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我秦國滿朝文武是過去都看不到這件事,卻又忽然在一夕之間都長出了眼睛,所以提議要誅殺韓非嗎?” 這個時代的人雖然道德有所墮落,但是沒不至於大家都良心泯滅。 恰恰相反,因為韓非是這樣的人,所以很多人反而因此喜歡韓非。因為他對韓國忠心耿耿。 所有人也都知道,他在以卵擊石,可即便如此,他還是來了。 大家都知道韓非打什麼算籌,韓非去覲見秦王說出這樣的話,所有人都不驚訝。 仿佛他生來就是來做這件事情的。 信被扶蘇問住了,良久無言。 “可是朝臣們都說,韓非進言讓大王先攻打趙國,保留韓國。我秦國方才在趙國遭遇李牧,大敗而歸,士氣被挫。難道他的進言不是主因嗎?” 信聽到這裡,越發糊塗了。 難道他真的愚笨? 扶蘇則道,“進言存韓,根本隻是個殺掉韓非的借口罷了。你也不想想看,我秦國的臣子,有多少是老秦人;朝中的臣子中,難道沒有曾經本來就是間諜的嗎?” 信被扶蘇這麼一問,隻覺得腦後一空。“昔日我秦國有間諜大案,如今的上卿鄭國在過去本來是韓國的間諜。這……” “現在知道這件事根本說不通了吧。你們都以為君父是被韓非蠱惑了是吧?” “太子,若按照您的說法,韓非確實不應該因為這件事被處死。” 扶蘇笑了下,他望著後知後覺的信,“以韓非的才華,若是朝中大臣有意留著他、任用他,恐怕地位要高於鄭國。可是大臣們非但不為他說情,卻還要想著法殺了他。你覺得是為什麼?” 就是一頭蠢豬,這個時候也能想明白是為什麼了。 “因為韓非所著的書。”信這下全明白了,眼中先是謎題被解開之後的恍然大悟,隨後又是一種驚恐,緊接著就是一陣寒意。 “韓非最大的錯誤,就是他的著書實則幫助我君父加強君王自身的權力,削弱臣子的權勢。這才是他最大的罪!” 時代在變化,而有些人卻渾然不覺,還活在遙遠的過去。 信低下了頭。 這一刻,信才發覺,太子其實選擇韓非做他的師父。是因為隻有韓非那樣的人,才能夠和太子暢談吧。 也隻有韓非那樣的人,能夠教導太子想要學習的東西。 他們是那樣的聰明。 而我,是這樣的愚蠢,這樣的自信。 扶蘇問信,“教導君王辨明臣子的書,識破臣子的伎倆,幫助君王駕馭臣子。樁樁件件,都是為了幫助君王壓製臣子。如果你是朝中的大臣,你敢留著韓非嗎?” “臣問心無愧,韓非說的奸臣,臣樣樣都站不上邊。”一提到這個,信就眼前一亮。 就算他比不得太子的智謀、韓非的才華,可是他的忠心,天地可鑒。 “所以,君父沒有留著你在章臺,而是派伱來我羽陽宮。而朝中的奸臣,個個都想要把韓非除掉。” 信木在原地,這些話像是一壺湯水,從信的頭頂澆灌下來。 “所以,這個時候,不說話就是對韓非最好的保護。” 扶蘇說完話,自己提著羽箭、拎著箭壺走了出去。 殿外的仆人見扶蘇走了出來,一個個進來擦拭地板,卻見一向異常驕傲的少內史低下了他高昂的頭,在殿中呆呆地待了半響。 扶蘇出了宮殿,可不是去玩投壺。他把投壺給了那些美麗的婢女,自己則去做更要緊的大事。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 扶蘇的政策開始徐徐推行,已經漸漸有了效果。 學宮雖然沒有大規模地招納士人,可是對秦吏的培養,卻破格地在軍功世家之中大肆選拔一番。 注意,這是由下而上的選拔,不再是靠著公卿大夫、侯爵的薦舉背書才能進入學室。 而這一次的選拔,讓一些在原本十二級以下的侯爵有了遞送自己家孩子進入學室的資格。 在秦國,秦吏是一種非常榮耀的身份。 因為秦國是一個非常崇尚法度的國家,相比於六國以君主和貴族的言行作為法度,隨意地更改增加民眾的賦稅的情況。秦國人上上下下都依賴秦律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 秦國的法律非常嚴明、也非常嚴苛。 隻要違法法律,一定削足的削足,發配為徒隸的發配,罰甲的罰甲,是不會徇私的。 所以秦國的人在經歷了百年之後,生來就對秦律有著一種崇敬畏懼的心態。 他們非常崇拜在等級秩序下依靠嚴明的法律來維護他們利益的秦吏。 秦國對法律的崇尚,這是七國之中都異常罕見的。 秦吏們更是將懷中的法律竹簡視作生命,在他們眼中,他們秦國的法本身就具有一種神聖性。 因為凡是竹簡上刻著的文字,都會一一生效;凡犯錯,作惡,一定會被懲治。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對善的頌揚,對惡的抑製,幾乎是任何時代所有正常人類內心深處共同的渴望。 而作為七國之中唯一具有實效的秦法,它誕生的本來目的就是為了抑製人性之惡,阻止人做壞事,以維護集體的利益。 戰國末期,本就是世風日下、道德敗壞的時代,越是這種時候,違法犯罪的人就越多。 在這種情況下,秦吏的作用就越發凸顯。 秦吏們不是徇私阿法之輩,他們堅守世代秦吏的傳統。 秦國律法之中寫著,“凡為吏之道,必精潔正直,謹慎堅固,審悉毋私,微密纖察,安靜毋苛,審當賞罰。” “吏有五善:一曰忠信敬上,二曰精廉毋謗,三曰舉事審當,四曰喜為善行,五曰恭敬多讓。” 秦國從來就沒有放棄過道德教育,隻是他們的道德教育,一是通過法律來實現,二是通過執行法律的秦吏來以身作則。 是以秦國的秦吏,那是秦國治理社會的中堅。 他們是一支高素質的隊伍,對於秦吏之中的要求,幾乎每個人都能做到方方麵麵合乎規矩。 而在秦人心目中,秦吏也是一份非常崇高的職業。 所以林信才一直非常自信驕傲,因為他雖然不是什麼王室勛貴,可是他是地地道道的秦吏之後。 現如今,越來越多庶人湧入了秦國學宮。 對秦吏的大肆籌備,提前起碼整整十年之久。 因為這是前所未有的機會,這些庶人的子弟得到天賜的良機,進入學室後比貴族子弟讀書更為勤勉。
第七十五章 罪過(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