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趙構的任命(1 / 1)

奸宋 腦裡有個洞 4541 字 2024-03-17

一輛馬車停在客棧門前,林四被人扶進客棧。   “你是?”林四看著易過容的趙九龍,隻是有點麵熟。   “林大哥,你認不出我了?潞州酒樓,你在朱茂手中救過我。”   林四驚喜道:“你是趙九龍?”   林四如此倒黴,趙九龍要負大半責任。   他給朱茂當保鏢,享受高乾般的生活。   後來知道他救的人,竟是大名鼎鼎的趙九龍?   和十多個友人一道,決定去投趙九龍。   他們從潞州一路找到汴京,聽說趙九龍在濟南府招兵買馬,又跑到白風寨。   剛好那裡的戰事已結束,全寨人撤走,他們一時不知趙九龍去向。   聽說劉麟被義軍弄死,他們決定弄個投名狀。   十多人來到濟南府,準備綁架劉豫之子劉珍。被青樓女出賣,死了一半,剩下的全被抓。   “九爺,他們都是些好漢,一定要將他們救出來。”   這事不用林四說:   “林大哥放心,要不了幾天,他們就能救出來。”   全救出來,怕被發現壞大事,趙九龍決定,先讓張濤將傷重的林四救出來。   現在劉豫忙得不可開交,沒時間理會那些人。   林四是趙九龍的救命恩人,徐蕾兩女很上心,給他找來一位名醫。   還請了漁水灣的人服侍,林四感激萬分。   “林大哥放心在此療傷,他們的事你不用擔心。”   林香對林四幾人做的事很感興趣:   “劉珍現在是劉豫唯一的兒子,要能抓到他,說不定真能威脅到劉豫。”   趙九龍想想就放棄了,現在的劉珍,整天被關在家裡。   抓劉珍的難度,不比抓劉豫的難度小。   趙九龍從客棧出來,王蒙來報:   “劉豫府來了十幾人,禁衛太監都有。”   “怕是來給劉豫宣旨的,”徐蕾很興奮:   “看來劉豫要倒黴了,趙構派人來捉他去臨安問罪,我們可在半路截殺他。”   趙九龍沒徐蕾天真:   “劉豫絕不會束手就擒,那幾個宣旨之人,可能要倒黴了。”   趙九龍換成劉豫,也不可能束手就擒。劉豫連假傳聖旨、殺義軍都敢做,太監禁衛又算什麼?   林香聰明:   “他殺了那些人更好,我們可用此事大做文章,讓他眾叛親離。”   三人在這裡胡猜,一群官將,又被劉豫強行請去。   ……   劉府,劉豫安排很周到,搞了幾大桌美食招待:   “諸位大人,我以前所做之事,大家可能有些誤會。討伐趙九龍,其實是奉皇上旨意。”   這話、幾乎沒人相信。   “大人說是奉皇上旨意,可有聖旨?”   劉豫大手一揮,幾個太監出現在門口,朱公公手持聖旨:   “皇上有旨。”   眾人紛紛跪下,朱公公念完聖旨。怕大家不信,劉豫大方將聖旨遞給眾人:   ”這下大家應該明白我的苦心了吧?”   所有人都不可思議,就算是劉豫的鐵桿粉絲,開始也不相信劉豫是趙構受命。   朱公公又得一筆不小的財富,很負責:   “咱家奉陛下之令,為諸位大人帶了些聖諭來。陛下希望大家能全力支持劉大人平亂,必須將太上皇護送到臨安。”   現在這道聖旨做不得假,朱公公的話也不會有假。   一個中年文官最先表態:   “我等願為皇上效力,聽命於大人。”   眾人紛紛表態,張柬呆住。   趙九龍為說服張柬,給他說了不少。   那封信上的字,張柬看不出有假。他相信,劉豫已投金。   現在趙構竟然封劉豫為京東東路最高長官?金軍又打來?   張柬額頭上,被嚇出一層汗。   “張將軍,你莫非對這道聖旨有意見?”   “下官不敢,”張柬掃了眼,所有人都已拜下。   “下官願為皇上效力,願聽大人差遣。”   ……   “什麼?趙構下旨,封劉豫為京東東路安撫使?”   趙九龍還在等劉豫殺欽差,還借機大做文章。   徐蕾兩女也驚呆,林香大罵:   “趙構是怎麼搞的?劉豫投金,他還封劉豫的官?是不是怕亡不了國?”   趙九龍嘆道:   “趙構還是那個趙構,一點沒變。”   徐蕾以為趙九龍見過趙構:   “這人太昏庸了,難怪趙大哥不認可他為帝。”   這下麻煩了,趙構這樣做,分明是想不計代價,將他們置於死地。   劉豫高興了,一定第一時間,到各州府去調兵,對他們進行瘋狂圍剿。   趙九龍的以暴製暴也不起多少作用。大家之所以怕以暴製暴,是他們沒道理在先。   加上他們心虛,假傳聖旨,助紂為虐,甚至涉嫌投金。   再這樣下去,就算趙九龍不滅他們九族,趙構也會。   現在他們已占得大忠大義,有許多人,並不怕趙九龍的威脅。   “張將軍再猶豫不決,不止會為濟南府的人帶來災難,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整個京東東路也難幸免。”   張柬知道這些,劉豫一定會幫助金軍,輕鬆占領京東東路。   甚至、有可能脅迫眾人投金。   張柬已想通,不能再顧及其它:   “臣願為太上皇效忠,聽命於趙大人。”   “多謝張將軍,”事情緊急,要是張柬再不同意,趙九龍打算與徐文合作。   “我們不能再耽擱,張將軍,你在軍中,能拉過來多少人?”   張柬沉思片刻:   “隻有把握招到幾百人,現在劉豫尚有五千多兵馬,那點人遠不夠。其它將領?有聖旨在,他們未必相信我。”   趙九龍感覺又走下坡運了,要不是聖旨,劉豫的兵馬至少去大半。   根本不用費腦筋,大軍調過來圍城,硬攻都能輕易拿下。   現在,他隻能又玩陰的:   “幾百人夠了。至於其它將領不信你的,有人的話他們應該相信。”   ……   十幾騎護著一輛馬車,從濟南南門出發,向南方走去。   馬車上,一個年輕太監雙手遞上一包東西:   “這是劉大人給的,孩兒孝敬爹爹。”   另一個年輕太監同樣孝敬,朱公公滿意將其收下,又返還一包給兩個乾兒子。   “不能讓你們白跑一趟,這些你們收下。”   “多謝爹爹,”兩太監歡天喜地收下。   突然馬車來了個急剎,差點將三人拋飛出去。   “公公不好,有賊寇擋路。”   朱公公掀開車簾,被外麵的情況驚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