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這是政治權力的較量(求打賞月票!)
  現在,扶蘇隻覺得這些平日裡提著一根戒尺的律史們根本不是傳聞中的那麼可惡,甚至於,扶蘇覺得他們都很可愛。
  信則深吸一口氣,太子想要動秦律,朝堂上阻力太大,所以就來學室。
  雖然眼下這些律史們都沒有反應過來,但是一旦太子離開太學,這些話傳出宮外,若是引起他人的警惕,朝中的大臣一定會及時殺掉這股風氣。
  而且太子如果暴露了心跡,這可就要以再犯做論。
  第一次在朝會上說要以對百姓好,已經引起了朝中權貴們的不滿。但是第二次想要在秦法上做文章,聯係上次在新鄭鬧得沸沸揚揚的大事,太子說過要修改秦律,諸臣恐怕會把這些事情前前後後聯係起來,進而對太子起厭惡之心。
  待回到王宮裡,信就對扶蘇一一說出自己的擔心。
  “太子,有些事情,臣下以為可以等到日後再慢慢去解決不遲。像眼下這樣,太子四處尋找可能的機會試圖去修改秦律。這樣做會招致朝中大臣們的不滿。”
  扶蘇納悶,“我不明白。你是學秦律的,朝中大臣們也是學秦律的,太學裡的律史、長史,也都是學習秦律的。可是為什麼同樣的事情,你們卻持有不同的態度。”
  “為什麼你們認為,秦法可以寬刑;但是有些人卻認為,秦律絕對不能提倡寬刑。”
  信歪頭看著地麵,“太子,我昔日在大王跟前侍奉時,大王曾經告訴過我這麼一段話。大王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難事,也沒有什麼事情是大事。真正決定這些事情的,根源始終都在人。”
  “而決定人的,是利益,是欲望。太子要寬刑,有人反對,太子不能聽從臣子們的一麵之詞,認為是因為做這些事有一定的壞處。”
  “事實恰恰相反。所有的事情都有兩麵性,不可能所有人都受益。”
  “他們反對太子唯一的根源在於,您的主張和他們的利益不符。”
  “所以對於太子來說,難的不是怎麼寬宥刑法,而是如何處置那些和您站在利益對立麵上的人。”
  信幾句話道出真相。
  扶蘇卻是一怔。
  雖然自己也知道未來有一天,等他坐上那個位置,到時候要對一些隱患風險全部摘除,凡是阻礙自己施加政策的人,都送到下麵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