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死了才二十來年,李淵自然記得清楚。 隻不過到了自己頭上,李淵一度不願意麵對現實,不願相信自己的兒子也會和楊廣一樣。 但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搞了自己的後宮,如果今天再殺了李世民的話,下一步要說效仿楊廣殺了他這個皇帝老子,也是極有可能的。 這麼一看,李淵雖然依舊對兩個兒子的死心裡萬分悲痛,卻對李世民沒什麼敵意了。 李世民也趁機趕緊跪著,一把鼻涕一把淚說著太子和齊王對自己的百般打壓,說著二人背地裡做的各種勾當,盡量彰顯自己動手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李淵自然也聽說了太子和齊王的一些事情,再想著如今隻剩下李世民這一個嫡子,就是有幾分不信,現在也隻能全信。 “世民,別說了,朕都懂。” “朕今日累了,你們先且退下吧。” 不管如何,看到李世民這麼掏心掏肺的解釋,李淵總算是感覺到兒子還是兒子,對他是挺尊敬的,便有些釋然,打算先冷靜冷靜緩口氣。 等出來時,李世民便又目光銳利起來。 此時禁軍還在尉遲恭的節製之下,李世民當即便勾了勾手指把尉遲恭叫來。 “敬德!立刻把禁軍統帥換成咱們的人,盡快控製宮城和外城!” 長孫無忌等人頓時一臉恐懼! “秦王!有陛下的旨意嗎?” 李世民搖頭。 “那咱們這麼乾,可就超出反擊太子和齊王的範疇,幾乎,幾乎就是謀反啊!” 宇文士及緊張地提醒。 房玄齡和杜如晦同樣眉頭緊鎖,欲言又止。 “那又如何?” 李世民目光沉穩,顯然已經下了決心。 “我對陛下自然會比從前更孝順,但兵權卻要掌握在自己手裡!畢竟,就算陛下不會做什麼,但難保沒有人會吹風,讓陛下改變心意,遷怒於你們!” 原來如此! 秦王控製兵權,原來是要保護咱們! 眾人心裡一陣溫暖,對李世民的忠誠度狂飆到100%! 不過李世民最後還是征求了一下陸衍的意見。 “這次事情進展順利,一切盡在小先生的預料中,可見先生確有預知未來的本事!” “既如此,還請先生告知,我這安排有沒有問題?” 陸衍心裡暗暗發苦。 這我哪知道? 一來史書沒寫這些,二來即便寫了,又誰敢信? 起居注都有可能摻了水,至於新舊唐書什麼的,那都是後朝記錄前朝事,相隔幾百年,鬼知道有多少真實性。 但既然問到這問題,陸衍也隻能硬著頭皮回答。 “秦王,其實這些大可不必!陛下根本不會對你怎麼樣,相反,三天後就要加封您為太子!” “您現在這麼一搞,不光會徒增麻煩,還會憑白落人口實,受人議論!” 李世民臉上頓時閃過一抹喜色! “先生,果真如此?” 話都說出口了,陸衍直接斬釘截鐵地點點頭! “秦王不信別的,也該信我的招牌!” 陸衍依舊指了指自己的幡子。 “算盡未來三百年!” “先生,我信!”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已經做了決定。 “都撤吧!” “敬德!把宮裡的防務交接給陛下的人手中!” “其他人,各回各家,靜等陛下的安排!” “先生沒住處,請隨我暫住王府,稍後還有事想請教先生。” 眾人散去,李淵聽到外頭沒了動靜後,這才有些擔憂地走了出來。 看看周圍不見李世民的部將,便有些詫異地問旁邊的小太監。 “尉遲將軍何在?” “尉遲將軍交接防務去了,要叫他回來保護陛下嗎?” 小太監立功心切,作勢要去,嚇的李淵一把將其摁住。 “交接防務?去看看,到底他們在做什麼!” 李淵還是不信,李世民已經控製了皇宮,怎麼會輕易放手離開? 然而不久就有太監陸續回來,宮裡各處防務悉數歸還原來的諸將控製,至於秦王府的人,確實走的一個不剩! “世民這小子,就不怕朕遷怒於他,廢了他的爵位?” “以他剛才的性情,逼朕寫下退位詔書也是可以的。” “他多年征戰,功勛卓著,就是真要篡位,朝中支持他的大臣也有一大把!” 琢磨了半天,李淵終於長嘆一聲。 “癡兒!他既敢放了兵權,分明是心裡坦坦蕩蕩!” “看來確實是建成和元吉想害他在先,世民是被迫反擊!” 如此,李淵便釋然許多。 不久,李淵又召見了封德彝、陳叔達、蕭瑀等人,向眾人詢問接下來的事情。 陳叔達、蕭瑀關係不佳,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但二人一向對秦王偏愛有加,而且蕭瑀還秘密建議李世民分封出去以求自保。 如今太子齊王都死了,應對自然更偏向於李世民。 “秦王戰功赫赫,大唐能有今日,其功不可沒。” “秦王用人有度,治下有方,文武兼備,氣度恢弘。” “太子、齊王屢屢打壓秦王,秦王一直隱忍不發。” “如今建成既薨,何不乾脆立秦王為太子?” “秦王,那可是陛下唯一的嫡子!” 封德彝一向愛和稀泥,如今一看大唐嫡子隻有李世民,知道大局已定,也趕緊一陣附和。 裴寂和李世民交好是人盡皆知的事情,此時一看眾人都這麼說,頓時樂開了花,把李世民又吹了一陣,搞的李淵對李世民的怒氣消了九成九,反而感覺引以為傲。 “諸卿的心意,朕全明白了!” 李淵終於一揮手,製止了眾人的聲音。 “其實朕過去一度也有意立世民為太子,隻不過建成為長,又協理朝政有功,朕也不好為之。” “既然大家也都覺得世民賢能,那這東宮之主,自然非他莫屬!” “你們幾個下去擇個吉日,選定日子後,就克期下詔書,冊立秦王為皇太子!” 眾人一聽,個個喜形於色。 “陛下英明!” “朝野上下聞聽此事,必定舉國歡慶!” “陛下的深明大義,必為世人稱頌!” 一個個彩虹屁送上,李淵心裡陰霾又被驅散了九成九,明明死了倆兒子,臉上的笑容卻有些掩飾不住。
第一十二章 朝野上下聞聽此事,必定舉國歡慶!(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