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越見敵兵勢大,心中非常憂慮。 他驅馬來到小山之上,問呂布道: “劉偕、樂就犯夾道,各有千餘人。 李豐進軍葛嶧山,有兵五千人。 通計七千餘人。 而我軍不足兩千人,眾寡懸殊,如何退敵耶?” 呂布道: “汝此言差矣。 來犯之敵,何止七千,乃九千人也。” 魏越驚道: “何以多出兩千餘人?” 呂布先後手指西南、東北方向,道: “你好好看看。” 魏越揉了揉眼睛,仔細一看,才知道,之前看到的隻是攻擊夾道的先頭部隊,其後還有千餘人的部隊。 他心裡更沒底了,忙道: “似此,如之奈何?” 呂布道: “敵兵三路來攻。 若同時發力,則吾等危矣。 然若使其中一路放棄進攻,則吾等尚有勝算。” 魏越道: “袁軍擁兵近萬,豈肯輕易放棄耶?” 呂布道: “陳紀敗北,李豐必有所懼。 吾等盡可在此人身上做些文章。” 魏越道: “此話怎講?” 呂布道: “陳紀此前,雖率兵到了山下,其斥候卻悉數被殺。 吾料其尚不知山中虛實。 可令許耽部在山上虛設營柵,多樹旗幟,以惑敵耳目。 再命成廉率部砍伐樹枝,係於馬尾,在小山大營與葛嶧山之間的空地上,往來馳騁。 彼望見塵頭大起,必疑有伏兵,而不敢貿然進攻。 小山之上,有五百老弱婦孺。 他們別的不行,搖旗吶喊,助長聲勢,震懾敵膽,還是沒有問題的。 李豐見此三者,豈敢草率進軍? 彼一旦遲疑,則吾等即有破敵之機。” 魏越聽完,稍稍舒了口氣,隨即又皺著眉頭道: “縱李豐中了君侯疑兵之計,劉偕、樂就部尚有四千餘人,恐亦難敵也。” 呂布道: “以吾觀之,彼四千之兵,如四堆腐草,何足介意!” 魏越詫異道: “莫非君侯已有破敵之策?” 呂布笑道: “當然。 斥候已探知,劉偕、樂就派來的先頭部隊,除戰兵外,尚有不少人攜帶鐵錘、巨斧等工具。 此外,更有十幾輛滿載乾草束的大車,其意,當是焚燒圍墻四周的木板。 而破敵之策,就在這些乾草之上。” 魏越眨了眨眼睛,道: “莫非君侯要用火攻?” 呂布道: “正是。” 魏越不屑道: “彼人多勢眾,載草之車,吾等恐未易接近也。” 呂布道: “彼結陣而來,吾等若是沖陣,那肯定白搭。 然吾等有弓有矢,百步之外,即能縱火焚燒,無需沖至近前也。” 魏越道: “君侯之意,莫非是用火箭?” 呂布點頭道: “汝言是也。” 魏越連忙搖頭,道: “那玩意根本不好使。 浸透油脂的布,裹在箭頭之上,點燃後,看起來燒得挺旺。 一旦發射出去,十有八九會被風吹滅,根本達不到想要的效果。” 呂布道: “若是如你所說,自然不堪使用。 然有一種箭矢,名為絮矢,汝見過沒有?” 魏越晃了晃腦袋,道: “未曾見過。” 呂布道: “此種箭矢,不同尋常箭矢。 其箭頭之後,有四根向外彎起的鐵條,形成一個空腔,呈腰鼓形。 若以浸透油脂的布料塞滿空腔,點燃後發射,萬無熄滅之理。” 魏越半信半疑道: “然則以往,為何未見君侯提過此箭?” 呂布道: “非是吾不願提起,實是未遇到可用之機。 今敵軍擁車載草而來,吾若不用絮矢,燒他個七葷八素,豈不可惜也。” 魏越喜上眉梢,道: “此箭在何處?” 呂布道: “小山大營中就有。” 魏越一聽,忙道: “我先去弄它幾百支!” 呂布笑道: “此矢久久未能派上用場,庫藏極少。 據我所知,總數不超過一百支。 數百支那麼多,你到哪弄去? 再說,絮矢前重後輕,箭桿又粗又長,發射後,狀態極不穩定。 若非善射之人,其既不能射遠,又無法命中,堪稱無用。” 魏越嘿嘿笑道: “別人不知道,反正我肯定沒問題。” 呂布道: “少廢話。 按我方才所說,速派人傳令各部,依計行事。” 李豐率部到達嶧陽裡後,命令大軍停止前進,就地列陣。 他從斥候嘴中,得知前方情狀異常。 起初,他還不信。 當他親自觀看之後,才確信無疑。 葛嶧山上,旌旗招展,鼓角喧天。 小山之上,吶喊聲,聲震長空。 兩山之間的曠野之上,塵土漫天,不知道有多少騎兵隱伏其間。 一名副將仗著膽子,道: “據城中斥候所言,呂布麾下可用之兵甚少。 如何這裡冒出來許多士卒,莫非是其故弄玄虛,迷惑吾等不成? 將軍不妨派一支人馬,前去試探攻擊。 則彼之虛實,庶幾可知。” 李豐聽後,瞪了他一眼,道: “呂布麾下有多少兵,我豈能不知? 何需汝在此多言耶?” 那副將趕忙道: “將軍誤會了,我不是這個意思。” 李豐道: “非是我膽小怕事。 實是此山險峻,若要強攻,死傷必不可勝計。 況臨行之時,張將軍隻令吾等牽製山中之敵,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未有進攻之明令。 今大軍屯駐此地,足以控扼全局,何須冒險出戰耶?” 副將一聽,徹底明白了。 這位主將根本就不想打仗。 其實,李豐還真就是這麼想的。 隻要呂布別來惹他,他就原地不動。 他麾下這五千人,除袁術臨時撥給他的兩千人外,其餘三千人是他多年經營,才積攢下來的老本。 其中,最能打的,當數他的一千多部曲。 他在袁術帳下,本就勢弱,要是再把這些老本敗光了,以後就更沒法混了。 因此,當副將提議進攻,哪怕是試探性進攻時,他也毫不猶豫地一口回絕了。 當然,他也不是什麼善茬。 他在等。 等呂布與劉偕、樂就鬥得兩敗俱傷時,他自然會出手。 他勒馬駐足,朝夾道方向張望。 他渴盼著,那邊的戰鬥早點打響。 他要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他要用一場結結實實的勝利,讓那些淮南將領,從此不敢再小覷自己。 劉偕、樂就沒有讓他失望。 二人派出的前軍,行動迅速,眼看距離夾道不遠了。 可是呂布的身影,他始終沒有望見。 這位名震天下的猛將,為何還不出場? 他仰起脖頸,一動不動地注視著小山的方向。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八個字,始終在他的心中飄蕩。 終於,那個騎著赤兔馬,手拿方天戟的男人出現了。 他的心怦怦直跳,既為呂布,也為自己。
第一百一十六章 絮矢(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