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道便是大道。 心之道。 我之道。 可謂自在、可為逍遙、可心係蒼生、可心懷規則。 遵從本心,遵從念頭便是我要走的路嗎? 這是我所求嗎? 是我所願嗎? 是嗎? 我隻是因為這個時代便入此路,可若非這個時代呢? 若是在天下富強、黎民歡呼的時代,還有我可以走的路嗎? 若我困在此路,還能走到別的路上嗎? 若是我不選擇這條路還可以選擇什麼路呢? 若是沒有疾苦,眾生安穩,那我修行又有何種意義? 我本身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 到底是我在選擇路,還是路在選擇我? ‘收斂心神,意存靈臺、氣存丹田!抱元守一!’在聲音的指引下收斂心神,終於不再去被問題纏繞。 “小友可是困惑道的方向?”張天師滿臉羨慕“小友倒是天資聰穎,想當初貧道被困於此還是因為是否願以身入局,反倒是小友僅僅因為你我交談一番便有如此感悟倒是令張某佩服。” “張某也自詡天縱奇才,但在小友這個年紀也不過剛剛是錘煉。反觀小友氣丹已成,說是得道也不為過。” “張天師謬贊了!”梁驍倒是突然不好意思起來“若非張天師,弟子怎會有如此感悟,隨未曾找到自己的路,倒是令弟子茅塞頓開,弟子倒是應該好好謝過張天師。“ “你我也莫見外,雖然你並未走上這條路,但你還是選擇了幫我。”張角突然行禮“我在此替大漢的黎民百姓謝過小友。” “張天師萬萬不可,弟子不過微末,反倒是張天師,願以羽化搏一搏不說,就是這後世之罵名,天師都不在乎了。”梁驍緊忙扶起張角“張天師此舉,乃萬古難見。” “你我也切莫在此浪費時間了,小友你有如此感悟,此時理應在靜靜品悟。”張角稍加思索“我便替小友尋一處靜謐之處以便小友感悟!” “那就多謝張天師了!” 隨之張角喚來一人,帶你前去一處池塘邊的房屋。 此池塘倒是與後山相似。 進入屋中並不臟亂,想必是有人打理。 回想著剛才得感悟。路的挑選慎重之中。且夢中與現實息息相關。也就是說現實中也已結成氣丹。想必剛才聽到的聲音便是師兄所說。 入夢之法倒是神奇,甚至能與外界有所關聯,想出此等修行之法的前輩不知是何人,又不知那位前輩現如今以修行到了何種地步。 以此積累經驗倒是不會對身體有什麼太大的傷害,反倒會將夢中的修行帶回現實。 隻怕此法也有弊端。 如此唾手可得的經驗,與可以隨心所欲的夢境。 一不小心便會沉淪其中。 以後行事可不能貿然行動了。 如若脫離了所知的軌跡,我還能否走出去? 會不會就此沉淪其中。 難怪師兄說一旦走上歪路,必要撥正。 如若放縱下去。豈不是真的會造成禍端。 若是分不行現實與夢中,那豈不是會錯事連篇,屆時無法補救。 待此次修行結束定要好好問問師兄! ‘你發現問題了,倒是令我很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