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造船(1 / 1)

渭河岸邊,楊昊遙望這條黃河最大支流“渭河”。寬度幾百米,深度幾米。   楊昊打算在此修建貨運碼頭和造船廠,選好地址,向被征用土地的村民發放補償金。   老趙府邸內,楊昊提出要在渭河岸邊修建貨運碼頭和造船廠。會議內沒有一言堂,讓大家各抒己見,說不定會出現更好的提議,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之下,很快商議方案就此敲定。   第二天,隨著老趙一番祭天禱告儀式結束,開始動工。   楊昊拿出早已設計好的施工圖紙交給一名中年海基建設部長王勇,陸基建設部長是一名年輕人名為蕭飛。   楊昊則是帶領左右助手和科研小組回去研究造船技術。   秦朝的船都是平底船。若有暴風和大波浪會發生傾覆。雖說隻是造些小船,但為了安全起見,楊昊秉承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理念,盡量按照後世成熟的技術製造,他寧缺毋濫。   煉鋼廠內,楊昊叫張鐵把“銅、鋅、錫、鋁、錳、碳”等金屬熔煉。之後倒入螺旋槳模具內鑄造出青銅合金螺旋槳,打磨一下毛刺即可。   另外用鋼打造舵盤、舵軸、舵葉、差速器、陀螺儀和鋼管龍骨等等零部件。   楊昊則是帶人去機械廠製作出能安裝螺旋槳的蒸汽輪機,稍微改動就可以使用。現在用機床加工,還加入其他金屬,還用杜仲橡膠密封,雖說產量和精度不是特別高,但早已不是以前純手工那樣粗製濫造。   期間,他也去過木材廠和玻璃廠,安排人製作出船所需的木板、玻璃窗和座椅配套等部件。   楊昊把每天生產的零部件用鐵軌馬車拉到渭河岸邊組裝。由於碼頭與船廠都還在施工的原因,楊昊隻能在施工之外的地方用龍門吊組裝。   楊昊按照橫切麵矩形平底,前部深V型和尾部淺V型,前後安裝球鼻艏為設計版本。   首先鋪上銅合金片板,又鋪上刷了塗料的鋼片板,采用鋼管和木板以水密隔艙設計堆疊船身。   然後把蒸汽輪機的那層鋪上鋼片板,把蒸汽輪機、螺旋槳、差速器、兩個陀螺儀、舵葉和煤筐等安裝好並用螺絲固定。其中的蒸汽輪機煙囪向後往上排放煙氣。另外用一根玻璃光纖內裝有凸透鏡、凹透鏡和玻璃球體組合來解決,空氣用換氣扇解決。這是第一層布局。   接下來繼續往上用鋼管和木板鋪設。除了排煙囪管道用鋼片隔開外,其餘周圍安裝玻璃窗戶。這是第二層布局。   最後把第二層和第三層船頂用水泥砂漿鋪上,並把舵盤安裝在尾部第三層,第二層周圍邊緣插滿圍欄,並把煙囪管道從第三層舵機艙尾部向外排放煙氣,使用無煙煤,煙氣應該不是特別濃鬱。   三個月後,一膄長30米,寬8米,高12米的船就矗立在渭河岸邊,下邊用圓形木頭鋪墊,隻要往前挪動幾步,就會駛入河裡。   這天是個特殊的日子,說不得以後被載入史冊。   楊昊老早就派人把老趙請過來見證奇跡,參與歷史的見證者。   楊昊親自參與製造的船還沒有秦朝時期造的大,不過那又如何!自己造的可是蒸汽船,結構不同,意義也就不同。在沒有電和電焊機的情況下,隻能采用鋼鐵和木製組合。在江河淺水區,太大的船無法行駛。   楊昊高聲喊道“開始下水”。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隨後眾人開始或推或拉把船往河裡挪動,接著一聲嘩啦,船立馬倒在河裡,隨著兩個陀螺儀的擺正,船體開始穩定下來,旁邊的木頭漂浮一片,安排人把木頭打撈上來,至此,船下水完成。   這膄船除了特殊部位用金屬之外,其他都是用木製材料,噸位不大。另外安排人把無煙煤和水帶進船內準備試航。   船內,楊昊安排人加水和煤,燒水之後,他則是在指導技術人員各種操作要點。   隨著蒸汽壓越來越大,壓力表指針往上移動,達到所需啟動的壓力數值。打開閥門,船瞬間一顫振動起來。   撥動變速箱離合器啟動。另外船和汽車在操作方麵存在差異。   蒸汽輪機產生的動力通過傳動軸傳輸到差速器那裡,拉桿撥動同步器前進或後退。拉桿撥動前進位,螺旋槳快速轉動起來產生波浪水花,船開始移動。   行駛一段距離後,一切正常。接下來測試最大航速,開足馬力後,經過估算,航速達到了驚人的30節每小時。   可能速度過快,這把其他人嚇得驚慌失措。楊昊則欣喜萬分,他沒穿越前從來沒有坐過船,更何況這船是他親自參與製造,自然驕傲和高興。   由於天氣轉涼,楊昊不準備遠行,等明年再說。   這一膄船加點貨物載人不超過一百人,跑了幾個小時就開始返航,回到原點眾人紛紛下船,標誌著這次試航結束。   可他們不知道的是,這次試航行為造成了多大轟動,讓人們誤以為渭河上出現了怪物,眾說紛紜,成為一時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