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春祭(1 / 1)

熊啟重重地呼了口氣,“害怕沒有用、覺得累也沒有用。我們身處在世人所隻能仰望的位置,本來就是要承受相應的代價的。”   “你要想想,我們這樣的地位身份,是無數人努力十幾世代都得不到的。”   “而且,就算累,就算怕,你也得撐住,熬著。別忘了我們手底下養著多少人,多少權貴仰賴我們,等我們失去勢力了。你覺得他們還會像以前那樣對我們客氣恭敬嗎?”   熊毅搖搖頭。   “沒有權勢地位,我們什麼都不是。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人吃人的世界。你不算計他,他就要算計你。你不對他下手,他就要對你下手。”   “明白就好。”熊啟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有一件事,我不明白。”熊毅忽地問。   “什麼事?”   “立扶蘇為太子,是啟兄留的後手嗎?”   整個大殿忽地一片冷寂。   炭盆裡時不時傳來劈劈啪啪的響聲。   “如果沒有了權位,我活在人世還有什麼意義?”熊啟端起酒爵,遞給熊毅。   毅望著爵中濁酒,沒有猶豫,一飲而盡。   窗外的風雪依舊呼呼地刮著,發出嗚嗚咽咽的聲音。   韓非引得奸臣震怖,但是忠臣對此大多沒有什麼反應。他們問心無愧,有何懼怕?   此時,蒙武又將繚請入府中。   二人一起喝酒時,蒙武談到韓非,“韓非的才能,確實罕見。我讀了他的文章,實在是發人深省。無論是做人、做事,都很有警示之意。我已經命我兩個兒子去熟讀韓非的文章了,希望能夠對他們有所啟發。”   尉繚子聽到,先是捋捋胡須,隨後感慨地道,“韓非此人,將要死了啊。”   蒙武手中的酒給晃了出來,“繚——你說什麼?”   “他知道了臣子對待君王,往往都是狡猾多變,以自己的利益為先,枉顧國家百姓。隻是知道了人的缺點,卻還把這些缺點都給說出來。這必定會觸怒天下的臣子啊。”   “他一定不得善終啊。”   蒙武驚訝,繚說出口的每一句話,都一定會應驗。   “那有什麼辦法可以阻止嗎?”   “等黃河的水倒流吧。人性怎麼可能改變呢。韓非犯了眾怒,誰會願意輕易地放過他。如果他有心存活,應該找個地方隱姓埋名隱居起來。”   “可是他竟然想著,要靠他一個人的力量,去挽救注定滅亡的韓國。為什麼忠臣總是遇到無能的君王,而有為的君王卻往往遇到無良的臣子?”   “唉,這些就是我一直想不懂的地方。為什麼事情總是呈現出相反的狀態呢。”   蒙武聞言,對繚更是佩服不已。“先生這是越來越接近道了啊。”   -----------------   寒冬臘月將要完結,新年快到了。   中原人將要迎接春節了。   春節,是中原大地相對古老的節日。   春節起源於中國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的活動。西周初年已經有了一年一度在新舊歲交替之際慶祝豐收和祭祀祖先的風俗活動,這時才有了‘年’的雛形。   歷經五百年之久,“年”已經成了中原百姓固定的節日。   一向喜愛仿照周朝製度的秦國,雖然在中原的邊緣地帶醞釀發育,可是無論是文字還是習俗,都和周朝是保持最相近的。   到了戰國末期,春節更是所有人都期待的日子。   因為沒有人會在這一天打仗,天地下所有的事情,都在春節這短短的幾天內,陷入停滯。   大家紛紛把手頭的事情擱在一旁,設酒殺雞、宰豬、剁狗,製作臘肉。秋天儲藏進入地窖的美食,通通都被拿了出來。當然,這是家境殷實的人家。   隻要君王不苛待百姓,這個時代的百姓,還是很容易通過自食其力的方法滿足溫飽的。   隻要肯勤勞的種地、喂養牛羊、養豚豬。   生活不是什麼問題。   哪怕是最貧寒的人家,到了過年的時候,也會全家人拚拚湊湊,用黍米和肉丁,煮出一碗肉粥。家裡每個人都分上一碗,這就是過年了。   食物是重要的,但是不是最重要的。   這個時候的春節,主要不是在一家團聚上,而是全體族人一起去宗廟祭祀祖先。   而貴族的春節,那可就講究太多了。   孔子時,魯國亦有迎春之俗,俗稱“春祭”或者“臘祭”。孔子就是因為春祭後,沒有得到國君應分給大臣的祭肉,憤而離魯赴衛,開始了周遊列國之旅。   那麼在秦國,也有相應的習俗禮儀。   貴族自然要給門客、仆人發放過年的食物,每人一包肉、一壇酒,這都是必須的。更富貴的人家若是願意善待仆人,會賞賜絹布下來。   而對於國家的最高統治者,秦王將偕同王後、尊請太後、率領百官一起祭拜秦國宗廟。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秦國宗室所有的血脈,也都要一一前去。   這就是秦國春天最大的典禮——春祭大典。   從臘月開始,宮中就在籌備這樣的大事了。   曦月自從嫁入秦國成為王後,就在宮中忙著籌備春祭。宗廟上的祭祀典禮大事,自有宗正處置。   可是宮裡,上上下下幾萬人。   郎衛、仆人、徒隸、內官、婢女,都要賞賜;更不要說那些夫人、公子、公主們。   嬴政日理萬機,還要抽空讀書,哪來的功夫去做這些事情,自然都是他的王後給他代勞。   王後會確保宮中每個人都得到賞賜。不許有人克扣,每個人都能分得應得的臘肉,糕點,歲錢。   除此之外,就是除舊迎新,上上下下集體灑掃宮室。   王後在後宮指揮成百上千人打理宮廷,也著實好費勁精力。   而她最心愛的兒子扶蘇,將在這一天得到一件由母親親自做的常服,另有寓意吉祥平安的玉佩,腰帶若乾。   王後知道,扶蘇什麼也不缺,所以她要給扶蘇天底下最平凡的東西。   天底下能有什麼是比過年的時候穿上母親親自做的衣裳去參加春祭大典更開心的事情呢。   眼看臘月將要結束了,春祭大典將至。   王後把趕製好的衣服帶了過來,要讓扶蘇先試穿,以免有不合適的地方再改。   男孩一旦開始長身體,這衣服就不合身的快。   祭祀大典上,自有黑色冕服在身。但是王後給扶蘇縫的,那是扶蘇在新一年裡穿的常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