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竹書紀年,堯舜禪讓(2 / 2)

  這意味著,一百個人裡,識字者有百分之三,而儒家子弟則占據百分之三中的百分之二。

  一旦從六國底層庶眾裡吸納通曉文字的人上來,必定會有儒家子弟被遴選入內。

  在過去,他們專門負責整理文字,抄寫典籍,製作文書。

  但是隨著文字的整理精簡工作完成,這些過去被秦國官方吸納進入官僚係統的人,漸漸都在朝中有所依附。

  時間一久,也就在秦國站穩腳跟。

  在他們的努力、斡旋之下,於文字整改事務完成後,秦王在丞相的建議下將他們安置在太學。

  宮裡權力鬥爭從來就沒停過,過去鬥爭落敗的人就被攆出來,如今大多都被扔在太學裡。

  大量的六國士人來到了秦國,對於秦國來說,本身就是一種沖擊。

  當太學裡各處學室被裝潢地威嚴華麗,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屋宇森嚴,其他流派的士人,都擠在偏僻老舊的宮室裡,幾十個人圍著坐在長案前,一個個對著案牘文書埋頭各忙活各的。

  因為當初扶蘇提議要大規模修建太學以招攬天下的士人。既得利益者唯恐真的來了有才華的人,自己的位置被人擠掉,所以堅決反對這件事。

  於是就把一所老舊宮室給改成了太學,隻要地方不夠大,就能控製前來的人員數量,到時候外來的人能不能進入學室,還得看他們能不能同意才行。

  而當朝的高官大多都是秦法家,為了鞏固自身的地位,打擊鎮壓諸子百家,他們刻意隻給學室翻新修葺,重新修建學室學堂,給律史和學室弟子配備最上等的供應。

  而其他學派出來的弟子,無論是俸祿、配備享有的便利,都是次一等的。

  一墻之隔,學室學僮正在學習朗誦秦律。

  而這些士人,他們有的人在整理書籍,因為六國的典籍文書,也需要有人被收錄整理,而尚書臺就那麼大的地方。

  有的則在抄錄一些藏本,上古之時的史書,本來就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