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意沒聽趙九龍的話,沒有離開汴京。 兩人現在雖沒剪西窗燭,正相偎在一起,剪西窗花。 好好的一盆花,快被他們剪禿頂。 “現在京城反金之聲空前高漲,民心可用。若能早點投宋,這裡必能成為北方義軍中心,對抗金大有好處。” 李如意很聰明,看問題並不比趙九龍差。 此時的趙九龍,已無心談這些事,環抱著李如意,享受兩輩子沒談過的戀愛。 “我們給了唐恪機會,可惜他非要一條路走到黑,隻有將他扳倒才成。” 趙九龍摸著李如意頭上鳳頭金釵: “你其它首飾都在更換,為何這支金釵從未換過?” 李如意接過金釵,很是傷感。 “這是義母留給我的遺物,她說過,如果以後生活艱難,可打開金釵看看。” 趙九龍頓感好奇:“裡麵莫非有什麼秘密?” “不管有沒有秘密,義母不會害我。不到萬不得已,我不會打開。” 李如意是個孤兒,從小就被李師師撫養。 有這麼一個天才女人教,難怪李如意琴棋書畫什麼都精。 李如意一直不知道自己的身世: “我曾經問過義母,她好像知道,隻說如果我過得快樂,沒必要知道那些。過得不快樂,自然會知道。” 趙九龍很會聯想: “說不定,裡麵有你的身世之秘。她的話,和這支金釵的話能吻合。” 李如意呆住。以後生活艱難,才打開金釵。 生活艱難,自然是過得不快樂,就能知道自己的秘密? 怎麼知道?秘密從何而來? “難道金釵中,真有我的身世之謎?” 趙九龍開始唆使: “要不,我們打開看看。” 李如意看著金釵,輕嘆一聲: “有了趙大哥,我過得很快樂,沒必要打開它。” …… 趙九龍的小命,已被兩金使正式提出嚴重交涉。 皇宮,乞祿爾一改粗暴之態: “楚帝,趙三自己都承認,滿江紅是他所寫。你們必須將他,交給我們帶走。” 張邦昌假裝思量,蘇玉環急了。 趙九龍為李如意勇鬥金使,不比他的詩詞傳得慢。 許多女人,已將他當偶像。 “他說是他寫的,就一定是?我還說那詞是我寫的呢?他是我大楚官員,絕不能交給你們。” 朱茂遞上文書: “這是我大金要求帶走趙三的公文,明日我們就回去。若是明日還得不到人?你楚國,已無存在的必要。” 張邦昌雙眉一立,他巴不得這偽楚不存在。 “趙將軍忠心耿耿,那天隻是一時沖動,我們不能將他交給你們。” 兩金使氣得肝痛,走出大殿,一老太監跟來: “兩位大人何不去呂將軍那裡問問?呂將軍深受皇上信任,他要是同意?” 兩人大喜,呂成虎雖勝了他們,對他們很不錯,事後還送上不少好禮。 兩人來到呂成虎府上,在門口碰到寇興幾人。 “兩位大人請。” 寇興是正大光明勝的石剛,兩人對他倒也沒太多不滿,並肩進入呂府。 走進大門沒多遠,寇興突然揮手一刀。 可憐的乞祿爾,就在寇興旁邊,沒能有任何反應,頸間被一刀穿透。 “你們這些金狗該死。” 寇興喊完,又撲向朱茂,可惜對方的反應太快,一刀刺中他的左肩。 “快來人,有刺客。” 一群侍衛圍上來,寇興幾人見事不可為,跑進呂府翻墻逃走。 等呂成虎被驚出,外麵已亂成一鍋粥。 下人匯報: “老爺,寇興殺了乞大人,還傷了朱大人。” 呂成虎雙腿一軟,被人扶住。 “快去找人,一定要將寇興那狗賊抓住。” …… “兩位金使在呂成虎府上被人刺殺?” 唐恪驚起,其它手下也被這消息驚呆。 “是的,皇上已趕到呂府,相爺,你快去看看吧。” 出了這麼大的事,趙九龍沒有裝傻。帶著李如意,來到呂成虎府上吃瓜。 來得有點晚,這裡已圍了不少人。 今天的呂成虎,臉色白如紙,三魂已被嚇走六魄,跪在張邦昌麵前。 “皇上,唐相,不關我的事。是寇興那天殺的,他殺了乞大人。” 張邦昌給趙九龍投了佩服的一瞟,長嘆一聲: “乞大人被殺,朱大人又受傷?我們如何向金國交待?” 唐恪殺人的心都有,金國使臣被殺?沒人能擔起此責。 他的大計,也會被打亂: “寇興是你的人,又在你府上刺殺,不關你的事?” 呂成虎帶著哭聲說: “真不關我的事,寇興一定是反賊派來的。他在這裡殺乞大人,肯定是想嫁禍我。” 朱茂沒被搞死,趙九龍有點遺憾。還好,寇興幾人平安逃脫: 嫌這把火燒得不夠旺,趙九龍向呂成虎一禮: “我一直誤會呂將軍了,沒想到,呂將軍也是抗金英雄,請受我一禮。” “抗你娘的頭,”呂成虎沒戴趙九龍的高帽子: “我沒指使他們殺人,不關我的事。” 梁敬很夠義氣: “相爺,呂將軍忠心耿耿,不可能殺金使。” “梁大人,你這話就有問題了。”趙九龍看了唐恪一眼: “我對唐相也忠心耿耿,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就看不得那兩個金使。沒想到,被呂將軍先下手為強。” 呂成虎瞪著趙九龍,恨不得將他一口吞掉。 “我去找朱大人說說,他一定相信我。” 唐恪也不大相信,呂成虎會做這樣的傻事。 呂成虎和梁敬,一文一武,是唐恪的左膀右臂。 對金人,都保持著高度的敬畏之心。 “你如果能說服朱大人,可以洗清你的嫌疑。” 呂成虎起身,沒能出門,一禁衛跑來: “報,皇上,金使朱茂,帶著他們的人已離開汴京。” 眾人大驚,趙九龍生怕大家不知道: “不好,朱茂如此做,已是不死不休。呂將軍,可帶兵去,將他們全留下。” 呂成虎已沒心思罵人,愣在原地。 “唐大人,借一步說話。” 張邦昌將唐恪招到一旁: “如今之計,隻有讓朱大人相信,我們沒加害他們之意。” 唐恪喃喃道:“如何才能讓他相信?” 張邦昌看了眼後麵的呂成虎: “將呂成虎的人頭,送給朱大人。” 趙九龍走來,張邦昌將他的妙計說出,趙九龍沉默片刻: “唐相,如今我們隻有兩條路。一是送呂成虎人頭,與金國言和。二是現在就反了金國,舉抗金大旗。” 趙九龍仍在給唐恪機會,如果唐恪能聽他的,他會留唐恪一命。 可惜、 “出這麼大的事,一顆人頭怕是不夠。可將呂成虎全家的人頭,給朱大人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