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在獨龍山觀音禪寺 錯過真人(1 / 1)

小白見到夢霞發來的信息,發自內心的高興。   在微信上回復夢霞:“你能開心就好。”   對了今天我拍攝美食的花銷如下。   當塗大肉麵18元、采石磯茶乾16元、姥橋花生酥8元、霍裡羊糕35元、臘味糍粑12元、薛津餛飩13元、大青山桃膠羹22元。   才用了124元,剩下的都還給你吧。   “歇了吧您,自己拿著吧,我給人的錢從不要回來。”夢霞回復。   “可是。。。。。。”:小白。   “(○ ̄(●●) ̄○)”   “什麼意思?”:小白。   “你豬呀。”   小白平時最不愛聽這種刺耳朵的話,但是從夢霞嘴裡出來,他有一種別樣的感覺,這種感覺讓他生不起氣來。   “你早點睡,886”:夢霞。   “好的,你也是。”   小白洗洗睡了,次日,小白5點起床;用電腦插了去獨龍山的路線,準備補上老乞丐那堂課。   原來這獨龍山距離,秀山生態園隻有3.8公裡,並不是很遠;小白隻要繞到秀山生態園的東北角再往北騎行就到了。   小白馬上動身,先從家騎行到秀山生態園東北角,然後騎行650米,來到牡丹江路,騎行420米來到同州路,騎行1.3公裡來到團旗山路。   小白從山路一路下來向西沿著中興路騎行了280米,便見到了獨龍山,在地圖上搜索得知這山又叫娘娘山。   現在小白麵前的是一條曲折的盤山道,這條盤山道一望無際,曲曲繞繞的真像是一條獨龍棲息在山上。   小白一開始騎行的道路還是石路,慢慢變成土路了,騎行變得非常困難。   他見前麵有個平臺,平臺上有幾間瓦房,就把車鎖到了一顆樹上;他看到上麵的路非常陡峭,騎車別想上來。   正好遇到個旅播大哥在平臺上拍攝視頻。   “大哥打攪一下,您有沒有見到一個乞丐模樣的老者,五十多歲的樣子。”小白詢問。   “沒有,我也是今天剛到的,我來拍視頻的。”   “您拍視頻?哪有沒有見到會功夫的人上去?”小白問。   “我不是拍功夫視頻的,我是聽說這獨龍山,是一座死火山才來這裡拍的,我是地理up主。”   “原來是這樣。”小白回。   “要說會功夫的我沒見過,不過早上的時候見到,一個70多歲的老和尚和一個老外上去了。”   小白一聽是老和尚,便認為那一定是高人,所以興奮了起來。   他謝過旅播大哥後,就往獨龍山上沖去。   他又上了一段陡峭的土路,遇到一座神龕,神龕前開始出現石頭階梯;但也很陡峭,陡峭到不適合腿腳不好的人走。   小白自早上出來,一直沒有休息,也有些累了,但還是堅持著上去了。   在山巒之巔,一座仿唐風格的建築映入眼簾,其新穎的外觀透露出不超過十年的歷史。   這座建築的大門雕刻精美,散發著古色古香的氣息,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禪意盎然的感覺。   正當小白準備踏入這座禪院時,幾聲犬吠突然響起,令他心頭一驚。然而,當他瞥見那狗被繩索束縛,無法近身時,心中的緊張感頓時消散。   爬上陡峭的石階,小白緩緩登上山頂。   在這裡,除了那座莊重的廟宇,他還發現了一口銅鑄的大鐘,它靜靜地矗立在一旁。   大鐘的旁邊,有一棵小樹,它的枝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而在小樹的後麵,隱藏著一口古樸的水缸,水麵如鏡,映照著周圍的自然美景。這一切,構成了一幅寧靜而和諧的畫卷。   樹和鐘的對麵則是一個空曠的廣場,廣場上還有一座香爐。   “你有什麼事嗎?”廟門打開了,從裡走出一個老和尚,老和尚未留胡須,從眼角的魚尾紋看,年齡應該在七十上下。   小白把老乞丐留給他的紙條給老和尚看。   “你怎麼有我師父的字跡?”   “您是他師父嗎?”小白疑惑。   “他是我師父。”老和尚對小白說,小白以為老和尚在說氣話。   “您別生氣,我沒有冒犯您的意思。”小白客氣的說。   “小夥子你沒有冒犯我,他真是我師父,他今年已經一百多歲了。”   小白隱約記得在《五雷陽神》中說過這樣的話:“百歲相貌不變、形體不衰,大藥已成乃真人也。觀中華百年證真者,不足一二。”   “那他老人家在這裡嗎?”小白開始興奮起來。   “沒有,師父昨天晚上雲遊去了。”   “去哪裡雲遊了?”小白追問。   “小夥子,這個我可不知道。師父從來不說,可能就這附近,也可能天涯海角。”   “那他什麼時候回來?”小白追問。   “有時候,一兩年有時候三四年。反正你短期是別想見到,他老人見了。”   “哎,真太可惜了。”小白哀嘆。   “我看這字條上,師父是讓你昨天來,你昨天怎麼沒來呢?”   “沒辦法,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昨天朋友有事情求我辦,我隻能先給他辦事。”小白無奈。   “阿彌陀佛,看來是有緣無分呀,你錯過了一個極好的機會。”   “哎,太可惜了,都怪我不好。”小白悔恨。   “你找他老人家乾什麼?”   “我想變強,我想獨當一麵,我想保護對我好的人。”小白堅定的說。   “嗯,很好,很好,誌向很好,就是機緣不和合。”   “師父您法號是?您能教我點嗎?”   “慈心,叫我法師就行了,師父要教你我們也隻能算師兄弟。”   “那法師,您師父的法號是?”小白好奇。   “凈慧長老,2013年時圓寂的。”   “那個乞丐模樣的師父?”小白疑惑。   “你是說我功夫上的師父呀,他沒出家,是個老居士。”   “他老人家怎麼稱呼?”小白恭敬的問。   “他自號祥雲,我們都叫他師父。”   “祥雲老居士是哪脈傳承?”小白恭敬的問。   “他年輕的時候,跟隨過五臺山的能海法師。”   “能海法師是?”小白邊想邊打開手機查詢。   這段對能海法師的介紹,馬上吸引到小白的注意:   “1909年,能海法師被派到雲南講武堂任教練官。當時,總司令正在該堂上學。   解放後,能海法師在BJ見到總司令,司令還追懷這段師生之誼,說:“別來將近40年,老師的麵貌雖老了些,但精神還和早年在雲南時差不多,可喜可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