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咱的大明沒挺過300年!(1 / 1)

聽著這些話,仿佛看到自己後世子孫遭受到怎樣的摧殘。   朱元璋瞬間怒目。   “怎會那麼快!我大明的百萬邊軍呢!他們為什麼要放女真入關!   當時的總兵是誰!他乾什麼吃的!”   一個個問題出現在朱元璋腦海裡麵。   他無論如何都想不通,自己布置固若金湯的邊疆防禦,哪怕再差勁,也絕對不會讓外敵侵略。   可邊疆總兵居然直接抵抗都不抵抗,放對方入關。   難道對方是個傻子不成?   林北神色有些凝重,想了回對方的問題,隨後說道:   “當時的邊疆總兵叫做吳三桂,要說實力確實很強橫。   至少他沒有讓清軍以正麵攻破邊防。   可是當時大明已經羸弱不堪,加上起義軍數量實在是太多了。   裡麵不僅有百姓,還有戰敗的明軍。   他們都跟隨闖王一同殺入京城。   而大明最後一任帝王,朱由檢,年號崇禎。   當時的他在京城之內已經無兵可用,隻能任由起義軍殺入皇宮,燒殺搶掠。   最終在京城的一處煤山自縊。   死前,他還留下血書在身上。   ‘朕死,無麵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麵。   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當皇帝自縊的消息傳到遼東地區吳三桂的耳中,他為了給崇禎皇帝報仇,於是就選擇投靠女真。   選擇不抵抗,放對方進入京城。   除此之外,他還想要讓女真跟起義軍自相殘殺。   然而事情超出他的預料之外,還沒等起義軍跟女真進行正麵沖突。   起義軍就因為闖王李自成的愚蠢撤離給不攻自破。   至此女真就迅速占領大明的所有地界。”   此刻的老朱家父子臉上血色全無。   他們知道墻倒眾人推的道理,可萬萬沒想到,這些事情居然會發生在自己家的身上。   起義軍不僅有百姓,還有不少大明軍人。   能讓大明軍背叛自己的朝廷,選擇反抗,朱元璋實在是不敢想當時的大明究竟發生了什麼。   閉上眼的他流下淚水。   再次睜眼,那雙銅鈴大的眼睛全是殺氣。   “咱這子孫究竟乾了什麼怨天尤人的事情,居然整個大明百姓進行起義。   難道他們不知道,消滅自己朝廷,會引發外亂嗎!   難道他們不知道,是咱讓漢人重新活在這中原!   他們為什麼要如此!真是蠢!還有那個吳三桂,能成為總兵,居然當了叛徒!全部都是蠢逑!”   朱元璋的怒罵讓他感到有些缺氧,目光落在桌麵上的精致瓷杯。   隨手拿一個直接往前砸。   幸好林北身法靈敏,否則還真就遭到無妄之災。   瓷器碎裂的聲音很快傳到外邊。   不少侍衛想要進去看看,可全部都被毛驤阻攔。   “乾什麼!沒有陛下命令,誰都不要進去!在自己位置上待著!”   相比於憤怒的朱元璋,朱標就冷靜很多。   但也沒比他父親好到哪裡。   過了許久,才逐漸回過神,林北沒有覺得時機合適,於是又繼續開口說道:   “陛下,王朝末年都是如此,中原大地,經歷了多少王朝,哪一個朝代的末年不是如此淒慘。   大明作為最後一個王朝,能支撐兩百七十六年已經是相當強橫了。   雖說大明隕落,可也在很多人心中這是屬於歷史王朝裡為數不多燦爛耀眼的星星。”   當聽到自己的大明隻存在不到三百年,朱元璋好不容易緩過的勁又瞬間湧上來。   先前他可是知道,自己活了七十多歲,而如今又得知大明居然隻存在不到三百年。   自己活著的時候就占據了一大半。   如此這般看來,好像太短了。   這甚至讓朱標有些懷疑是不是記錯了。   “林北,你是不是記錯了?我大明隻存在不到三百年?”   對方會有疑惑,也早有預料。   畢竟誰都沒有辦法忍受自己建立起來的王朝壽命如此短暫。   兩人目光聚焦在他身上,林北有些不敢說。   特別是朱元璋那一雙狠厲的眼神,好似他把對女真的仇恨轉移到他身上來。   “你放心說,咱受得住!”   覺察到對方有時顧慮,朱元璋補充說到。   見此,林北也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   “其實陛下跟太子也不需要這麼傷心,大明能撐下去兩百七十六年已經很厲害了。   畢竟哪怕是強大的秦也不過二世而亡......”   後續的例子林北就沒有再說下去。   身為皇族,特別是朱標,從學習開始,他就很明白,一個王朝的壽命,越到後邊,消亡的速度就會越快。   當初元朝夠厲害吧,鐵蹄所到的地方,就是他們的疆域。   可就算如此,也沒有挺過一百年。   所謂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就是這麼一個道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朱元璋也沒有那麼憤怒了。   隻是他呆呆放空眼神。   腦海回想起來剛才林北說的崇禎遺言。   自己後世子孫居然自縊而亡,實在是難以啟齒的一件事情啊。   “不對!你說的不對!”   寂寥的眼神忽然一個變換,朱元璋好像抓住了什麼漏洞,目光盯著林北說道:   “既然這朱由檢能為了百姓自縊,說明他是一個好皇帝,可咱大明的百姓還有軍人為什麼要跟著起義軍造反!   你是不是欺騙了咱們!給咱老實的說出來!”   朱元璋哪怕沒有讀過很多歷史書也明白一個道理。   一個王朝之所以會被其餘人起義消滅,主要原因肯定是在皇帝身上。   隻有皇帝不理朝政,淫歡作樂,霍亂朝綱才會導致民不聊生。   可自己這個後人居然舍得自縊,還留下這樣的遺言。   從中就能判斷,對方肯定不是一個敗壞朝廷的昏君。   自己的大明百姓還有邊軍為什麼會加入起義造反。   “對啊林北!如果我後人真有如此擔當,他難道不應該是一個勤勤懇懇為天下辦實事的皇帝嗎?   百姓跟邊軍為什麼會共同造反。   我大明哪怕再羸弱,也不至於無人可用吧!”   父子兩一人一個問題,朝著林北撲麵而來。   對此他也隻能耐著性子解釋下去。   “陛下,太子,事情沒有你們想的這麼簡單。   大明最後消亡,跟尋常王朝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