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戰略要塞(2 / 2)

  未來發生啥事,大家都心裡清楚明白。

  而一個家庭裡發生的事情,相比於國家來說,都算是微小的。

  當恨這個詞被搬到嬴政和秦國高官的麵前,眾人都知道,這兼並六國的背後,不是隱患那麼簡單。

  “說,還有什麼!?”

  這一聲,不隻是公冶舉,就是王綰、李斯、馮去疾、姚賈等人也被嚇了一跳。

  “大王息怒。”左右不斷地勸告。

  公冶舉隻好硬著頭皮,把地方治理的事情都一一說了一遍。

  “一則他們過去凡事處理,都不是舉報官府,全是是靠當地有名望的人主持大事。”

  “二則婚喪禮儀嫁娶,也都是請當地人前去。”

  “隻這兩樣,他們過去就完全不依賴法,都是自己解決。這就使得他們總是排斥我們秦國的法,認為秦法嚴苛,凡事循規蹈矩,傷人情麵。”

  “二則,地方秦吏隻是掌管法律條文,除了上報官府,其他時間都難以和庶民接觸。庶民有事不報,也不願意報送官府。更不要說婚喪嫁娶這些大事。”

  “一個縣丞的庶眾幾乎都是鄰裡相親,世代親故,年祭時全部都擠入一座祠堂。一個家裡出了事,四麵親友相助。不曾問法於官府。”

  “因為這些事情,本來就是民生之最主要的內容,這就讓我們秦吏即便再怎麼公正不阿,也始終無法將他們納入管控之下。”

  換言之,嬴政的命令落實不到這些人頭上去。

  “按照你的意思,他們最反對的就是秦法了?”

  公冶舉思考一二,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庶民們反對的是秦國對他們更為嚴酷嚴重的壓迫、剝削。但是這種話可不能公然在朝堂上說出來。

  公冶舉不住地點著頭。

  看著形勢到了,公冶舉連忙叩首請求:

  “大王,求您寬恕小人的罪過,讓小人戴罪立功吧。不要再讓小人去做徒隸了。”

  “既然是太子為你求情,給伱這個機會。那你就回到新鄭,輔佐太子左右。”

  公冶舉先是心頭一振,隨後眼淚便莫名其妙地流了下來。

  “大王大恩!大王大恩!公冶舉沒齒難忘。”

  等到公冶舉被帶下去,殿中陷入沉默。

  李斯最先道,“大王,六國之人習慣了自由散漫,沒有法的約束,上行下效。整個國家都是一盤散沙。如果秦國攻打下了天下,不用秦國的製度加以治理,嚴格約束臣民,那不就是在走六國失敗的道路嗎。”

  李斯的話確實和嬴政的想法一致。

  “廷尉斯言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