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賈玳一行今日傍晚,便要到江寧了,林如海和甄應嘉已是鬧翻,自然不好在仰頭樓再住下去, 攜了妻女,坐上馬車,便往朱雀大街的賈家老宅趕去, 一邊幫襯招待前來吊喪的親友,一邊等賈玳,商量要事。 畢竟,林如海也是聽說了,賈玳南下,是帶了騎兵跟隨的。 有他相助,又背靠賈家東西兩府,揚州鹽商定是不敢怠慢,老實把鹽稅補齊,同意增加攤派! 隻是,林如海這麼想,怕是注定要失望了。 開篇就說了,賈玳慣是不喜歡,以讀書人自居的儒生! 更不喜歡,林如海這等高攀賈家的鳳凰男! 更何況,林如海自以為聰明,還把賈家的男人都當成傻子,供他驅使, 甘心做墊腳石,幫助他身居高位,實現林如海自認為的儒家政治理想,復興林家。 想拿梁穀學派的那套腐朽思想,拿捏賈玳? 何其可笑! 賈玳可是個武夫,又天生神力,行事做人,隻相信實力二字! 小人的一切陰謀詭計,在絕對實力麵前,就是個屁! 再說了,賈玳是寧國府的,甄家乃是寧國府的姻親(賈敬娶的便是江南甄家大小姐——甄雪琴), 關係較之榮國府的姻親——林如海,兩家關係更進。 就算幫親不幫理,賈玳應該幫的也該是甄家啊! 可嘆啊,腐儒的腦子就是不開竅,活該他林家被泰康帝玩弄的斷子絕孫! 還說什麼詩禮簪纓之族,百年書香世家? 簡直愚昧無知,對權利鬥爭的殘酷性,一點都不了解! 林如海要走,甄應嘉自是不好強留,反正他已占盡了優勢,拿下或是趕走泰康帝的棋子, 全取江南鹽利,不過早晚的事,不必急在這幾日。 將林如海一家送出仰天樓,目送離開,甄應嘉正要回轉,一個小小的身影,卻是將他撞的一個趔趄。 接著便是一聲驚天哀嚎,如杜鵑滴血,好不教人哀傷,“林妹妹,等等我呀,不要走!” “不要走啊!” “留下我一個孤鬼在這裡,如何活呀!” “我還不如跟你去了!” “……” 遠遠望著林家的馬車,飛奔而去,甄寶玉再也憋不住,脫開甄夫人溫暖的懷抱,失魂落魄地跑出仰頭樓, 踉蹌到大街上,跟在馬車後邊追趕,好像隻有這樣,他便能多和這個剛認識的, 神仙一般的林妹妹,多待一會兒,哪怕,麵對麵看著,不說話,也好啊! “我的兒!” 甄夫人眼淚簌簌的,深恐兒子出了意外,風一般飛奔而出,把個雙眼無神的甄寶玉,死死摟在懷裡。 心底卻是恨極了林黛玉,小小年紀便生的這般狐媚,把個好好的寶玉,引逗成這樣。 難怪看著身子不好,病怏怏的,跟她母親一樣,不積陰鷙的短命鬼! 甄夫人卻是忘了,剛才,賈敏犯病時,她也曾心疼過,不忍過。 親疏有別,說的應該便是這般吧? “逆子!” “來人啊,快拿棍子來,把這個逆子,給我綁了,” “今天,我要打死他,看誰趕阻攔!” “這個不成器的東西,我甄應嘉隻當沒他這個兒子,” “打死了,大家乾凈!” “……” 甄家母子深情,大街上,相擁而泣,沒把甄應嘉感動,反而惹得雷霆大怒。 甄應嘉一麵使喚心腹小廝——李槐,拿下甄寶玉,一麵推開甄夫人,操起拳頭粗的棍子, “啪”“啪”“啪”,死命地打在甄寶玉的屁股上,沒一會兒,雪白的下襟,便被鮮紅的血跡染紅, 甄寶玉爬在長凳上,臉色煞白,嘴裡直喊疼,旋即被破抹布堵上了,哀嚎不出聲。 哼哼唧唧了一會兒,甄寶玉腦袋一歪,便昏死了過去。 把個甄夫人幾乎心疼死,一麵令貼身女婢清鳳,去裡邊請甄老夫人來救, 一麵跪行上前,涕淚橫流,使命拉著甄應嘉手裡的木棒,拖延時間。 “老爺!便是教訓兒子,您隻管說教便是,” “可憐,我已是五十多的人了,如今隻剩了這一個獨苗,” “何苦這般下死手,打死她,豈不是要絕我的命!” 說著,甄夫人趴在甄寶玉的身上,大聲痛哭,以柔弱之身擋之,甄應嘉自是不好行刑, “唉!” 重嘆了一口氣,恨鐵不成鋼地瞪了甄寶玉一眼,便丟了木棍,把頭扭到一邊,不去看他,生悶氣。 “若是你大哥還在,便是打死一百個你了,我也不可惜,可憐我的珠兒啊……” 甄應嘉聽了,更是氣悶,他的嫡長子——甄珠,從小好學,被他逼著靠科舉,實現當初的夢想, 隻是,甄應嘉逼的太狠,小小年紀的甄珠,廢寢忘食,頭懸梁錐刺股,刻苦攻讀, 終於,十六歲那年,江寧縣放榜,他中了秀才,第六名。 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甄珠看榜歸來的當天夜裡,便病倒了,不幾天,藥石無救,一病嗚呼。 是以,甄夫人一說到甄珠,甄應嘉便想到了過往,老淚縱橫,傷感不已。 “你打他?先打死我!” 甄老夫人得報,隻披了件貂皮大氅,杵著禦賜鎏金鳳頭拐杖,由兩個貼身大丫鬟扶著,顫顫巍巍而來。 也不看甄寶玉如何了,矛頭直指甄應嘉,斥責他教子無方。 “當初,你也是這般,你父親是怎麼教你的?” “也是這般下死手打!?” “打死了寶玉,你能討到好?” “我看,你是厭棄我們娘倆!” “既如此,老婆子不礙你的眼,明天,我帶了他回神京老家去,給你騰地方!” 言畢,甄老夫人來到甄寶玉身邊,俯身查看傷勢,一麵命人抬進去,一麵又派人去請,江寧城中最好的大夫來瞧。 “母親,兒子再也不打他了!” 甄老太太回神京? 這不是明擺著說甄應嘉不孝,若是太上皇知道了,豈不是要了他的老命?! 甄應嘉立刻跪地求饒,從此撩開手,不敢下手教訓甄寶玉。 倒教甄寶玉稱了心,越發地膽大起來,比之前,更壞了十倍不止。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的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 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哪管世人誹謗! 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淒涼,可憐辜負好時光,於國於家無望。 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孝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