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沐煙十指交叉,手臂擱放在桌麵上伸了一個懶腰,感嘆道: “哎~反正我是不會想像葉學姐那樣的,她可能有不得已的原因吧。” 她腰肢扭動,修長的脖子舒展,內襯的緊身小背心勾勒出她青春無敵的身姿,偶然間出現的那一抹雪白深邃溝壑差點亮瞎了陳洛的狗眼。 楊沐煙在外人麵前端莊優雅,和陳洛單獨相處時就隨意一些,一個不注意,露出了些許春光。 以前的陳洛自持禮貌,轉頭不看。 現在的陳洛沒臉沒皮,逐幀分析。 硬了,拳頭又硬了。 楊沐煙察覺到陳洛火熱的視線,愣了一下後遮住胸口,小聲說道: “你…你想乾嘛?” “想就可以嗎?” “啊?” 楊沐煙沒有聽懂這個粗俗的諧音梗,但是看到陳洛嬉皮笑臉的樣子,她知道一定不是什麼好話。 她斜了陳洛一眼,輕哼一聲低頭繼續喝豆粉。 陳洛兩口喝光自己的那份,站起身說道: “我進去開會了,你乖乖的嗷。” “好,我看會兒書。” 楊沐煙說完,又對他舉了舉小拳頭: “加油!” 陳洛揉了揉她的腦袋,往葉玥的辦公室走去。 和“洱海月”店內那富貴典雅的裝修風格不同,葉玥的辦公室整體采用銀灰色的冷色調,十足的商業風。 葉玥坐在會議桌的主位,正垂眸看著一個計劃書。其他五個人坐在兩邊的位子上。 聽到開門的聲音,葉玥抬起頭,對陳洛露出了一個微笑: “你吃好了嗎?” 陳洛點了點頭。 葉玥合上計劃書,說道: “你隨便坐,我們準備開始。” 她頓了頓,從左到右依次為陳洛介紹道: “店裡的營銷經理,劉學千。” “樂隊鼓手,孫毅、韓玖玖、張赫。” “聞名葉榆的馬頭琴大師,黃止山。” 然後她又向眾人介紹了陳洛: “他是陳洛。‘洱海月’的推廣合作夥伴,同時也是明晚駐唱表演的吉他手。” 陳洛依次揮手打了招呼。 劉學千麵色凝重地打量陳洛,揣測著這是何方神聖,居然讓葉總等了他十五分鐘! 要知道葉總時間觀念特別強,以前有個采購處的組長開會遲到了十分鐘,葉玥當場就給他降職降薪了。 而對於這個年輕人,葉總不僅沒有生氣,反而笑臉相迎! 光一個合作夥伴的身份肯定不夠,因為葉總就算是麵對一些商業大佬,也從來都是不卑不亢。 難道說,是葉總的私人朋友? 想到這裡,劉學千站了起來,拉開了自己身邊的椅子,說道: “陳老師,請坐。” 陳洛看著他略帶討好的笑意,心想你們搞營銷的真挺牛逼的,一句話就能把別人哄開心。 陳老師?哥們活了兩輩子也沒有被人這樣稱呼過啊。 陳洛對他笑了笑,然後坐在他旁邊。 除了劉學千對他很友善,其他四個人都比較冷淡,沒有多餘的動作。 看他們的樣子,就算是對葉玥這個老板,態度也談不上熱情。 陳洛沒有多想。在葉榆,玩音樂的,尤其是玩民謠的,或多或少都有些孤傲。 平常人看重的財富、名聲、地位,在他們眼裡可能還不如一個巧妙的音符能吸引人。 前世大學時期的陳洛也是這樣的,沉浸在音樂這個迷幻的世界裡難以自拔。 雖然後來的生活給了他沉重的打擊,但是他也不會否定這些音樂人的想法。 陳洛覺得人生在世,開心最重要。追求的東西不同而已,沒有什麼高低貴賤。 就在陳洛胡思亂想的時候,葉玥開口了: “今天見麵主要為了兩件事情。” “第一件是駐唱表演的推廣情況匯報,第二件是樂隊的磨合和排練。” 隨後,她看了看劉學千,示意他可以開始了。 劉學千點頭,推了推金絲鏡框後說道: “這一次的時間有些倉促,但是我們營銷部也大體上完成了準備工作。” “給常客發送了邀請短信,並給予了95折優惠…” “店麵的宣傳物料也安排妥當…” “幾位老師的形象海報已經拍攝完成。關於原創民謠這個核心賣點,本周也持續在宣傳。目前看來反響不錯,有明確意願前來的顧客已經有328位….” 劉學千講述了接近二十分鐘,葉玥和陳洛表情平靜地聽著。 四個樂隊成員卻都輕皺著眉頭。 他們其實不太喜歡這種太過於商業化的宣傳。 拍海報、四處做廣告,一個駐唱表演怎麼弄得像那些大搞噱頭,然後斂財的綜藝節目一樣? 我們對音樂是有追求的,這樣不是玷汙羽毛了嗎? 不過他們沒有開口說話。 他們對葉玥談不上熱情,卻也不想駁了她的麵子。 “洱海月”在葉榆是首屈一指的音樂清吧,葉玥本人在這個行業的分量很重。 再孤傲的音樂人,也是要恰飯的嘛。 惹的她不開心了,在葉榆怕是難得有出頭之日。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葉玥看著陳洛,問道: “你怎麼看?” 陳洛沉吟了一會兒,說道: “如果是我的話,我不會用這種宣傳方式。太直白,目的太明確了,好像在用駐唱表演來賺顧客的錢。” “雖然我對你‘顧客演唱會’計劃的定位和主旨不太清楚,但是我能肯定,你不是簡單地想增加一點收入。” 他想了想,補充道: “不過劉經理的計劃已經鋪下去了,就先這樣吧。下一次,我覺得換柔和一些廣告方式更好。” 陳洛並沒有給劉學千留情麵,直接說出了自己心中所想。 現在不是日常交往,而是公司開會,有一說一才是正確的。 葉玥嗯了一聲,不置可否。劉學千見老板都沒說什麼,他隻能尷尬地笑笑。 陳洛這番話和四個樂團成員的想法不謀而合,但他們心中有淡淡的不愉快。 因為陳洛敢開口反駁,而他們不敢。 這讓他們覺得低了陳洛一頭。 葉玥想了想,問道: “柔和的方式,具體是什麼呢?” 陳洛反問道: “葉學姐覺得《安河橋》怎麼樣?” 葉玥毫不猶豫地說道: “聞所未聞,天籟之作。” 這是一首讓人回味無窮的民謠,葉玥對《安和橋》極為認可。 陳洛笑著說道: “酒香不怕巷子深,大規模的宣傳反而失了這首歌的格調。事先不經意地提起,事後再發力造勢,這樣能讓《安河橋》更深入人心。”
第八十四章 宣傳的方式(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