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嘉慶又是哪位爺啊?(1 / 1)

第六章嘉慶又是哪位爺啊?   【康熙至乾隆年間的康乾盛世,是封建時代的最後一個盛世!】   【當然,後世也有部分史學家認為,是雍正皇帝一手促成了這一盛世!也有部分史學家,甚至將雍正視作清朝唯一一位明君……】   【雍正是個罕見的工作狂】   【據史料考證,他的死因或許與過度勞累有關。】   康熙看著天幕。   不免又是一驚。   老四這麼出色?   而且他還把自己累死了?   老父親內心頓時百感交集。   對一旁的李德全小聲道。   “把補品也給胤慎送一份吧。”   “喳。”   看著站在殿下的太子。   康熙心中默默盤算。   萬一真不頂用,好歹還有老四能頂上……   這話他沒說出來。   要是被太子知道。   怕是得直接氣哭……   -   大清。   乾隆位麵。   看著天幕對雍正的評價。   乾隆心裡很高興。   老爹的勤勉他可是親眼所見的。   “但朕也就未必比不上他!”   乾隆對‘清朝唯一明君’這句話很不滿。   但是……   更讓他沒想到的居然還在後麵……   【當乾隆“守”在紫禁城做著王朝君主的美夢時,此時的西方列強已開始工業革命。】   【科技迅猛前進,製造出新型工業器具,造出熱武器、火車汽車等交通工具……生產技術也遠遠超越滿清。】   【因此有史學家認為:大清十二帝,實亡於乾隆。】   乾隆:???   乾隆腦袋一滯!   這天幕怎麼罵人?   他心裡直接破口大罵!   什麼叫大清大清十二帝,實亡於乾隆啊!   現在滿清可是也有紅衣大炮!   要不是手邊沒有。   他真想給這玩意兒來—炮!   【23:19:29,嘉慶帝處決貪官和珅。】   和珅一咯噔!   嘉慶又是哪位爺啊?   【……】   【23:34:19,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   【……】   【23:53:51,日子國崛起,對華夏發動甲午戰爭。】   【24:00:00,辛亥革命。清朝歷史最後一位皇帝,溥儀退位。】   【2132年的封建帝製,徹底終結。】   【自此,華夏歷史翻開嶄新的一頁!】   【感謝觀看!】   最後這一百多年的歷史就像在快進。   三言兩語說完了。   各朝位麵的古人們很多甚至都沒聽懂是什麼意思。   視頻就結束了。   但他們看懂了最後一句話。   “封建帝製,徹底終結?”   “終結了是什麼意思?”   -   大秦。   嬴政看著這句話也有些懵逼。   但心裡隱隱不安。   “丞相有何想法?”   李斯覺得那個想法太過大膽,不太敢開口。   “但說無妨!”   李斯沒再猶豫。   “臣以為,這天幕大概是說華夏自此便沒有皇帝了。”   果然。   -   “帝製結束了?”   同一時間。   不同歷史位麵的其他古人看到這句話。   也紛紛揣測。   “沒有皇帝可怎麼辦?”   “自說自話,各自為政?”   “那這天下豈不是要亂成一鍋粥。”   是啊。   從三皇五帝年代開始。   往後朝代變遷。   雖有征戰不斷,江山易主。   但皇帝始終是存在的。   君王明,百姓安。   倘沒有君。   那百姓又該如何自處?   這天下豈不直接亂套了?   ……   大唐。   李世民也再無心宴飲。   一句帝製終結給他帶來的沖擊太大。   放下杯盞,卻看到一旁長孫無忌在發笑。   他疑惑道。   “輔機為何笑啊?”   長孫無忌行了一禮。   “陛下,後世之人說,此後再無皇帝這話聽起來不像是假。”   “但陛下想一想,秦王秦政統一六國之前,這天下不也沒有皇帝嘛!”   李世民一點就透了。   恍然道。   “意思就是,雖然沒有皇帝,但還是有像周朝天子、春秋各國的王一般的人物。隻不過是換了個說法?”   長孫無忌微微點頭。   “臣以為正是。”   “倒也說得過去。”   李世民端起酒杯,不僅思付道。   “那輔機以為,沒有皇帝之後,這後世之人的日子該是怎樣的?”   長孫無忌略微思索。   “方才天幕結尾處,似是一段征伐戰亂史。”   “臣以為,這後世之人大抵是如春秋戰國時期一般,又進入了亂世割據的時代。”   李世民心裡其實也是這麼認為。   聽到長孫無忌這話,更確認了心中的猜想。   搖頭嘆息一聲。   想起自己的貞觀盛世。   心裡不禁悲憫起後人。   感嘆道。   “那這天下百姓,屬實苦矣啊。”   長孫無忌也有同感。   一開口。   彩虹屁脫口而出。   “虧得我盛唐有征伐匈奴的天可汗陛下!”   “有此明君,開創大唐盛世,是我大唐子民的福澤!後世子孫雖福祿尚淺,也都有各自命數,陛下不必為其悲傷。”   “咳咳……”   李世民擺擺手,故意板著臉說。   “輔機休要再提這天可汗之名。”   “朕如今還不是。”   不是……   不是臉上都樂成一朵花了。   長孫無忌一臉無語的看著自己這個妹夫。   說話間。   天幕又刷新了新的視頻。   《挑戰大學生特種兵式旅遊——24小時從成都玩遍西安!》   得益於前一條視頻的科普。   此時他們已經知道後人計量的時間單位。   24小時即為一天。   但是。   李世民看著天幕。   “這旅遊是何意?”   “後世子孫莫不是要雲遊四方?”   長孫無忌搖頭。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成都一詞地名源自於秦朝,隸屬巴蜀一代。   西安一地似在周宣王時期出現過。   此時正是唐朝京都長安。   “從蜀地到此,近1500裡。”   “就算遊歷,也不可能在一日之內完成!”   -   大秦。   嬴政也不可置信。   想到從成都到鹹陽的距離。   嬴政搖頭道。   “舟車勞頓,路途遙遠。”   “當年惠文王時。”   “我大秦司馬將軍率兵攻打巴蜀之地。”   “縱然有蜀王修建的牛道為大軍開路,可在路上耽擱的時日也有半月有餘。”   “這後世之人即便將牛道擴建,修葺平坦,也斷然不能在一日之內抵達。”   李斯更是直言。   “若不是蜀王自己開辟了牛道,單是這一路艱險就足以抵擋我大秦將士。”   “臣以為,這後世之人多為誑語。”   這話很直白。   這後人也太能扯了!   要不是當年我大秦讓蜀王修了牛道,這兩地之間根本不能走。   修了牛道還得走半個多月呢。   你一天就到了?   天方夜譚!   這牛太能吹了!   -   其他歷史位麵的古人也大都想當然是這種想法。   太狂妄了。   一天之內就到。   你咋不說你會飛呢!   ……   然而視頻還在繼續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