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二章:解決麵團發酸,提純粗鹽(1 / 1)

朱標在出生的時候,朱元璋還在跟其餘人爭霸江山。   從小到大,因為出生環境影響,他很明白一件事情。   那就是一粥一飯,來之不易。   加上當初朱元璋被封王的時候,作為世子的他,也被朱元璋安排很多儒家老師進行教導。   學習開始,就逐步掌握很多詩經古籍的學識。   其中就包括傳世千年的‘憫農詩’。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簡單的詩句能在腦海當中記載許久。   朱標不僅學習這些詩詞,還會親自去感悟。   所以他很珍惜糧食,從來不會跟其他皇子一樣,鋪張浪費。   平常他自己一個人吃的時候,也會很簡單。   甚至有可能跟朱元璋一樣,幾個鹹菜,幾個炊餅,幾碗粥就應付過去。   現在看到林北居然糟蹋食物,哪怕脾氣再好的他也感到有些憤憤不平。   單手扶在石桌上,林北把口中殘渣全部吐出,然後喝了一杯茶水漱口。   眼看朱標有些生氣,趕忙解釋道:   “還請太子聽我道來,不是我想浪費食物,而是這炊餅難道沒有吃到一股酸餿味嗎?   還有這烤雞,上麵居然還有鹽顆粒,很顯然是不好的鹽。   更為主要的是,難道你們吃這烤雞的時候,沒有感覺到有些苦味?”   食物上的缺陷一一被林北指出來。   坐在石凳上,朱標先是一愣,然後目光落在炊餅跟烤雞上。   懷疑是自己問題,於是又全部都嘗試過去一遍。   發現這食物跟平時幾乎沒有差別。   “林北你是不是病了?這食物乃光祿寺麾下尚膳監親自烹煮烤製的食物,所用一切食材不說最好,但也很珍貴。   你怎會嘗出酸餿味跟苦澀味?”   對方的回答讓林北感到錯愕,緊接著他忽然想起來一件事情。   那就是自己平時看太多係統小說的穿越,有些先入為主。   各個主角無論到哪個朝代都能完好無損適應當時的情況。   這完全就是扯犢子!   麵食能嘗出酸餿味隻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裡麵隻加入老麵進行發酵,可沒有食用堿進行酸堿中和。   老麵當中的微量酵母存在。   導致製作的麵食在烤製之後,自然而然有一股酸餿味。   如今的人吃不出來是因為他們從小到大都吃這玩意長大,從未吃過加入食用堿的麵食。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他們根本嘗不出來味道的區別。   烤雞上的細鹽也是如此。   大明洪武年,民間掌握鹵煮細鹽的手藝還沒擴散開。   哪怕是皇室的鹽,也隻不過是經過簡單加工,把粗鹽變成形體上的細鹽罷了。   裡麵蘊含的微小雜質跟其餘有毒礦物完全沒辦法清除。   所以吃起來會有一點苦澀,炒菜的時候這些非食用礦物也沒辦法溶解,會依附在食物上。   林北把這一切都說出來,朱標已經愣住說不出話。   過了幾分鐘,他呆呆看著手中炊餅,有些懷疑人生。   “你的意思是說,這炊餅其實是有酸味的,可我吃不出來?”   林北點頭。   “那這酸味如何去掉,剛才你說的什麼酸堿中和有何辦法完成?”   對於這個問題,林北直接抬手指向一旁金黃色堿水說道:   “用它,隻要在發酵的麵團裡麵加入一些堿水就行了。”   聞言,朱標有些不可置信。   本以為很困難的事情,居然這麼順利的解決了!   “來人,把這堿水盛出一碗,送去光祿寺,命他們在麵團裡麵加入一些,再烤製一份炊餅過來。”   在朱標吩咐下,一名侍衛很是利索,不知道從哪裡找到一個琺瑯金紋碗,盛出堿水就跑出東宮。   本來繼續吃的朱標看了一眼手上炊餅。   想到裡麵有酸味怪味,就沒有繼續吃,而是放在菜籃子當中。   目光落在烤雞上。   “那這雞的苦澀味又如何解決,你剛才還說這鹽有毒,吃久了會死人?”   想到這朱標就感到恐怖不已。   自己活了二十六年,也算小半輩子,這些年不知道吃了多少鹽,裡麵居然有毒。   更讓他擔心的是自己父皇跟母後。   本來就年紀大,加上這些毒鹽的危害,這簡直是雪上加霜!   陷入惶恐之中,朱標額頭冷汗直流,甚至感覺後背脊骨發涼。   強裝鎮定下,他目光看向林北,期待對方能想出辦法來。   隻見林北伸手指向一旁水缸。   仍然是草木灰水製作的堿液。   “太子無需擔憂,其實讓鹽變得乾凈些很簡單。   隻需要用這一碗堿水混合二十碗清水。   然後倒入飽和食鹽水當中進行攪拌,以此就能吸附鹽水當中的雜質使其凝結還有其餘有害的鈣離子。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然後過濾,經過熬煮,燒乾裡麵的水,剩下的鹽就是乾凈的鹽。”   把粗鹽提純的方法陳述出來,朱標有些不相信。   因為實在是太順利了。   況且,對方說的這些手段,他聞所未聞,所以依然是有些顧慮。   看到對方臉上猶豫的神情,林北當即說道。   “其實太子不相信我,我也能理解,畢竟後世百年後的發展遠遠超出你的想象。   這些手段,其實也並非我所發明,而是其他人所帶來。   隻不過碰巧我在這方麵有所了解。”   聽到這話,朱標心想,自己可是太子。   有所顧慮也不能被你猜測到。   既然對方都這麼說了,那他再猶豫,就有些丟失男人的臉。   也許是好奇心作祟,他看向身旁護衛囑咐道:   “去光祿寺拿些鹽來,一定要多。   還有多拿一些鐵鍋跟水缸,還有大量清水。”   “屬下明白。”   侍從點頭後,很快就離開這處偏殿。   到外邊,就開始號召人手。   無論是水缸,還是鐵鍋,這些東西都是很重。   光靠一個人,根本不能拿得動。   況且數量還多,所以這一次侍從一共召集接近數十人。   浩浩蕩蕩前往光祿寺,這一番舉動很快就在皇宮當中引起騷亂。   畢竟東宮太子侍從居然目的直接的進入光祿寺,   最緊張的就是光祿寺卿,身為正四品官職,他麵對太子的侍從也感到兩腿打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