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君臣看大戲(1 / 1)

奸宋 腦裡有個洞 4769 字 2024-03-17

義軍大半高層已趕到柏鄉縣,趙九龍保州的麻煩還未解決,新的麻煩又出現。   “德州大量百姓湧入我趙州,各地開倉救濟,致使糧食緊缺。”   義軍這次在保州,還損失大量的糧草。不然,也不會如此。   “附近其它州能不能借到糧食?”   趙宣和在管這方麵:   “濱州是魚米之鄉,不缺糧。隻是濱州刺州錢謙乃奸臣,太上皇的聖旨他也不買賬,要說朝廷下令才行。”   趙宣和派人去求糧,錢謙沒給麵子。他又以趙佶的身份寫信,對方回信:   “天無二日,太上皇若為我大宋著想,當回臨安深居宮廷。若如此,臣自當放糧。”   趙宣和氣得夠嗆,直接叫錢謙奸臣。   趙九龍沒再讓趙宣和寫信,他親自寫了一封信給錢謙。   “告訴錢謙,再不支援糧食,我們撤出趙州,讓趙構來救他。”   趙九龍這招夠狠,有趙州擋著,金軍攻不到濱州。   周遊很高興:   “乾脆我們撤回濟南,與濟南軍兵合一處,遠比這裡強。”   “周大哥說得是,”徐蕾也想回去:   “濟南百姓全都支持我們,在那裡發展更好。”   趙九龍雖未立即答應,已在考慮他們以後的戰略。   “德州那些不願回去的百姓,可勸他們去濱州。金國現在德保二州增派大軍,恐有攻我趙州之意。”   會完,林香興奮跑來:   “姑爺,那趙雲好生厲害,邵大哥也不是對手。邵大哥還說,牛皋隻怕也打不過趙雲。”   趙九龍難得高興一回,他太忙,還沒時間安排趙雲。   “我們這裡用人,是因才而任。趙兄有何特長,隻管施展出來我們看看。”   “在下對騎術頗有些心得。”   趙雲說完,翻身上馬。   趙雲在馬上出招,如在平地練武。   時而翻身在馬左右,甚至站在馬上,做出各種動作。   趙九龍大喜,牛皋是個難得的人才,他的騎射是軍中最好,甩第二名一大截,已成為騎術兼騎射教頭。   但騎兵太多,趙雲來正好替牛皋分憂。   “我任趙兄為騎兵教頭,另帶領騎兵第二軍,爭取讓我軍騎兵早日成才。”   ……   臨安,林香錯過許多場藝術盛宴。   許多青樓、茶樓、戲館都在上演白毛女,戲子的地位,被這一出戲提起。   臨安皇宮,趙構和眾官員,目不轉睛看著濟南的戲班,演出白毛女。   看得不少主和派也忍不住叫好。   李綱大贊:   “九龍真乃古今難得的奇才,詩詞也就罷了,編排的戲也有如此大的影響。”   趙九龍給李綱寫了封回信,暫時沒挖墻角。   對李綱說了不少當前局勢,和大宋麵臨的問題等等。   趙九龍之才,給李綱提鞋都不配。但對於這些事?李綱遠不如趙九龍。   將李綱說成了他的粉絲。   可惜,就算趙九龍給李綱點出那些事。主和派太多,他也無能為力。   一場戲完,趙構親自接見眾人,對演香兒的雲娘大加贊賞:   “這是朕看過最好的戲,你演得太好,你們可願留在皇宮?”   “多謝陛下,我們隻想將這出戲,演遍天下。”   雲娘很謙虛:   “演香兒,林香妹妹才演得好,民女遠不如她。”   沒能留住人,趙構有點失望:   “有機會,朕定要看林香姑娘演一出。”   太監頭子康履走到趙構身邊:   “陛下,朱公公回來了。”   朱實一到大殿,就被眾人包圍。   “趙州那邊怎麼樣?”   “陛下大喜,趙大人在趙州又打了場天大的勝仗。”   朱實將天大兩字說出,趙構的興趣也爆漲:   “什麼天大勝仗?”   “金將阿爾慶率一萬七千兵馬犯趙州,趙大人全殲敵軍,活捉一萬一千多人,無一人犧牲。”   大家如聽天書,待朱實介紹完,大殿也快被掀翻。   “如此大勝,開國以來,我朝也未見。”   “趙九龍真乃護國之才,有他在,何愁我大宋無法收復河山?”   李綱激動跪下請命:   “如此人才,皇上當大用,才是我大宋之福。”   李綱這一跪,所有主戰派和中立派全跪下。   此時趙構心中,可謂五味雜陳,極其復雜。   如果趙九龍是趙構的人,他一定會大用,甚至和趙九龍喝血酒都可以。   可惜趙九龍是趙佶的人,趙九龍威望每大一分,趙構的皇位就多一分危險。   汪伯彥猜到趙構的心思,老調重彈:   “皇上,可將趙九龍召來臨安大用。”   趙構和汪伯彥對望一眼,點點頭:   “汪愛卿說得是,來人,傳旨。”   許多人都閉嘴,汪伯彥說得也有道理。   來不來是趙九龍自己的事,要重用,肯定調回京城最好。   李綱苦勸:   “趙大人在外麵,更能發揮巨大作用。皇上何不任命他為河北安撫使,讓他總管河北事務?”   “不可。現河北如此混亂,讓趙大人在那裡,豈不是太過屈才?”   河北現在雖亂,如果趙九龍當上那裡的頭,他們就有了更多立足之地。   到時,一旦壯大,說不定讓趙佶在那裡登基。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在汪伯彥等人堅決反對下,李綱的苦心白費。   ……   俘虜的事,沒讓趙九龍等多久,梁敬派了個名叫陸詢的中年男來。   “梁大人讓我代他,多謝趙大人沒殺我金軍那些將士。為感其恩,這次我們在保州抓的人也沒殺。”   趙九龍事忙,懶得廢話:   “說出你的來意。”   陸詢臉色一紅:   “梁大人的意思,我們可以交換俘虜。大家的俘虜,全部互換。”   其它人很高興,尤其是馬擴,差點替趙九龍答應下來。   趙九龍搶在他們之前問:   “你們那裡有多少俘虜?說實話,不實免談。”   陸詢知道這次是趟苦差,沒想到趙九龍如此難應付。   “有近五千人。”   “一換一,我們換。”   大家總算知道趙九龍的意思,對以前趙九龍堅持不殺俘虜大為佩服。   陸詢急了:   “梁大人之意,大家的俘虜全部互換。”   “你們想得到好?”馬擴大怒:   “我們兩萬人,就隻剩不到五千戰俘。你們一萬多,還剩下那麼多人,還想全換?”   金軍現在也沒剩太多,加上關押的將領和謀克,還有五千六百多俘虜。   陸詢沒心思再討價還價,說出他們的底線:   “梁大人說出,我們那些將領,必須全部換回。”   趙九龍估計他們的俘將,不可能有金將多:   “一將換一將,一兵換一兵。你要不能作主,回去再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