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正坐在新的殿內想著。 他的身旁是兩個十八歲的年輕美人,這都是秦王的賞賜。她們一左一右貼在韓非身邊,弄得韓非正襟危坐,不敢亂動。 一個真正的貴族,是當美女到了身邊,他卻不為所動;而不是每天左擁右抱美女,彰顯自己尊貴。 韓非顯然是前者。 當扶蘇進入大殿後,就看到這樣奇怪的一幕。 一個麵色白凈的男子,高冠寬袖,一臉嚴肅甚至略帶愁苦地坐在案前,他脖頸高高撐起,雙目一動不動,像是發呆的母雞一樣。 “你就是韓國公子非?” 扶蘇走過來。 兩個美人見到扶蘇來了,立刻低下頭。 而扶蘇呢,黑袍鶴氅,雙目如星,尚未戴冠,頭發還是在後麵束起,亦然英姿勃發。 見到韓非,扶蘇還有些失望,怎麼竟然是個四十歲的老頭兒? 他的鬢發處還有著絲絲縷縷的白發。 韓非雖然一路被秦王禮遇,嬴政賜予他見到自己不必拜見的殊榮,但是他還是始終謹慎。 見到扶蘇,起身給扶蘇作揖。 “韓臣非,拜見,秦國太子。” 韓非雖然生來有口吃的毛病,但是他已經通過後天的諸多努力克服了許多毛病。 為了和其他人能夠保持正常交流,所以他說話總是隻二三四字概括說出要言就停頓一下,以幫助自己和正常人說話的速度聽起來差不多。 可是即便如此,扶蘇還是能從他的口音和語速中感受出一點異常。 “我聽說你已經是我秦國的大臣了,你該稱呼自己為臣才是。”扶蘇說著。 韓非自然一頓。 身後的粱聽了,不由得暗暗稱贊。 太子不愧是太子。 扶蘇主動在席子上這就坐了下來,圍著炭盆就烤手。韓非舉目四張,一時間不知道自己該坐哪裡。 沒想到秦王彬彬有禮,而秦國的太子卻如此隨意。 扶蘇看出了韓非的不自在,主動給他挪了個墊子,請他一同坐在炭盆旁。 此時,天空上一片灰蒙蒙地,鵝毛大雪忽地在空中飄飛了下來。 炭火盆裡時不時響著微弱的劈啪聲。 “以後你就是我羽陽宮的人了,在這個宮裡,除了我君父,沒人敢欺負你。你就在這裡好好撰寫文章就是。” 韓非有些不自在,這個秦國的太子和他想的太不一樣了。 “多謝,太子。” “君父說,我以後要是有什麼問題,都可以來請教你。這就是說,你以後就是我師傅了吧?” 韓非驚訝,大王是這麼給太子說的嗎。把自己請到羽陽宮的趙高說,大王隻是請他住在這裡,又說這裡是太子扶蘇的宮殿。 “臣未聞詔。” 即便是四個字,隻要是一句話,從韓非口中說出來,都顯得很吃力。 “等我寫完所有的文字,到時候就請君父封你做我的太傅。如何?” 韓非頓首,“非、謝、太子、賞識。” 韓非一時搜索枯腸,想要其他的話對扶蘇說,博得這個孩子高興,以後取得他的信任。 可是扶蘇不同。他長了這麼大,去到最遠的地方,是鹹陽城的郊外;他自然好奇韓國是什麼樣子的。 “非,韓國有多大?” 韓非聞言,好不容易張開的口又閉上了。 他很生氣,還寫在臉上。 粱也是無奈,隻能抬頭看著房梁。 信則臉上掛著淡淡的笑意,在一旁記錄扶蘇和韓非說的話。 扶蘇又問,“韓國的人都和秦國的人一樣高嗎?他們說秦人的身高是七國之中最高的。” 扶蘇一直都很好奇,外人傳秦國的人比其他國家的人都高一個頭。尤其是比韓國人高。 扶蘇站在生物學和歷史學的高度,想要探究這先秦時期不同國家的人人種基因特種的差別。 非皺著眉,黑著臉,異常冷靜地道,“長得高的人,不在於一國之中;之所以會有人說秦國的人身高是七國之中最高的。那是因為他見到的秦人要比他見到的六國人都要高,所以他會得出這樣的結論。” “實際上,秦國最高的猛士,不一定要比齊國最高的猛士高;韓國最矮的人,也不一定比秦國最矮的人矮。” 信一邊摘錄著,一邊忍不住側目多看幾眼這個韓非。 陳粱則是希望太子能少說幾句話就好了。 “所以說,秦國人和六國的人都一樣高?” “秦國的聲威比六國的聲威大。”韓信回復。 扶蘇難得被噎住。 他便又問韓非。 “你覺得秦國好,還是韓國好?” 韓非聽到這個問題,便不再說話了,他低頭看向炭盆。 周遭都靜悄悄的,殿內還能聽到外麵北風呼呼的聲音。 大家都看向韓非,可是他始終沒有屈服的意思。 他不願意為了討好扶蘇,說出虛假的話。 扶蘇看著韓非一副不肯撒謊的樣子,自然心生佩服。 現在的天下,忠君之士、愛國之臣,少之又少。 而韓非就是這樣一個人。 扶蘇慢慢地站起,對韓非恭恭敬敬地作揖,“扶蘇告辭,改日再來看望老師。” 韓非急忙站起,可是扶蘇已經走出門了。 信急忙收起筆、刀,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急匆匆地追出來。 韓非坐在殿中,一個人喃喃自語,“我什麼時候成了秦國太子的師傅了?” 扶蘇一溜煙回到自己的宮殿,那是心情異常激動。 他口中不斷地道,“不愧是能被人尊稱為子的人啊,才華卓絕,品性高潔。” “這樣的人,我一定要讓他做我的師父,還是太傅,有綬帶的人。” “你們趕緊給我想個辦法。” 扶蘇激動地在殿中來回踱步,像極了嬴政在章臺宮對他們一乾親信表露出來的樣子。 粱低頭道,“太子,這得是大王才能決定的事情。我們人微言輕,就算去求見大王,都不一定能被大王接見。” 上次還是他煞費苦心,去求見王後才把事情給辦妥的。 若是直接告訴趙高,趙高會對這樣的事情自作主張,不會直接告訴嬴政的。 信雙目炯炯。他給扶蘇獻上了一條最為可行的計策,“隻要太子能夠安靜下來好好讀書,以大王的性格,一高興就把韓非賜給太子了。” “讀書,我最煩讀書了。” 都讀了十七年書了,還讀!屁股都坐出瘡來了! “我要出宮去,我要帶兵打仗!” “我要給秦國變法,把我關在宮殿裡算怎麼回事。” 就在扶蘇氣得來回跺腳的時候,李斯在殿門外候著。 “稟太子,大夫李斯已至門外,求見太子。” 文字精簡的工作,是由李斯率領諸多文士辦理的。 同樣的,他也是扶蘇和眾多文士之間接觸的唯一聯係者。
第五十九章 和韓非子的初次交談(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