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1 / 1)

椒麻魚分量出奇的大,她隻吃了不到四分之一便飽了。殘亂的現場自有酒店的阿姨收拾,她不必為這種小事費心,起身換衣服,出門去了。   走了三分之二左右的路程,寒雪便開始後悔沒有打車,此刻已經身體發軟,還有一陣陣惡心往上湧,許是剛才吃的太多了——雖然實際上並不多,但是她已經兩天沒吃東西了,突然吃這麼難消化的東西,是在消受不了。   寒雪清楚,自己從來都不是一個會照顧自己的人,也許,這也是從來不會遇到會照顧她的人的原因吧,寒雪總是這樣評價自己。   是的,你自己都不愛自己,怎麼能期望得到別人的愛呢?   道理,她都懂。   可是,她的確沒辦法逼著自己飲食如常、起居如常。   或許,她需要的,是一個強大的內心。   搖搖晃晃地終於走到了商場,恍覺自己已經好幾個月沒有逛商場了,裡麵的喧鬧、氣味,都讓她感覺格格不入。試了幾件衣服,都挺好看,但是她卻一點點想買的欲望都沒有。自從“出事”以來,她便不喜歡任何色彩,隻以黑白兩色附體。這次來南州,帶的也隻有黑色和白色的衣服。   實在沒有力氣走回去了,隻好打了輛車。   又收到吳辛發來的微信,不知道是第多少條了,她都懶得回,她不想理他,不想想起他,甚至希望世界上根本沒有這個人。   除非,她想到自己的兒子還是需要爸爸的,但這樣隻會讓她更覺得吳辛“十惡不赦”,更加恨他。   “乾嘛呢?”吳辛微信裡問。   “回酒店。”寒雪簡單回復。   “去哪了?”   寒雪不想說話,便不再回復。   吳辛問了好幾遍,見沒回,乾脆打電話過來,寒雪有氣無力地接起來。   “你去哪了?跟誰?”   “我自己,去旁邊商場看了看。”   “唔……那你買什麼了麼?”聽到寒雪的回答,吳辛的語氣緩和下來。   寒雪心裡一陣冷笑,就算是已經背叛了對方的人,也是有臉要求別人不背叛的,不知道是哪裡來的臉。   “什麼也沒買。”寒雪看了看手裡提的兩袋饅頭——她接下來兩天的口糧,並不想跟吳辛多說,隻想快點結束這場電話。   吳辛在電話裡還跟她說著孩子是如何的乖,如何的可愛,但是也有點想媽媽之類的。   寒雪喜歡聽到孩子的情況,但是極其反感吳辛這種無恥的行為:每天故意說一些孩子的事情,企圖讓時時刻刻為孩子考慮,不要動離婚的念頭。   孩子是寒雪的軟肋,全天下的媽媽都能看明白這句話背後的沉重。   聽到孩子的情況,內心是歡喜的,但這不代表想跟吳辛多說什麼,寒雪隻“嗯。”了一聲,便再沒別話。   吳辛自認完成了今天的“任務”,可以遙控寒雪今天的想法,便不再多說,主動掛掉了電話。   看著通話被掛斷的界麵,寒雪打心裡嗤之以鼻,關掉手機。   每天,唯一能打動寒雪的時候,便是關掉手機之後,在孤燈下讀《紅樓夢》的時光。   可是,就連這種寡淡的小幸福,也是會被打擾的。   吳辛每天打好幾個電話,無非就是前麵說的幾個目的,有時候,寒雪不免聽煩了,也惡心他的用心,便不客氣地懟他幾句。吳辛邊借勢把幾個月以來,因為理虧而處處避讓寒雪的“委屈”發泄出來,不惜用最大的惡意去中傷寒雪,把她說的每一句話,都往最壞了去解說。寒雪經常被他在電話裡氣得心力不支,倒在床尾的地上,喃喃自語:“孩子怎麼辦?孩子怎麼辦?孩子怎麼辦……”   終於寒雪忍不下去了,在一個崩潰的夜晚過後,第二天早上提了離婚,並且發了朋友圈:   “夢裡是開心的,有媽媽,她在縫東西、曬蘋果乾、醃蒜薹,我在旁邊跟她開玩笑。   醒了。   看時間,四點五十八,每天都這個點。   很快,我就想起來,現實中的絕望。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那個人,把我傷得透透的,一點活路都沒有的那種。   我知道,以後,我沒有愛情了,親情也會被我傷害,雖然實際上是被他傷害,但最後所有人怪的都會是我,畢竟離開的決定是我做的。   我也知道,以後我要獨自忍受長時間的母子分離,這種切膚之痛。   在這個陰雨連綿的陌生城市,我把自己封閉起來,除非工作必要,我不想與任何人交流。隻有吃不下的飯、睡不著的覺、加不完的班、日漸單薄的身子和難捱的每分每秒。29歲這一年,成為我一生的噩夢。   極度的痛苦、扭曲、發瘋之後,我用最後一點理智,及時止損。”   吳辛並不怎麼看朋友圈,直到親朋好友看到寒雪的朋友圈後,都找他問情況,他才得知自己“被離婚”了。   中午,他給寒雪打電話,寒雪並不接,不想聽到他的聲音,也不想跟他互發消息,就把微信也刪除了。   沒想到,吳辛徹底瘋狂了,竟然搬出了幾百年沒再用過的QQ,開始對寒雪進行狂轟濫炸,發了無數條消息。開始是各種道歉,各種挽留,後來看寒雪不回復,繼而開始各種惡意中傷,說寒雪是故意逼他離婚的,好去找初戀。   寒雪被他激怒了,回復道:“不是我要走的,我為什麼要走,沒有人比你更清楚。”   吳辛瞬間回擊:“就是你要走的!我不想讓你走!是你要走的!是你要走的!”   寒雪也瘋了,手機屏幕似乎都要被自己敲碎了:“不是我要走的!不是我要走的!不是我要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