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入青雲村(1 / 1)

走在泥土的路上,幸好是晴朗的天空,泥土乾燥且硬,否則一片淤泥就不好走。   一些護衛打扮的家丁走在前麵,馬車旁蒙毅與李斯騎馬跟隨,後邊的家丁護衛們緊隨其後。   趙高坐在前麵趕著馬車,手中鞭子不斷地抽在馬後背上,馬兒吃疼下馬車不停地往前走,隊伍估摸著有好幾百人浩浩蕩蕩前行著。   路途顛簸車內搖搖晃晃,胃裡一陣翻騰差點沒忍住嘔吐起來,看的對麵老趙皺眉加無語。   話說楊昊在穿越前都是騎電動車,遠一點的打車,更遠的直接高鐵或飛機,哪像現在,可惜回不去了,楊昊暗暗發誓若是自己不死決定改變這一切。   據傳聞在古代馬車有兩種型號,一種敞篷版,另外一種是封閉版,不管哪一種都隻有兩個輪子,而且是純青銅或木輪外麵包一層青銅皮加幾匹馬牽引組成的馬車,後來換成了鐵罷了。   由於秦朝沒有轉向器,沒有減震彈簧,沒有軸承,更沒有橡膠輪胎,莫說秦朝,後麵的朝代都沒有,直到歐洲工業革命汽車的發展才被發明出來。   感受著馬車內的顛簸,聽著外麵車輪滾動時摩擦所發出的噪音,舒適度可想而知。   隨著外麵的風景不斷倒退,不知過了多久馬車終於停下。   楊昊快速走出猛吸幾口新鮮空氣,藍天白雲感覺還不錯,不像後世那樣空氣混濁形成霧霾,工廠排放的汙水使河流發出惡臭味,隻是有些河水輕重罷了,這是工業發展所帶來的隱患。   歐美國家深知這一點,早早把汙染嚴重,矛盾糾紛多的密集群產業轉移至亞洲等國,自己則保留附加值更高的高科技產品。   回歸正傳,楊昊打量著周圍,用地廣人稀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看過去一馬平川,前方二公裡外就是渭河。   楊昊深知關中平原在後世與其他幾大平原相比不算什麼,在秦朝時乃稱之為“天府之國”,由於關中平原屬於黃土高原,土地肥力流失嚴重,加上人口增加開墾次數多越來越貧瘠後被成都取代,楊昊暗暗感嘆道。   前方有一排排的人走上前來,蒙毅上前與之交談,不一會兒就走回來了。老趙下了馬車後,蒙毅上前稟告道:“一切準備妥當”。   老趙:“嗯,把東西搬出來進入莊園”。   蒙毅:“諾”。   老趙“先生,這就是我家府邸,以後就把這裡當做自己家一樣,需要什麼就與下人們說即可!不必客氣”。   楊昊覺得古代的房子就是木製結構,屋頂蓋有瓦片,木製窗戶,周圍有青磚切起來的墻壁包圍整棟樓。   這是妥妥的達官顯貴的住宅,平民百姓的住宅用泥土壘起來上麵蓋有草堆,古代房子大概如此。   楊昊左手拿著筆記本電腦,右手提著行李箱跟隨老趙身後進入了莊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