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半路救人(1 / 1)

奸宋 腦裡有個洞 4770 字 2024-03-17

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金軍大舉攻宋。   靖康二年三月(1127年)金軍攻破汴京,金太宗下詔廢宋徽宗、宋欽宗二帝,貶為庶人,北宋滅亡。   金國兵分兩路,一路由完顏宗望監押宋徽宗趙佶等人沿滑州北去。   另一路由完顏宗翰押宋欽宗趙桓、秦檜等人,俘大批人和物資沿鄭州北行。史稱靖康之變。   一石激起千層浪,中原各地義軍突起。為挽救殘宋,做最後努力。   一場特殊的會議,在大名府沙麓山之巔舉行。   ……   搖搖欲墜的大廳,大胡子正在慷慨激昂:   “靖康之恥,乃是我中原之恥,所有大宋人之恥。就算舍去一身剮,也要將皇上救出來……”   一個賊頭鼠腦的年輕人,悄悄從人堆裡退出。溜到大門口,被守門人攔下。   “大當家有令,任何人不得私自離開。”   趙九龍捂住下檔:“尿急。”   “未免有人通風報信,尿急也不能離開。”守門人指了指墻角幾隻大桶:   “可去那裡解決,你看,人家都在那裡方便。”   趙九龍失算了,真有人在那裡噓噓。   “拉肚子。”   守門人白趙九龍一眼:   “你它娘的沒用過便桶嗎?便桶不止用來撒尿,還可以裝屎。”   趙九龍無語了。他隻是個從二十一世紀魂穿來的小人物。   被人忽悠到這裡來,以為能吃頓大餐,結果是商量救押去北上的欽宗趙桓?   趙九龍讀書再少,也知道趙桓父子沒被救出來。   史學家提都沒提,有人會在半路救他們。   估計就算有,也是些撲火的飛蛾,在歷史上連個泡都沒能冒出。   難得在後世死而復生,趙九龍還不想死。   隻是,現在已由不得他。   除趙九龍外,大家都對這次救人信心滿滿。   “我們已聯係到數千英雄,已打聽到金軍走的路線,定能救出皇上。”   趙九龍那幾滴尿已表示完,忍不住多嘴。   “那麼多宋軍都沒能勝金軍,我們這點人能贏?”   “怎麼不能?”主持的大胡子在一張破地圖上比劃:   “金軍必走神仙穀,那裡地勢險要。隻要我們埋伏在那裡,再多金軍也沒用。”   在場這些人,雖是些江湖人物。說不定就有趙九龍的祖先,他不想大家去自殺式襲擊。   “聽說康王已渡江南下,我們去投康王吧?”   趙構雖是昏君加混蛋,投他好歹不用冒險。   軍師抱拳:   “君憂臣勞,君辱臣死。皇上是位明君,也隻有他,才能振興我大宋。”   趙九龍差點爆粗。   金軍打來,徵宗趙佶不想當亡國君,禪位於趙桓。   趙桓一心想與金國求和,貽誤戰機,加速北宋滅亡。   非要說點好的,趙桓上臺後,將蔡京等奸臣貶的貶殺的殺,比趙佶和趙構好點。   “大家不可沖動,我們應該招集更多人,如此更有把握救出皇上。”   趙九龍仍不死心,想到這麼個笨辦法,被許多雙眼睛鄙視。   “到時人招集到,皇上他們都被帶到金人的地盤,誰有把握能救?”   “休再多言,大家歃血為盟。”   大胡子拿起刀,一刀劃向自己的手指。   就算有老祖宗也不顧了,趙九龍暗自大罵。   這幫人已鐵了心要救趙桓,九條龍也拉不住。   輪到趙九龍拿起刀自殘,又想到一個不去自殺的辦法。   “我的身手很差,擅長接應的活。我負責接應,保證萬無一失。”   接應這活學問大,不沖鋒在前。在中途、最後麵都可以接應。   到時?嘿嘿。   趙九龍摸著無毛的下巴,正為自己的妙計喝彩。大胡子正色道:   “趙兄人稱鼓上龍,劫富濟貧的俠盜,豈能安排接應之活?”   趙九龍又摸著胸口大罵,他的身主是個盜賊。   大言不慚,自誇比當年的鼓上蚤石遷更利害,給自己取了個鼓上龍的封號。   若非如此,這幫人還不一定騙他來。   隻有趙九龍自己最清楚,他就一小偷。除了偷,什麼也不會。   “我真不是什麼俠盜,就一小偷。偷來的銀子,都是自己用,從未劫富濟貧。”   為活命,趙九龍也不怕丟人,老實將身主的秘密說出,引來一陣哈哈大笑。   “趙兄謙虛了,聽說當年你盜取王大富家的五百兩銀,全分給大山村的村民。”   趙九龍想到那次痛失巨款,氣不打一處。   他被大群官民狂追,又沒馬。背著五百兩銀,哪能跑得過那些人?   當時的趙九龍夠傻,他沒辦法,將銀子偷偷藏在大山村一戶村民家。   結果村民發現銀子後,打聽到這銀子,竟是趙九龍偷的。   村民會錯意,以為是趙九龍送給他們用,將銀子分給大家。   於是趙九龍,就有了俠盜的美謄。   “救皇上的事,我們還要依仗趙兄。”   “依仗?”趙九龍大驚:“你們讓我做什麼?”   軍師輕搖羽扇:   “我們將人分成十二支隊伍,趙兄領一隊,於一處埋伏。”   趙九龍難得高興一回,沒想到這幫人如此重視他?   “我領那隊有多少人?”   “十八人,主要負責吸引金軍。”   ……   陰沉沉的天空下,一條窄陡小路,通往一片綿延的群山中。   這裡風景不錯,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隻要不是大晴天,多半有霧罩,朦朧如幻,有“神仙穀”的美稱。   趙九龍端著一碗湯藥,坐在草叢中。已將大胡子那幫人,罵了不知多少遍。   三千多人,就分給他們十八人。   這十八人,趙九龍還不是頭,頭是個獨眼龍。   這也就罷了,趙九龍勸退不成,提出的一些救人建議,一條都沒被采納。   十二支伏兵,有十支是誘軍,他們的人最少。   什麼遁趙九龍都想過,他最囉嗦,已被獨眼龍重點關注。   尿遁屎遁有專人陪同,病遁更周到。   趙九龍現在端著的藥,就是治他病的。   “趙兄,這石散專治拉肚子,效果非常好,快喝下,別誤了等會的事。”   怕被人看出問題,趙九龍愁著臉喝下藥:   “張兄,這麼大的霧,那些金軍怕不會走這裡。”   獨眼龍抬頭看了眼天空:   “管它的,我們做好自己的事就成。救出皇上,封侯拜相也不是難事。”   趙九龍心裡憋得慌,他問過這些人。   這個世界和他知道的宋朝完全一樣,他沒穿錯。   按照歷史發展,趙構會建立南宋,趙佶父子會死在北方。   他們這群沒上歷史的小人物,也可能埋骨於此。   現在,趙九龍唯一的希望,金軍不走這條路。   “金軍要是不走這條路,我們是不是各回各家?”   獨眼龍用一隻眼白了趙九龍,還未開口,探子跑來:   “大當家有令,金軍來即將到來,大家準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