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女娘娘本尊歸位真是可喜可賀!” “本座能夠順利歸位多虧李道友強大的氣場!” “玄女娘娘天命所歸,老夫也隻是指引而已。” “那摩阿彌陀佛!小僧終得見玄女娘娘的莊嚴寶相,福緣匪淺!” “善哉善哉!”小金法師雙手合十道。 “夢魘的夢境既然已破。” “白雲洞君,阿晴!” “師尊,弟子在!” “隨為師左右收了夢魘!” “遵命!師尊!” 白雲洞君與阿晴肅身頷首回答道。 “李道友,小金法師稍作休憩。” “恭敬不如從命,小僧遵玄女娘娘法旨!” “客氣了!小金法師!” “玄女娘娘,老夫隨心隨性慣了。” “李道友,你還是老樣子,沒變!” “老夫恐怕是改變不了嘍!哈哈哈!” 玄女娘娘朝李不染和小金法師微微欠身後揮動左手的銀絲浮塵道“白雲洞君!” “遵命!師尊!”白雲洞君說著拋出金磚。 金磚瞬間變大猶如泰山般壓頂而下。流雲城主被金磚壓製著喘不過氣來,漸而身體仿佛被抽空了一般,慢慢的乾癟成紙那麼厚。 阿晴雙手托著一隻巴掌大的小葫蘆,打開葫蘆封口念出咒語。 一股黑氣被阿晴手裡的葫蘆裡麵。 “多謝兩位道友助本座度過此次太虛幻境的劫難。” “福壽無量天尊!”玄女娘娘掐抉法指行禮道。 “玄女娘娘又何必再謝?那摩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玄女娘娘您見外了!” “老夫與小金法師經歷心劫,恰巧與玄女娘娘也在經歷太虛之境度劫。既然順利非常,還請玄女娘娘送小金法師與老夫一程。” 天穹黑如墨汁之下山下一隅泛著閃閃的火光。圍繞著七葉樹(娑婆樹)一圈周圍坐滿年紀不一的僧人,雙手合十垂目頌經文。 一小和尚跪在靠近七葉樹下凸出的石臺上,目不轉睛的看著躺在上麵一動不動的小金法師。 “小金師兄,趕快醒醒啊!已經昏睡了七天七夜了!” “嗚嗚嗚!”說完小和尚斷斷續續的嗚咽著。 小白犬則偎依在小金法師身邊淡定如老狗一般。 千年七葉樹的另外一旁李不染安靜的躺著,仿佛是深度睡眠一樣。 “兩位師兄,師尊一睡就是九天九夜,現在仍舊不醒怎麼辦?”九尾白狐稽蓮花擔心的問道。 “師尊一定會化險為夷的,務必保護好師尊的法體鬆懈不得!”白鶴童子玄覺宗道。 “玄師弟與師尊相處時間最久,自然知道師尊這此也是元神出竅神遊太虛不是不可能的,是不是玄師弟?” “師妹。小辛師兄說的對,現在要為師尊護法左右,雖然在正德禪寺的地界,但是不能掉以輕心。” “小金師兄,這裡是你心心念念的陽羨太華山九峰禪寺下院的正德禪寺,說好了我們師兄弟一起在九峰禪寺修行的,趕快醒醒啊!師兄!”小千和尚聲淚俱下道。 正德禪寺是依山而築的禪院,寺門不遠處正對著一顆千年的七葉樹(娑婆書)。小金法師遊歷距離陽羨縣城六十裡外,距離太華山五裡左右的地方修建了正德禪寺,以佛法開示周圍百姓度化救人。 這時,空心直徑丈許的千年七葉樹(娑婆樹)七彩霞光滿天大盛,光輝奪目的照亮如墨般的虛空。 正德禪寺主持寶池大師兩道銀眉垂肩白須長至及腰,慈眉善目的朝有異象的七葉樹(娑婆樹)雙手合十,口頌那摩阿彌陀佛並虔誠的伏跪於地久久不起。 天空雲散月出,銀色月光灑落天地之間。鳳凰麒麟瑞獸從天而降,仙女仙子有的持各色花瓣有的彈著琵琶踏著七彩祥雲,九龍鳳攆也隨之停落在七葉樹(娑婆樹)頂。家將侍女各立九龍鳳攆兩旁。 “千師弟,你哭作甚?” “師兄,你終於醒了!太好了!” 小白犬不驚不驚喜咋親熱的用身體摩擦小金法師的小腿。 “恭迎師尊元神歸位!” 小辛,白鶴童子玄覺宗和九尾白狐稽蓮花跪拜稽首道。 “快快起身,老夫繁文縟節的糟葩不要也罷!”李不染說著左手折扇輕輕一挑,三個弟子身體輕飄飄的立浮在空中後慢慢落下。 “李道友,小金法師!本座歸位不得停留要速上九天,去淩霄殿玉帝前復命!”玄女娘娘端坐九龍鳳攆微彈浮塵聲若天籟的道。 “老夫不送!”李不染舉手朝玄女娘娘高處隨意搖搖手道。 “玄女娘娘有要事在身,小僧便不挽留,希望下次能與玄女娘娘談佛論道!” “法師道場,本座必會親臨到場赴約。” 玄女娘娘說完仙子仙女引路,家將侍女護著九龍鳳攆朝著九天玄女宮踏著七彩祥雲而去。弟子白雲洞君與阿晴尾隨其後。 “弟子,寶池拜見師尊!” “寶池方丈莫要行此大禮!”小金法師一邊說著一邊扶起寶池方丈道。 “李兄,這是小僧開辟新的道場,還請移步品茗!” “客氣了!小和尚!” “李兄,這寶德禪寺是小僧悟道小憩的下院比較簡陋,李兄莫見怪!” “小和尚,你深藏不露啊!” “哪裡!哪裡!那摩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麻煩寶池方丈準備茶水齋飯!” “弟子遵命!”寶池方丈說著看了一眼李不染匆匆離開。 “經過這次小和尚你步步生蓮的佛法修為更進一步了!實乃可賀!” “能夠得到李兄的誇贊,小僧榮幸之至!” 說話間已經在寶德禪寺門外。寶德禪寺中門大開,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兩旁僧眾虔誠迎接。寺那檀香裊裊周圍燈火通明。 禪房內香茗飄香賓主落坐,小千和尚肅立在小金法師身後,李不染的三個弟子恭身佇立。 “不瞞李兄,這裡是小僧前世的道場,小僧也是剛剛才知道的。” “小和尚,老夫隻不過是無心調侃莫放在心上!” “小僧前世曾經在離寶德禪寺五裡的太華山顛的九峰禪寺參悟佛法數十載,未曾領悟地藏妙法,之後雲遊四海,終於又在九華山參悟幾十載終窺得一二修成無上佛法得正果!” “佛道雖是兩教,但是小僧承蒙李兄的指點,小僧得益匪淺受用中身!” “那摩阿彌陀佛!” “那摩阿彌陀佛!” “寶池拜見師尊!” “千師弟,趕快扶起方丈!” “是,師兄!” “與師兄雲遊時寶池方丈還是懵懂少年,現在卻變成如此年邁。”千師弟扶著寶池方丈感慨道。 “寶池方丈,如今是何許年?” “稟告師尊,現在是寶應(二年),唐庭已經平了安賊叛軍用時八載。” “李兄,安賊攻克神都你和小僧都在,那時天下大亂朝綱不正腐朽之極,安賊才有可乘之機竊取唐庭的半壁江山,使得白骨千裡汪死冤魂不計其數妖孽橫生。” “小僧勤修地藏法門度化世人棄惡從善妄造殺孽。我佛慈悲,善哉!善哉!” “小和尚,老夫素來喜歡止惡除惡婆婆媽媽作甚?” “李兄雷厲風行小僧佩服!” “小和尚就此別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