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大,你人呢?白天晴歌都唱完了!” “是啊,今天怎麼連點評都沒有?” 就在一眾粉絲疑惑時,蟲大圓滾滾的腦袋突然出現在了直播畫麵裡。 “兄弟們,我知道了,我知道為什麼白天晴用鋼琴就能構造出古風意蘊的原因了。”蟲大雙眼猩紅,一臉興奮。 “???”粉絲。 “大家都知道我們華國傳統音樂是五聲音階,也就是宮、商、角、徵、羽;而西方則是七階,也就是哆、瑞、咪、發、嗦、拉、西。” “但我剛剛扒了《東風破》的譜子,這首歌九成五以上都用是五聲音階去創作的,這也為什麼這首歌一聽就有濃厚的古風味撲麵而來!” 蟲大顯然因為這個發現極度亢奮,“以華國古典音樂為骨架,西方流行樂為血肉,《東風破》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首華國古風音樂,遠遠超越了郭鴻彥老師的《鴻雁》。” “我也不怕被罵,和《東風破》比起來,《鴻雁》不過是一個還算成功的試驗品。” “《東風破》才是唯一真神!” “不說了,我要去寫稿子了,我有預感,樂壇的大地震要來了!” .... “曼青姐,你說天晴還會選擇我們嗎?”剛準備一堆有關白天晴通稿的鄭小童此刻一臉擔憂。 她對白天晴的心路歷程是,帥,帥且有點才華,帥且很有才華,帥且擁有令人仰望的才華。 現在想想,白天晴那天說的對,不是他需要光影音樂部,而是光影音樂部需要他! “會!”黎曼青咬咬牙,“我明天再去找程董!” ... “我覺得震撼這個詞已經不配形容這首歌,也無法描述我心中的激動了,”衛華快步走上臺,“但我想到網友的一句形容。” 所有觀眾都抬起頭好奇地看著衛華。 “DNA動了。” 見臺下有些觀眾立馬秒懂,有些觀眾一臉茫然,衛華解釋道: “我們華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古往今來多少詩詞名句,膾炙人口,婦孺皆知,我們的詩詞早已融入了華夏子孫文化血脈之中。” “而天晴的這首《東風破》,”衛華走到白天晴身邊,“讓我血脈中的風花雪月、詩情畫意的DNA動了。” “那麼。” “你們的DNA有沒有動?”衛華再次故技重施。 “動了!” 臺下異口同聲,可不是嘛,這首東風破古韻十足,與其說是在聽歌,不如說是在欣賞一篇古文,品鑒一副古畫,傾聽一段舊事。 “好,現在將舞臺交給我們星推官,”衛華笑著道,“剛剛我們嚴沛山老師可是聽哭了呢。” 鏡頭立馬切到了嚴沛山,雙目泛紅,臉上仍有淚痕。 “既然都提到我了,那麼就我先來吧。” 落淚囧相被人發現並掛到大屏,嚴沛山也不尷尬,為這樣一首劃時代的歌而感動開心到落淚,何愧之有? “接下來,”嚴沛山深吸一口氣,“我將賭上我職業生涯來點評這首歌!” “嘶。” 衛華、唐詠珊、孫雨辰無不震驚地看著嚴沛山。 臺下以及觀看直播的觀眾也都是被這話鎮住了,這嚴老師到底要說什麼,居然要賭上職業生涯?! 白天晴隻覺鼻子發酸,眼眶溫熱,他已經猜到嚴師要說什麼了,他也知道嚴師說這話的意思。 嚴沛山在用自己的職業生涯為白天晴的華國風開路! “《東風破》這是一首劃時代,一首真正意義上做到以華國古典音樂為主,西方流行樂為輔的音樂!” 見臺下觀眾麵露不解,嚴沛山笑了笑,耐心的解釋道: “大家都知道我們華國古典音階是宮、商、角、徵、羽五聲音階,而西方是哆、瑞、咪、發、嗦、拉、西七階。” 一直在看直播的蟲大點點頭,他能看出來,嚴沛山這個頂尖音樂人怎麼可能看不出來! “《東風破》這首歌九成五以上都用是華國古典五聲音階來創作,再輔以琵琶、二胡等樂器的演奏和效果,一種歷史畫卷裡的古韻便撲麵而來。” “同時,這首歌也融入了西方的R&B曲風和節奏感,讓整首曲子的情緒更加時尚,追求古典又不拘於古典,獨具匠心!” 嚴沛山的理論分析立馬引來了觀眾的討論。 “臥槽,這麼牛逼的嗎?!” “難怪我在聽歌時,哪怕聽到了鋼琴、吉他的聲音卻一點也不與古韻違和,反而有一種相得益彰之感!” “古風圈的音樂人表示真的受益匪淺,這首《東風破》再怎麼去誇都不為過,因為他的成熟性、創新性、歷史性絕無僅有,白天晴吹爆!” “在古風圈做音樂已經第4個年頭了,本以為這條路已經徹底走死了,卻不想白天晴,一個不過才23歲的年輕人輕輕鬆鬆就給出了兩個經典之作!《琵琶行》中的戲腔,古典樂器的編排,《東風破》的顛覆、突破以及創新,古風圈音樂人給白磕一個都不為過!” “你們都說《東風破》是古風歌,但我有一種感覺,《東風破》並不是古風歌,他在某種意義上超越了古風歌,可以自成一派了!” “贊同,這首歌的確有開山之風。” ... “說完了旋律,我們再說說詞。”嚴沛山已轉過身來麵朝觀眾,一副開始上課的模樣。 “大家也都知道,華國的詩詞,寫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藝術領域!” “詩憑寫意不求工,描繪的筆墨永遠是簡單的,但如何通過簡單的描繪去勾勒出作者情感的神韻與意境是寫意的難題!” “大家還記得《東風破》的歌詞嗎?” “或者說還記得歌詞講了個什麼故事嗎?” 對於這個問題,臺下立馬展開了討論,一時間眾說紛紜。 “應該是在一個戰火連天的年代,一對兩小無猜青梅竹馬因亂世分離,不成眷屬的故事。” “不是吧,應該是才子與佳人,因權貴門檻而被迫分離的故事。” “應該是將軍與孤女的故事,相識於微末,分別於戰亂...” ... 明明大家聽到的是同一首歌,可為什麼說出來的故事卻不一樣? 不少敏銳的觀眾已經察覺出問題來了,目光不約而同地看向嚴沛山等他一個解釋。 嘴角含笑,嚴沛山似乎很滿意觀眾的反應,提醒道:“歌詞真的講了一個完整的故事嗎?” 沒等觀眾反應,自問自答道,“其實沒有。” “細扒《東風破》的歌詞,離愁、漂泊、燭火、回憶思念瘦等等其實大多用的都是些抽象的形容詞匯。” “可這些形容詞因為蘊藏了意境的重量,讓你產生了觸摸實體的感觸。” “通過詞境堆疊,構建一個情感骨架。” “讓你體味到這大概是一個回憶過去的故事,一段沒有結果的愛情以及一抹悲傷惆悵的情緒。” “但具體的故事內容如何豐滿,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如何起伏是交給聽眾自己做的!” “這就是寫意!” “在有限的文字空間裡創造無限的想象空間,以及張力!” “這就是《東風破》歌詞的魅力!” 嚴沛山一說完便立馬得到了眾人的認同。 “臥槽,就是這個感覺,聽這首歌的時候故事其實是我自己腦補的!” “我說這詞聽著那麼有韻味呢,原來用的是寫意,太牛了!” “作為一名作詞人,隻覺得人和人的差距好大啊!” “我的媽呀,這首歌真的好牛!” “作為一名音樂人表示,這首歌最厲害的是,詞與曲相輔相成,共同構建了一個古風意境!” “寫這首歌的人太牛了!” “吹爆白天晴!” “我磕一個!” ... 似在等觀眾消化,又似在傾聽觀眾議論,嚴沛山停頓了片刻惡狠狠地說道: “當時白天晴把這首歌做出來的時候,我整個人都是懵的,我真想一斧頭劈開白天晴的腦袋看看,是不是老天爺在他的腦袋裡加了點料,才讓他這麼有創造力。” “哈哈哈,” 嚴沛山的吐槽立馬引發觀眾的哄笑,但哄笑之餘也不得不贊嘆,老天爺對白天晴的確偏愛,多少人努力沒做成的,白天晴卻輕而易舉就完成了! “我當時問天晴你是怎麼想到這麼做古風歌的?”嚴沛山攤攤手笑了笑。 “天晴卻和我說,嚴師,這不是古風。” “這,是國風!”
第四十七章 古風?不,是國風(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