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這是8歲的孩子能乾出來的事兒?(1 / 1)

昌平府,昌平君坐在席麵上,不時捋著胡須。每隔一炷香的時辰,他就看著外麵高天上潔白的雲朵癡癡地笑。   來往賓客見了感到奇怪,雖然扶蘇被拜為太子的事情,已經傳遍鹹陽城,算是板上釘釘。   可是昌平君這樣六神無主,實在也和大家平日裡認識的君侯相差甚遠。雖然扶蘇做太子,對楚國貴戚有利,可是昌平君也不至於如此魂不守舍。   一連幾天,昌平君都是如此。   問昌平君為什麼,他也不說。   曾有人給昌平君道喜,說扶蘇做了太子,以後昌平君就是秦國永遠的相國。   聽到這話,他忽地恢復正常,肅容道,“太子繼位,順承宗廟禮法,與我有什麼關係呢?我不過為秦國的社稷著想,你竟然中傷於我,更汙蔑太子。”   “拖出去!砍掉他的雙手雙腳。”   此舉驚得左右、賓客、朝臣門生、紛紛不敢隨意登門道喜,更不敢提及設酒作宴。   隻是他還是時不時癡癡地笑,讓侍奉左右的美女仆人雖然心生奇怪,隻能強作無事發生,和往常一般。   熊啟在府中的生活,一向悠閑快活。   喝酒、聽楚國的曲調、吃美味佳肴、懷抱楚國的美人及時享樂。與賓客互相跳楚國的舞蹈,麵對楚人自稱為“朕”。   但是現在,從那次宴會結束後,他變了。   變得整日對著雲朵笑。   隔著由金線繡成的屏風,那些整天陪著昌平君的門客士人見了,一個個都心生疑惑。   “君侯莫不是吃了有毒的菌菇啊?”有人低聲詢問。   “像。是時正是菌菇生長之際,庖廚該是做餐飯時沒有小心吧。”   簾幕後,二人小聲的交談,自然被昌平君聽到了。   若是按照過往,他一定要痛罵這兩個人。   但是這幾日,他心情好。   隻要不是會給他帶來麻煩的事情,他都可網開一麵。   昌平君這些天裡,腦子裡翻來覆去,那都是扶蘇這小胖子的話。   “等我以後做了天子,就封你做楚王。”   隻是忽地,府上有客卿出言。   “君侯,這些時日,宮中傳來消息。說是中書李斯已經得到大王的喜愛,連連三日,都被大王召見入宮。”   熊啟抬眉,“李斯——是何人啊?”   “李斯原先是呂不韋門下的客卿,本該隨著逐客令一起被驅逐。他托人引薦,進入您的府邸,巧言善辯,說動您上呈他的文章《諫逐客書》,這才被大王網開一麵。”   “而今李斯已經得到大王的喜愛和重用,被拜為大夫。可是他卻遲遲沒有趕回來拜見感激君侯。可見此人忘恩負義,若是君侯不加以懲治,日後經過君侯舉薦的人,一旦飛黃騰達,豈不是都可以忘記君侯的舉薦提攜之恩了。”   說話的這個客卿,叫由。魏國人士。   他的這番話,引起了所有客卿的共鳴。   “當今天下,想要得到賞識的人才何其之多,可是如果沒有君侯這樣的愛才、惜才之人給他機會,他的諫文隻會是石沉大海,又如何能被送到大王麵前。”   “君侯,由說的沒有錯。因為您的舉薦才有了被大王賞識的機會,如今卻忘記了您的恩德,可見此人隻是把君侯當做臺階使用啊。”   熊啟沉色。   他豈會不知道這幫門客的心思,他們嫉妒李斯如今得到重用,想要把他給殺了。   隻是李斯這個混賬,若是真的忘恩負義,那他也得收拾他,不然以後旁人都把自己當軟柿子。   但處理一個大夫,還是大王現在身邊的紅人,這並非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確有道理。隻是,先等一等吧。如果三日後,他還是不懂得前來拜見我。那他必死無疑。”熊啟環顧四周。   客卿田坐在邊上,惴惴不安起來。   當初正是他給君侯舉薦了李斯。   他得趕快去提醒李斯,如果他回不來,自己也要倒黴了。   熊啟坐在座上,正想要回房間打個盹睡一會。   可是忽地,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佩環相互激打,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   一襲黑色冕服出現在眾人眼前,腰間玫色玉佩絢麗奪目。   “啟兄——出大事了!”   除了昌文君,沒有人會這麼喊熊啟。   熊啟坐在上座,見熊毅幾乎是跳了進來。   眾人看著昌文君,他眼睛上一左一右,各一個黑色和青色的眼圈,臉頰處發著淤紫,手上還裹著布條。這些賓客見了他,目光若有若無都瞟向他。   熊毅背對著這些人,佯裝威嚴。對著這十多個門客道,“出去,都出去。”   昌平君便看了看眾人,眾人齊齊作揖。   “我等告辭。”   熊啟推開懷中左右兩個美人,讓她們也都出去。   毅被打成這副模樣,回去之後就稱病不上朝了。現在朝野上下都在看他和騰的笑話。   結果他現在居然主動敢出門了。   像他這樣愛麵子的人,居然沖到自己的府中來說事。   熊啟察覺到此事的不尋常了。   “出什麼大事了?”熊啟肅容。   毅卻忽地滿目喜悅,他坐在熊啟身邊。   “你先猜猜,是關於誰的?”   “莫不是扶蘇。”   “哎,該叫太子了。”   “沒有正式冊封,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就還不算。宗正怎麼還不上書選定吉日冊封,扶蘇可是大王的嫡長子,合乎禮法,他們秦國貴族也該重視起來。”   “那些都已經不重要了。再也不會有人攔著扶蘇做太子了。啟兄,咱們不必再如此謹慎規矩了!”   自從嬴政當了大王,他居然憑借著自己的勤勉、靠著趙高這麼個泥腿子,漸漸地在朝中得到了一些中流砥柱的擁護,比如蒙氏、馮氏,還有一眾秦吏,昌平君便感到身為宰相,要背負頗多。   他們二人,不過比嬴政年長十歲罷了,若不是有宗室身份,根本沒有辦法號令群臣。   啟一個三十五歲的盛年男子,為了壓製那幫五六十的精明老臣,以至於上朝時,都不得在麵容上作修飾,顯得自己老成穩重。   “咱們的好太子乾了一件天大的事情!”毅雙目炯炯。   “到底是什麼事?”   毅便對啟將扶蘇的作為都說了。   “當真如此?”   “千真萬確!”   熊啟震驚了,“這是八歲的孩子能乾出來的事情?”   “我難道會在這種事上騙你嗎?現在大王已經召集了整個鹹陽精通文字、擅長經書注解的士人入宮,就為了這樁大事。”   “快快入宮!我如今是被騰害了,沒法去宮中,你去幫我看看。回來好告訴我,扶蘇是怎麼讓朝中那幫老匹夫們訥訥不敢言語的,把他們的表情記下來,回來告訴我。”   熊毅推著昌平君出門,昌平君卻再三回顧熊毅。   熊毅推著他,“快去啊!”   “快!快!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