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李世民擦了1把冷汗!(1 / 1)

酒酣,氣氛差不多的時候,李世民便步入正題。   “諸位!”   “我掌東宮以來,還沒做過一件實事。”   “突厥多年為禍北方,無數百姓因此流離失所。”   “所以,我有意出兵突厥,為大唐掃除大患,還百姓一個太平,我們也能借此正名,讓天下人知道我們這些人才能給他們帶來好處!”   李世民激情澎湃,下麵眾人自然也都十分激動。   李建成那可是名正言順的太子爺,被李世民推翻不說,人頭都被砍了,這自然被人詬病。   但若能擊敗突厥,甚至像漢滅匈奴一樣滅了突厥,那世人對李世民及其麾下文武,自然會少許多批評,而多許多稱頌。   這年頭,大家除了利,還酷愛名聲。   當下,眾文武便各抒己見,為出兵獻策。   當然了,有一些人是沒吭聲的。   陸衍沒吭聲,是因為他知道大唐都不需要找突厥開戰,因為不久之後便是突厥大軍來犯,還會發生讓李世民一生痛恨的渭水之盟。   再就是魏征也沒吭聲,因為人家李世民的嫡係在發言,輪不到他,隻能乾著急。   李世民一看大家響應積極,心裡也十分高興。   不過一看陸衍欲言又止,便趕緊製止了眾人的聲音。   “諸位!這是這次咱們能成事的大功臣!”   “天柱山上下來的高人,陸衍!”   “如今,位居東宮中舍人!”   褚亮等人沒直接參與玄武門之變,還不知道陸衍到底做了什麼。   此時見隻一少年,居然得到李世民這樣稱贊,而且地位還在他們之上,居然是中舍人!   眾人不禁一陣交頭接耳,驚嘆連連。   “先生,不知這出兵之事,你怎麼看?”   李世民的聲音,讓大家的注意力都落在了陸衍身上。   魏征抓住機會,趕緊見縫插針!   “殿下何必問他?出兵是當務之急,更是人心所向,大家的一致看法!請殿下速速奏明聖上,出兵為民除害!”   魏征這話倒也讓許多人紛紛點頭。   一來,出兵能撈兵權,能撈戶部巨資,能撈名聲,好處多多。   二來,陸衍還是吃了年齡的虧,一張少年的臉,總是無形之中嚴重減弱了他的存在感。   但李世民是享受到陸衍帶來的好處的,所以依舊擺擺手示意魏征閉肛。   “魏征,就是出兵,也不急於現在。先聽先生說說,再做決定不遲。本宮能有今天,多虧之前聽了先生的建議,還有先生在父皇身邊的謀劃。”   李世民目光微凝,潛臺詞裡,還有魏征你小子之前和本宮作對,和陸衍完全不能比。   魏征麵色漲紅,悻悻地瞪了陸衍一下。   陸衍倒也確實想說,隻是剛剛看到大家熱情澎湃,實在不忍潑冷水。   如今被問到,也隻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太子殿下,諸位,我隻隨便說說,你們也別太在意。”   “我覺得吧,太子才剛入主東宮,當務之急,不是外患,還是應該把重心放在夯實根基,鞏固地位上。”   “畢竟,廢太子留在各地的勢力還有不少,一旦有了機會,這些人未必願意安分守己。”   魏征頓時怒了!   “廢太子已薨,我等雖然念著他,但自然要以社稷黎民為重!”   “何況當今天子賢明,誰會生出異心?”   “殿下!陸衍這是在挑撥人心,請太子將其重罰!”   “若不然,人心不穩,沒準會有人害怕殿下聽信讒言,而真的做出什麼壞事!”   李世民一時間也有些懵逼。   陸衍隨便說說,本來是沒啥問題的。   但被魏征挑明,那傳揚出去,還真可能引起李建成、李元吉舊部的戒心。   這個魏征!   李世民心裡暗恨。   但要因為魏征的威脅而處罰陸衍,李世民當然不願。   “好了好了,先聽陸衍把話說完,本宮稍後自會設法安撫人心。”   李世民明顯不耐煩,魏征如今還沒靠山,隻能收斂幾分。   “先生,繼續說吧。”   李世民再度開口,但陸衍卻改了主意。   “太子,有些事算是機密,不能和外人說,請容我稍後單獨稟明。”   機密?   李世民大喜。   啥是機密?   陸衍口中的機密,多半就是別人不知道的事情。   “好好好,既如此,大家先吃喝著,請先生和本宮到後麵詳談。”   李世民敬了眾人一杯酒後,便拉起陸衍往後走,同時還沖著宇文士及等人頷首,示意他們幾個跟上。   魏征望眼欲穿,卻不見李世民瞥他來,看著眾人去了後麵,心中大恨。   陸衍不能和外人說的機密,李世民偏偏就沒帶他!   這是妥妥的把他當外人了啊!   魏征此刻真想把李建成從棺材裡扶起來繼續輔佐!   可惜李建成死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李元吉也死了,李世民還做了太子!   不抱緊李世民的大腿,以後吃飯都沒個地方。   對於出身酷寒的魏征,再有不甘心,也隻能忍耐。   到了後麵亭子裡坐下後,陸衍便麵色一凝,又給了李世民一條天大的機密。   “兩個月後,陛下就會禪位於太子您。”   李世民一聽,驚喜交加。   其他人聽的心驚肉跳,沒想到剛進來後麵就聽了這麼個大瓜。   “禪位?兩個月!發生了什麼,父皇怎麼會突然禪位?”   “沒啥事發生,不過是水到渠成罷了。這不是重點。”   這都不是重點?   眾人再度一驚!   “那重點是什麼,先生快說!”   杜如晦一向自詡聰明,都是自己賣關子別人問他的。   但今天,杜如晦實在忍不住,催促陸衍趕緊說。   “宮廷驟變,皇帝禪位,太子登基,這一切都隻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裡發生!”   “這些事落在突厥人眼裡,就代表著大唐人心不穩,有機可乘!”   眾人心中一凜,個個目光閃爍!   “兩個月後,已經入初秋,每年這個時候突厥都會來打劫,儲備點過冬的東西。”   “我大唐發生大變,突厥更可能大軍壓境,找機會撈一筆好處!”   “如果再加上父皇禪位,那突厥恐怕真會有長驅直入,打家劫舍之心!”   李世民擦了一把冷汗!   現在問題變了,不是大唐攻打突厥,而是要小心防備突厥來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