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1 / 1)

劍舞青東巒 醉書生墨 3050 字 2024-03-17

四人各騎駿馬,一路奔騰,猶如疾風驟雨。柳如煙與花千黛回首向沈墨塵和慕傾雪問道:“吾等此時欲往何處遊歷一番?”聲如銀鈴,清脆悅耳。慕傾雪未答,隻是脈脈含情地凝視著沈墨塵,眼中柔情似水。沈墨塵望向她們三人,緩緩開口:“吾心向往江南杭州,一睹文人墨客風采。”慕傾雪、柳如煙、花千黛異口同聲:“吾亦久慕其地,欲往一覽。”沈墨塵聽聞,嘴角微微上揚,露出溫暖笑容。慕傾雪、柳如煙、花千黛見狀,不禁為之陶醉,仿佛時光停滯,四周美景盡收眼底。   四人抵達杭州,這裡的風景如畫,煙柳畫橋,風翻波翠,令人陶醉。他們決定先找一家客棧,換上一身乾凈的衣服,再開始遊覽杭州。   找到一家臨河的客棧,四人進去後,店小二熱情地迎接他們,領著他們來到了各自的房間。房間內布置簡單卻乾凈整潔,四人在這裡換下了沾滿灰塵的舊衣,換上了新衣服。   沈墨塵穿上一件黑色的長袍,長袍上繡著金色的雲紋,顯得莊重而神秘。慕傾雪則穿上一件白色的長裙,裙子上點綴著淡藍色的花紋,如同春日的雪花,清新脫俗。   柳如煙換上一件淡綠色的長裙,裙子上繡著精美的花鳥,如同江南的春色,溫婉而靈動。花千黛則穿上一件粉色的長裙,裙子上繡著金色的花紋,如同盛夏的荷花,純潔而高雅。   換完衣服後,四人一起走出了房間,準備去街上逛逛。他們走在杭州的街道上,街道兩旁種滿了柳樹,微風吹過,柳絮飄飄,宛如一幅水墨畫。   杭州的市井生活也讓他們感到新奇,街上的小販叫賣著各種小吃,有糖葫蘆、豆腐花、肉夾饃等,香味彌漫在空氣中,讓人垂涎欲滴。   四人邊走邊吃,品嘗著杭州的美食,感受著這裡的風土人情。他們還參觀了許多古跡,如雷峰塔、嶽王廟等,了解了這裡的歷史和文化。   傍晚時分,他們來到了西湖邊,看著湖麵上蕩漾的船隻,聽著遠處傳來的琴聲,感受著江南的寧靜和美好。   這一夜,四人住在杭州的一家客棧裡,睡得格外香甜。第二天,他們又開始了新的旅程,繼續探索杭州的美景和文化。   在杭州的日子裡,他們不僅欣賞了美麗的自然風光,還結交了許多朋友,了解了這裡的風土人情。這段旅程,讓他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江南,也讓他們之間的友誼更加深厚。   四人正漫步在杭州的街頭,忽然聽到前方傳來一陣騷動。他們走近一看,隻見一個年輕的女子正被一名衣著華麗的少爺強行拉扯著。   這名女子大約十七八歲,身穿破舊的衣服,臉上卻有著一雙明亮的眼睛。她用力掙紮著,試圖擺脫那名少爺的控製。圍觀的人群議論紛紛,但無人敢上前阻止。   沈墨塵見狀,立刻上前阻止那名少爺的行為。他冷冷地說:“這位公子,光天化日之下,你這樣對待一個女子,不覺得有失身份嗎?”   那名少爺瞪了沈墨塵一眼,囂張地說:“關你什麼事?她是我家買的丫頭,我想怎樣就怎樣!”   慕傾雪走上前,輕聲問那名女子:“姑娘,你願意跟他們走嗎?”   女子含淚搖頭,聲音顫抖地說:“不,我不想跟他們走,我隻想過自己的生活。”   柳如煙和花千黛也圍了上來,對那名少爺說:“這位公子,你這樣做是不對的。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你不能強迫她。”   那名少爺見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有些心虛,但還是硬著頭皮說:“你們是誰?敢管我的閑事!”   沈墨塵聞言,眼神一冷,他知道這種人慣於欺淩弱小,若不給他點顏色瞧瞧,他不知天高地厚。他抽出腰間的“墨塵”劍,劍尖指向那名少爺,語氣冷冽:“吾等行走江湖,見不得此等欺淩弱小之事。今日,便讓你知道何為正義!”   那名少爺見沈墨塵拔劍,心中一驚,但仍色厲內荏地說:“你敢動手?我可是知府大人的兒子!”   沈墨塵冷笑一聲,不再多言,揮劍便向那少爺攻去。劍光如電,那少爺措手不及,被沈墨塵一劍逼退。圍觀的人群驚呼,紛紛後退,給沈墨塵讓出一片空間。   那名女子見狀,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她知道,眼前這位公子是真心為她出頭。   柳如煙和花千黛也各自拔劍,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準備協助沈墨塵。   那名少爺見形勢不妙,還想放聲呼救,卻被沈墨塵一劍斬斷了他的喊叫。劍尖點在他的咽喉,隻需稍稍用力,就能取他性命。   “滾!”沈墨塵冷聲喝道。   那名少爺臉色蒼白,連聲說道:“好,好,我走,我走!”他鬆開了那名女子,連滾帶爬地逃離了現場。   女子站在原地,眼中滿是感激之色。她看著沈墨塵,心中湧起一股暖意。她知道,這位公子救了她,讓她免受欺淩。   沈墨塵收劍入鞘,走到女子麵前,溫和地說:“姑娘,你無礙吧?”   女子搖搖頭,輕聲說:“多謝公子救命之恩,小女子感激不盡。”   慕傾雪、柳如煙、花千黛也走向前拍著女子的肩膀,安慰道:“沒事了,沒事了。”   沈墨塵掏出一點銀子交給女子。   那名女子看了,說道:“我不能無緣無故的收別人的銀子,如果不嫌棄的話,我可以給你彈琴,給你們聽聽。”   沈墨塵四人說道:“好啊。”   那名女子的琴聲回蕩在江南杭州的每一個角落,如同一縷春風,溫暖了在場每個人的心。她的琴聲,既有江南水鄉的柔美,又有江湖兒女的堅韌。她的琴聲,讓人想起了杭州的煙柳畫橋,風翻波翠,想起了文人墨客的風采。   琴韻悠揚,終至尾聲,女子起身,盈盈一禮,道:“四位公子搭救之恩,妾身銘記在心,待來日方長,必當圖報。”   四人相視一笑,心中充滿了感激。他們知道,這曲琴聲,將成為他們在杭州的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