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在崇禎皇帝統治的最後幾年開始。 先是京城附近駐守的將士領不到軍餉,準確的說是領不到全部軍餉。 比如說一名士兵每月的軍餉價值一點五石糧食,可發到手裡麵就隻有一石糧食的價值實物。 雖然士兵會抱怨,可畢竟還是能發下來,所以也就沒有過多計較。 可越到後麵,士兵能領取的軍餉就越來越少。 直到最後甚至不發,開始拖欠。 這些受到貪汙牽連的範圍逐漸從京城附近蔓延到邊疆。 吃軍餉的行為到後期越發嚴重。 發下去一百萬兩白銀,最後真正能落實到軍營裡麵的恐怕連十萬兩白銀都不夠。 崇禎哪怕是覺察到這些跡象,主動縮減自己的消費,還開始販賣皇宮裡麵值錢的東西。 目的就是希望能把這些錢發出去。 可是沒有魏忠賢閹黨一派的牽製,文官集團在這一筆錢還沒離開京城的時候,數量就足足減少一大半。 若是魏忠賢在,雖說有貪汙,可多少還能有一半白銀送到軍營當中。 人比人就是能氣死人。 朱元璋聽到這些事情,文官有恃無恐,肆無忌憚的貪汙,仿佛大明已經不是掌控天下的中央。 而是變成他們光明正大掙錢的地方。 本就對貪官極其厭惡的他,想到自己後世子孫遭受貪官掌控,玩弄於股掌之間。 臉色早已變成豬肝色,鐵青無比。 “好膽!真是好大膽子!這些狗賊還到底是不是人!” 朱元璋從未想過,對方貪汙就貪汙居然連軍糧的錢財都要吸食走。 能從軍中殺出來,朱元璋自然知道,身為一名士兵,戰爭上最大的誘惑就是錢財跟權力。 現在好了,沒有錢,沒有糧,軍隊怎麼可能還會為他大明賣命。 “蛀蟲!全部都是蛀蟲!我大明居然有這些後人入朝為官! 看來咱殺的還不夠多! 從今日開始,誰要是貪汙錢財超過五十文錢,誰就被剝皮填草!製作成稻草人,架在官邸麵前,以此警告所有人!” 大發雷霆的朱元璋以宣泄的口吻說出這一句話才舒服很多。 期間他甚至詢問林北,到底有哪一個貪官,姓甚名誰,具體一些,然後將對方的姓氏全部砍掉。 既然不能到後世斬殺對方,總可以滅其祖宗吧。 對於這做法,林北隻能心中暗道“這很朱元璋。” 站在一旁,朱標臉色很是復雜,他不知道為什麼這些貪官怎會如此肆無忌憚。 要知道現在隻需要貪汙六十兩白銀的錢財,就會被剝皮填草。 後世那些貪官汙吏,隨便拉出來一個就足夠死上成千上百次了。 剛才自己父親說誰貪汙超過幾十文錢就應該斬盡殺絕。 他其實是心情舒暢了幾秒鐘。 很快就冷靜下來,因為真的這麼乾,恐怕現在整個朝廷,甚至所有入朝為官的人全部都殺了,也是功德大於罪孽。 閉上眼,深嘆氣,朱標清理腦海紊亂的思緒道: “父皇,這太過於苛刻的律法實在是難以執行,真按照如此頒布,恐怕朝廷會血流成河,百姓也會因為父皇此舉都感到惶恐。 所以那些貪官能殺,但不能殺太多,否則會對現如今的大明帶來深不可測的沖擊。 文武百官倒是無人可用,大明,還能是大明嗎。” 情緒有些不理智的朱元璋聽到朱標的話,心中也仔細想想。 確實如對方說的一樣,萬一殺太多,到最後人人自危,朝廷可就無人可用了。 待到他冷靜下來,再觀察周圍,朱元璋最後把目光落在林北身上。 “這些家夥跟咱無關,隻不過越發證明,咱殺貪官的這個做法是對的,是正確的。 隻是還不夠狠。 現在別跟咱講別的東西,告訴咱,崇禎麵對這些蛀蟲有沒有比較狠辣的手段? 難道我洪武大帝的後人性情如此軟弱?” 身為一名皇帝,自身陛下要有在任何場麵都能鎮住人的氣勢,否則就會淪為他人傀儡。 對於朱元璋這樣白手起家的人來說,他很不喜歡崇禎這樣的後人。 明明是皇帝,可卻被文武百官玩弄,這樣的人,坐在龍椅上,簡直就是恥辱。 林北回想起來崇禎的這些事跡,發現似乎真的並沒有什麼好說的事情。 “崇禎從出生到登基的時候,可以說都經歷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局麵。 若不是朱由校這個當哥的在登基後照顧一二,恐怕他在歷史上隻會停留一筆。 從未經歷過皇帝係統教育的他,怎麼可能會做出符合皇帝決策的想法。 不僅如此,當時他聽信文官蠱惑,斬殺官宦閹黨開始他整個人就處於很不正常的精神狀態。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這話一說出口,眼前的皇室父子兩人眼神當即一變。 雖說現在朱由檢都不知道在什麼地方,何時到他排隊投胎。 可現在被兩人知道是屬於自己的晚輩,那麼自然會關心對方,忽然被林北這樣評價,自然是有些感到不樂意。 特別是朱元璋,他總感覺自己這個後世子孫執政的時候,肯定做出不少令人大跌眼鏡的事情。 說實話,他並不想知道,可心裡卻相當刺撓,似乎有一股力量告訴他,一定要去了解否則會整日好奇。 朱標輕咳一聲,知道自己父親的小心思,為避免林北用詞不當,於是他開口說道: “林北,你不妨直接跟我們說,這崇禎究竟乾了什麼事情,在後世會被記載成這一副模樣? 難道他真的沒有做出什麼好事,哪怕隻是一件?” 站在兩人麵前,通過朱標這番話提醒。 林北眼神挪動落在朱元璋身上,隻見這家夥渾身怨氣仿佛化作實質。 一雙鐵手若隱若現遏製在他脖子。 “那個陛下,其實崇禎不是沒有做過好事,要是按照後世的說話,崇禎皇帝在整個大明的勤奮程度,僅次於陛下您。 哪怕沒有丞相這個職務幫助,他一個人也能管理好整個朝廷的奏折。 隻不過因為他知道,大明的危機窟窿越來越大,所以他辦起事來很焦急。 正所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崇禎越急切,就越容易好心辦壞事。 於是便出現很多尷尬的局麵。 比如誤殺能臣。”
第二十八章:咱想聽點好的(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