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財政上的大窟窿(1 / 1)

“既然太子開口,那我也獻醜了。”林北抬手作揖,隨後繼續往下說道:“所謂貨幣貶值跟通貨膨脹兩者都是緊密相連。”   “首先是貨幣貶值,其實簡單來說,就是錢不值錢。   諸位方才可否記得我說過,永樂回答出‘錢’是一種東西,能用來換需要的物品,這就叫貨幣。   而自古以來,每朝每代都有屬於自己的貨幣。   具體是哪一些我就不記得了”   說到這裡,林北就有些不好意思,因為他隻記得不落時期是物換物,然後才開始到貝殼,具體是哪一個朝代開始,他也記不清。   反倒是朱標在一旁認可補充說道:“不錯,按照林北說的話來看,確實如此,商朝貝殼、春秋戰國的布幣、刀幣、圜錢。   先秦是圜錢為主,統一六國後,開始以圓形方孔銅錢跟黃金為主。   漢朝初期,各郡國自行鑄幣,導致貨幣混亂。   漢武帝時期廢除郡國鑄幣權,由中央統一鑄幣,主要使用五銖錢。   唐朝是銅錢為主,如開元通寶,乾元通寶,會昌開元。   到了宋朝,因為貿易頻繁,每一次人們出行都需要帶很多銅錢,導致重量影響出行交易。   索性研發出紙鈔,也是中原這片地區以來,第一個使用紙鈔的朝廷。   宋朝被元朝取而代之後,則繼承了這方麵的優點,以中統元寶交鈔、至元通行寶鈔還有部分白銀幣跟銅幣混合使用。”   聽著朱標輕鬆詳細闡述出來貨幣的歷史,朱棣感到十分佩服。   自己這大哥記得真清楚,不像他,對這些一點印象都沒有。   對方補充完,林北就接著往下說:   “到了大明,則是由陛下印刷的大明寶鈔流行民間   至於為何會造成大明貨幣貶值,就是因為這錢來得太簡單。   以前朝廷鑄造貨幣需要手藝,過程很麻煩,礦產得不到保證,導致每年都隻能發行一點。   就算發行得多,造成影響也微乎其微。   而大明寶鈔不同,技術簡單,隻要陛下想,一天之內就能印刷數萬的寶鈔。   並且一年比一年發行得多。   這就導致貨幣以最大的程度貶值。   比如一個隻有小鎮一樣大的國家,在沒出現貨幣貶值之前。   這裡一枚銅錢能買一個包子,可當家做主的人眼看大家都沒錢,於是帶頭開始把更加多的錢鑄造出來投入到鎮上。   隨著時間過去,所有人特別是包子店的老板發現大家手上的錢都逐漸多起來。   他購買的麵粉漲價了,於是他就不得不把包子的價格上調。   原本一個銅錢能換一個包子,最後變成兩個銅錢,甚至到最後的十個銅錢。   要是到最後的一百個銅錢,到時候受苦受累的就是百姓。   假如你們辛苦勞作幾個月,好不容易帶著幾百斤糧食到街頭去販賣,拿著販賣的價錢想著去買些好吃的回家給妻子。   可剛到店門口就被通知,上午兩百銅錢的布匹下午就漲價成五百文。   真到這種地步,百姓很有可能就不願意使用朝廷頒布的銅錢,轉頭去使用白銀跟黃金。”   原先本不服的朱元璋此刻有些心驚。   他能當皇帝,依靠的不是倔脾氣,自然是關注民間的一些事情。   特別是銅錢換包子的那一段故事,瞬間讓他明白了很多事情。   泥腿子出身的他上位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大幅度減少田地賦稅,讓百姓農民身上的擔子減少許多。   可剛才的故事讓他仿佛看到一個百姓的悲慘遭遇。   一群麵黃肌瘦,衣衫襤褸的百姓,手中攥著一張張已經變成廢紙的大明寶鈔向他包圍而來,如同地獄猙獰憤怒的鬼頭將他籠罩,撕扯他身上的龍袍質問他為什麼大明寶鈔不能用來換取生活需要的物品。   “咱真的在毀滅大明!”   朱元璋後背發涼,愣然道:“咱無形之中居然給天下百姓留下這麼大的一個禍害,寶鈔不能再這樣濫發下去了,否則到時候國庫沒錢,百姓沒錢,下一個被揭竿而起群起攻之的人就是咱!”   身為太子,此刻的朱標被驚駭的程度絲毫不比朱元璋低。   除了太子的身份,他還是一位監國,檢查百官,監管國家,可如今明明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他居然絲毫沒有察覺。   直到現在,或許沒有林北的出現,大明未來甚至可能都不會意識到這關問題。   真到了那個時候,想要挽救大明,神仙來了都阻擋不了!   戶部尚書夏煜更是惶恐不安,寶鈔提舉司就是屬於他的部門,甚至全國財富都屬於戶部管理範圍。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如今財政出現這麼大的危機,那麼大的窟窿,他身為尚書,應當被追究第一個責任。   他已經做好赴死的準備,可想到自己家中還在吃奶的孩子,心中想活下去的念頭就越發通達。   忽然間,他看向不遠處的林北,唯一的希望就在對方身上,他期待這奇特的少年能說出一個徹底彌補貨幣貶值的方法。   領悟到這一切,朱標旋即往下深探:   “林北,那通貨膨脹呢?”   早就料想對方會問,林北隨意回答:“剛才通貨膨脹我已經解釋的很清楚了,包子店老板去購買麵粉的時候麵粉漲價,他的包子也漲價。   農民賣點糧食,去購買布匹,結果上午的價格跟下午的價格天差地別,這個跡象就是通貨膨脹。”   “那...這件事情就沒有辦法解決下去了嗎?”   似有不甘心,朱標舔著一張臉去問。   不是他不懂事,而是這件事情確實難以做到,甚至對方不提,他都不知道問題出現在什麼地方。   更不要說解決了。   朱元璋聽見兒子的話,當即借坡下驢:“對!有何解決方法?你小子快說。   隻要你能給咱說出來一個解決的法子,日後你想要什麼咱都能給你!甚至還賞你九個免死金牌!再給你賜婚,保證你後半輩子衣食無憂。”   他很急,朱元璋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事情如何解決才能兩全其美。   因為他清楚,一旦真的被大明境內超過一半的百姓起義,到時候,他的人頭將會被下一個‘朱重八’踩在腳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