。   其中一個方陣處於中心位置,二十列二十排,由他親自指揮。   其餘四個方陣,分別位於中心方陣的前後左右。   前後兩個方陣,均為十六排,二十五列。   左右兩個方陣,均為二十五排,十六列。   值得注意的是,左右兩個方陣中,自第二十排開始,直到第二十五排,皆為弓箭手。   一旦需要,弓箭手可以立即脫離主陣,繞前攻擊對方側翼,或前出至前軍方陣之前,直接正麵迎敵。   其留下的空位,由中心方陣派人填充。   剛剛列陣完畢,探馬就慌忙來報:   “稟將軍,前方一裡處有異狀。”   “講!”   “葛嶧山西南峰山腳之下,有一條正南方向的上山之路。   此路的最南端是一條無名小河。   敵軍自此,向小山大營,用丹漆劃了一條弧線。   又每隔三百步立下一塊木牌,上書:擅越此線者,死!   將軍所派斥候,多有不信者。   然凡越線而入者,或死於非命,或消失無蹤,極為怪異。”   陳紀一聽,還有這種荒唐事,忙命部隊原地待命,親率百餘人前去察看。   等到了近前,他才發現,探馬所說,都是實話。   一條赤色弧線,從頭至尾,足有兩三裡長。   一頭連接上山之路,另一頭連接小山大營。   數十具屍體,橫七豎八地躺在弧線以北的地麵上。   一塊八尺多高的木牌上,寫著那充滿挑釁和威懾的六個大字。   不少士兵見狀,開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陳紀眼見軍心浮動,大怒,厲聲道:   “此為呂布疑兵之計,唯騙那無知之人,如何能瞞過吾耶?”   說著,他跳下戰馬,嗆啷一聲,拔出環首刀,隻一下,就將那木牌劈為兩半,隨即哈哈大笑道:   “吾今越紅線,劈木牌,而身安然如故,足證此線乃呂布故意為之,旨在亂吾軍心,使其有機可乘也。   爾等切勿上當。”   話音未落,就聽西麵有人高聲喊道:   “淮南豎子,溫侯樹牌刻字,勸爾等勿越紅線,爾等竟敢不聽也!   當殺一人,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以警餘眾!”   陳紀等人慌忙西望,隻見二百步外,兩名敵兵押著一名俘虜,正瘋狂叫囂。   他剛想帶兵前去營救,不料那兩人手起刀落,被俘的士兵立刻成了無頭屍體。   這是赤果果的挑釁。   更可氣的是,那兩名徐州兵砍完後,上馬就跑,一邊跑,還一邊回頭嘲諷道:   “鼠輩,敢追吾等,叫汝死無葬身之地!”   陳紀氣攻兩肋,翻身上馬,急急追趕。   一口氣追出去兩裡地,眼看到了葛嶧山西南峰山腳下的那條無名小河了,才匆匆停下。   再一看,那兩人早已跑到了河對岸。   而且,他倆不知道從哪裡又弄來一名俘虜,當著陳紀的麵,再次手起刀落。   陳紀好懸沒氣死,正要打馬再追,其身後的一名士兵連忙上前,道:   “將軍,不能再追了。   前方山道崎嶇,吾等地理不熟,若有埋伏,悔無及矣!”   陳紀經他提醒,心中也是一驚,回首望去,此地距離列陣之處,已有三裡之遙。   但他還是不甘心,在小河南岸策馬盤桓北望,除了那兩名騎兵外,並未見到其他可疑情況。   他正猶豫不定,忽見其中一名騎兵,挑起一麵大旗。   他忙定睛瞧看,隻見上麵寫著八個大字,陳紀死於此山之下。   他再也壓抑不住憤怒,打馬趟過了小河。   呂布在山上望見,不由得嗬嗬一笑。   他雙腿一夾,赤兔馬立刻如離弦之箭一般,沖下山坡,向著嶧陽裡的方向狂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