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紅芒和骷髏頭法器碰撞,結果就讓人大吃一驚,一開始相撞之下兩件法器不分伯仲,但是隨著時間流逝,三息過後那紅芒更甚,反觀那骷髏頭法器毫光暗淡了幾分。 “好寶貝!” 骷髏頭法器主人兩眼放光,對於自己的法器沒有人比他自己更懂它的威力,如今卻在一個名不經傳的小修麵前吃癟,可見對麵這人法器的玄妙。 想到此,他再也按耐不住,法力催動直接禦風而起,朝著徐天逃跑的方向沖去。 “大哥稍待,我去去就回!” 老修和被稱作“大哥”的修士還未反應過來,那馭使骷髏頭法器的修士已經飛出百丈外。 前方,徐天極速向遠方逃竄,其臉色麵沉如水,對突然的遭襲他沒有一點防備,如今不僅折了一把飛劍進去,連自己寶貝葫蘆蘊養了一年多的那口紅芒也丟了進去。 如果僅僅這樣也就算了,讓徐天壓力倍增的是,自己能不能逃掉還要看別人的臉色。 抽空用神識掃視了周圍環境,徐天暫時冷靜下來,這片地域他還算熟悉,利用環境他還能暫時周轉片刻。 如今需要他趕緊想辦法躲藏起來,遠處追擊他的那人囂張之極,一身黑霧籠罩全身向他追擊而來,這也大大暴露了他的位置。 剛才極速逃離之下,他所處的位置已經遠離青竹林二三十裡外,此處是個丘陵地形,深溝淺壑交縱。 猛然間,他看見一條河穀出現在眼前,這讓徐天眼前一亮。 一條百米寬的大河出現在眼前,水勢洶湧,暗流湧動間隱約有妖氣泛出。 大河名曰:淤泥河,全長約五百六十裡,分支遍地,流域方圓千裡,其中也危險之極,傳有大妖肆虐。 正躊躇間,追擊而來的修士似乎發現了他的蹤影,那團黑霧猛然加速,十幾息時間就已經來到徐天數裡外。 這情形讓徐天一臉陰翳,單看敵人追擊而來的速度就絕對不是與他同境界的修士。 “起碼神魂四層或者更高!” 再也無法猶豫,徐天當機立斷直接施展法術,一連幾個法術加持在身上,其中有斂息,有避水,有保護。 隨後轉頭就投入大河之中,一轉眼便沒了身影。 “倒是果斷!” 站在淤泥河旁,馭使骷髏頭法器的修士看著平靜無波的大河喃喃自語,隨後也不猶豫,轉身離開。 隻是片刻後,這人又突得出現,臉上陰晴不定,幾息後再次離開。 又半盞茶時間,此人再次出現,這次似乎有些惱怒,一連施展了數個法術轟擊水麵,似在發泄。 他當然可以繼續追逐,水裡可不能把徐天的氣息完全遮蓋,隻是他身負使命,不能在這裡過多糾纏,隻能無奈放棄。 徐天自然不知道他進入這淤泥河中後那修士的行為,剛一下河他就往這淤泥河上遊遊去,不過片刻就早已經消失在了原地。 既然被稱作淤泥河,那自然有其說法,和相同體量的河流相比,這條淤泥河的水深不及他們的一半,但是讓這條河聞名的便是此地的淤泥。 淤泥河中的淤泥鋪滿整個河床,其深度可以達到數十上百米,一旦陷入其中就難以自拔,因為這種情況,這條河不知吞噬了多少生命。 徐天在河中的能見度不足十米,這種情況下他也隻能小心翼翼朝著上遊遊去。 … 另一邊,那兩個奇怪模樣的修士匯合交流一番後就帶著老道朝著某一個方向禦空而走。 偌大的青竹林因為無人顧及,也因為秋高氣爽,火勢極速蔓延,燒了個通透。 兩人帶著老道飛了半天,在一座名為毒瘴穀的地方停了下來,名字已經顯示出這地方的特殊,此地毒蟲遍地,瘴氣漫天,非修士不得進。 就算是修士,稍不注意也會被其中的毒蟲猛獸襲擊,若不備足解毒寶物,恐怕也要化作這偌大毒瘴穀的養料。 讓老道驚訝的是,此時原本窮山惡水的毒瘴穀外竟然在大興土木,一座座亭臺樓閣在修士的助力下建起。 “這…這什麼情況?” 場上的修士數量不算多,十數人而已,其中大多數他還都認識,都是附近千裡的同道,或多或少都打過交道。 隻是這個時候包括老道在內的十數人都耷拉個腦袋,一臉驚懼,他們來此可都不是主動前來的,都是被那些陌生的修士逼迫而來。 內心即使再多的憋屈在看到端坐在高臺上麵的一個身影之後也化作了雲煙。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那是一個擁有強大氣勢的修士,氣勢如淵,深不見底,讓人絲毫不敢對視,也沒有向其動手的勇氣。 “駱師兄,人應該差不多了!” 旁邊一個老年模樣的修士極其恭維的向這擁有強大氣勢的駱姓修士匯報道。 駱姓修士掃視全場,方圓百米鴉雀無聲,連蟲鳴鳥叫都沒有,安靜無比。 對此,那駱姓修士似是有些滿意,下頜微微晃動,隨後法力湧動,其腰間一布袋狀物品突然張開,一連十數道黑影猛然出現,朝著那十數名修士麵前激射而去。 等這黑影來到麵前,老道這才發現原來是一顆丹藥,丹藥呈黑紅色,有繁妙的雲紋,但聞其味卻是一股腥臭。 “吃下它!” 駱姓修士的話不可質疑,同時在他附近的七八名修士同時身影變幻,最後竟然呈現隱隱包圍之勢,將他們這十數人包圍起來。 “唉!” 老道慘笑,狀若瘋狂,隨即不管不問,一把拿過眼前漂浮在空中的丹藥,直接吞入腹中。 更驚人的變化出現,那丹藥竟然入口即化,隨即立馬進入身體,跟隨血管流經全身,這變化短暫的不到兩息時間。 老道的狀態被眾人看在眼中,眾人也不在猶豫,紛紛把眼前的丹藥吞入口中,隻是都被丹藥入腹的變化給驚訝,更有甚者,滿含怨毒得看著老道。 隻是吃都吃了,到這個地步,沒有人比這群散修更能知道“好死不如賴活著”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