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琵琶行(1 / 1)

聚光燈下。   舞臺騰起一片白霧,白天晴一身淺青色戲服,眉眼微挑,眼窩飛紅,宛若古畫走出的俊俏小生駕雲而起,往舞臺中央飄去。   “臥槽,他怎麼上來的?飛上來的?”   “像是駕雲飛上來了...”   “還駕雲,你當他是孫悟空啊?”   “那你說他怎麼上來的嘛,也沒見他有邁腿的動作啊。”   “這...或許他腳下放了個滑板,滑上來的。”   “什麼滑板,這叫雲步!”   “雲步?”   “對,戲曲臺步的一種,講究的是行不見跡,飄然若仙。”   “你這麼一講,白天晴剛剛上臺還真是行不見跡,飄然若仙!”   “兄弟有大才啊!”   “我?我充其量一個古文化愛好者,涉獵比較多而已,真正厲害的是白天晴,就他這個雲步沒有幾年功夫是上不來臺的!”   “臥槽,這麼牛的嘛...”   “那是不是說明,白天晴要在臺上唱戲?能拒絕不?”   “無語,誰要聽戲啊!”   “不想聽+1...”   ....   白天晴邁的的確是雲步,這個步伐還是黎曼青給他們找的師傅在普及基礎知識時講到的,白天晴聽著覺得很有意思就想學一學,放到舞臺上用。   這番話在師傅眼裡就是好高騖遠,想著要給這兩個毛頭小子好好上一課,好叫他們知曉戲曲能被叫做國粹的含金量,便指點了一番。   讓他大跌眼鏡的是,白天晴當場真就學會了。   在師傅和深深震驚的眼神中白天晴默默表示,係統的技能我的舞蹈基本功很紮實超級好用。   回到正題。   隻見飄至舞臺中央的白天晴水袖一甩,整個舞臺的燈光隨之亮了起來,接著,   “噔、噔、噔...”   一聲聲穿透力極強,渾厚宏大又空靈明亮的鐘聲響起,在場觀眾無不眼前一亮。   聽慣了嘈雜的電子樂,這一個開場讓他們耳目一新,緊接著一段急促的琵琶音若一群宮裝女子抱著樂器嫣嫣裊裊奔來相會,一副盛唐夜宴圖在觀眾眼裡徐徐拉開。   “這個開場好古典,好宏大...”   “是啊,完全不像我之前聽到的不是琴就是笛...”   “期待感拉起來了!”   臺下的宋元明嘴巴張得老大,原來古風還可以做出如此氣勢...   ....   【世界以痛吻我,我便報復以歌(開啟)...】   《琵琶行》這個編曲白天晴采用的是黃齡的版本,這個版本是在奇然和沈謐仁版本基礎上采用了大量編鐘、笛、琴、琵琶、鼓等樂器,所以編曲上也更古典,更恢弘,更悲情,也更貼近詩文情感內核。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開頭這一段白天晴唱的很快,那沉靜又帶著絲絲詩意的聲音仿佛一個鬱鬱不得誌的才子急切地想要將心中的苦悶一一倒出...   “不是唱戲誒,不過還挺好聽...”   “和聽過的古風完全不一樣!”   “不是,你們沒發現舞臺少個人嘛?周海深呢?”   不少觀眾也發現了,明明是一個隊,周海深卻一直未出現,就在眾人好奇之際。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隨著白天晴“遲”字一落,鐘聲琴音節奏忽然加快,婉轉飛揚,鮮明有力,同時舞臺的一側,一艘木質小船緩緩滑入舞臺中央。   周海深坐在木船中央,一身白色戲服,麵帶戲妝,懷揣琵琶,緩緩唱道: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麵...”   別有心裁的出場方式立馬引來了觀眾的驚呼。   這首歌從開始到現在一直在出觀眾的意料,開場氣勢恢宏,演唱節奏輕快明麗,旋律婉轉優美,舞臺更是新意十足誠意滿滿一掃古風陳舊的刻板印象。   但,總覺得缺了點什麼。   觀眾也說不上來,總之,歌的確好聽,但也止於好聽,並不算驚艷。   直到...   白天晴水袖一甩,嗓子一捏,“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如私語~”   船上的周海深也捏著嗓子接唱道,“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落雨盤~”   一聲聲高亢婉轉的戲腔橫空炸起,仿若蜿蜒的溪流突然飛流直下三千裡,又如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震的觀眾齊齊張大了嘴,戲還可以這樣唱?!   一瞬間雞皮疙瘩起了一地。   “臥槽!!!整個人都麻了!”   “原來戲曲部分落在這裡,太好聽了!”   “太絕了,太不可思議了!”   ...   “臥槽!我聽到了什麼!”蟲大難以置信地捂著頭站了起來...   唐詠珊再次張大了她的粉嫩的小嘴,目瞪口呆地看著臺上穿著戲服的兩人...   孫雨辰麵色也不平靜,眉頭深皺,仿佛又再一次重新認識了白天晴。   嚴沛山則是一臉驕傲,看白天晴的眼神仿佛在看自己最得意的門生。   “兄弟們,求求了,一定要看明日之星的直播,”宋元明則是飛快地打著字,在群裡呼籲道:“白天晴真的太叼了!”   ....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   邁著碎步,周海深一邊用戲腔念白一邊從船上緩緩飄至舞臺中央,與白天晴相對而立,腿微微下蹲,上身微挺,婀娜中又透著些許剛健。   別看這個不過是個簡單的站姿,周海深私下練了許久也隻不過勉強做到了形似,但有了這幾分形似,周海深那旦角的氣質就立住了。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長袖掩麵,周海深似羞似悲。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白天晴接唱道。   看著臺上一唱一和的兩人,觀眾恍惚間仿佛回到了那個背誦課文的午後,回到老師講解這首詩的課堂,回到江州司馬與琵琶女傷心不得誌的故事裡。   這一刻歷史照見了現實,那臺上站立的兩人,一位化作了才華橫溢因直言被貶的江洲司馬,一位化作了歷盡繁華最終委身商人的遲暮美人。   在這春江月夜,偶然相遇,共訴哀腸。   而他們這些觀眾也成為這船上見證客。   “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周海深的戲腔唱的是如泣如訴,如怨如慕,坐下聽者也是酸水奔湧,悲不自勝。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乾,紅闌乾...”   這一句開始,白天晴也加入了合唱,兩者和音一沉一浮,一靜一動,一明一暗,相互交織如詩如畫。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弦轉急`”   音樂裡的琵琶聲愈轉愈疾,如銀瓶乍裂迸濺綻放的水花,亦如金戈鐵馬鏗鏘作響的金鳴。   愈疾亦愈悲,司馬與歌女那本是相異的人生,在這一曲琵琶裡,悲泣與共。   座下聽眾無不觸目傷懷,酸楚往事一一浮現,不禁泣如雨下。   ...   候場室。   江洲與葉語山對視了一眼,都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撼。   蘇擎宇眼中第一次出現了短暫的茫然,人的才華可以橫溢到如此地步嗎?   而坐在他旁邊的覃思遠拳頭緊握,青筋暴起,這白天晴憑什麼?   這一次明明應該是碾壓局啊?!   以覃思遠的眼界自然能聽得出這首《琵琶行》非常優秀!   不,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勝利隻會屬於《飛鳥》,覃思遠想到掛名的詞爹曲爹,這才勉強穩定情緒。   ...   臺下的宋元明此刻已經哭成淚人,是激動,是震撼,是喜悅,這是非古風圈無法理解的情緒,因為從今晚開始,古風歌再也不是隻有一首《鴻雁》了!   坐在一旁的舒彤激動之餘有些尷尬,這首歌當然很好聽,很震撼,但你一個路好沒必要哭成這樣吧?搞的她這個真粉絲都不知道如何自處,要不也擠點眼淚?   ...   “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青衫濕...”   一曲《琵琶行》終於在白天晴高亢透亮的戲腔中收了尾。   演播室一靜,然後全場起立,掌聲雷動!   這是對士子歌女,天涯同悲的敬意,也是對白米粥組合用音樂讓他們身臨其境感知歷史的謝意!   ....   “白天晴真的太牛了!我從來沒想過古風歌還能是這樣的!”   “太好聽了,兩個人的合聲真的是餘音裊裊,不絕如縷。”   “果然,白天晴還是那個白天晴,永遠在你不看好的時候給你意外和驚喜!”   “媽的,我上高中時要是有這首歌,這首詩我怕是輕輕鬆鬆背下來!”   “我怎麼沒想到這個,等音頻出來第一時間轉給我讀高中的表妹!”   “臥槽,真是高三學子的福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