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能打敗秦王的隻有秦王自己(1 / 1)

第368章能打敗秦王的隻有秦王自己(3更‘為帥的不要不要的’加更) “原來是這樣。不瞞武成侯,此番李信前線兵敗,固然有許多臣子主動在寡人麵前請罪,寡人並沒有責怪他們。” “那是因為寡人知道,此番罪在寡人。隻是如武成侯所言,武成侯早就預料到二十萬伐楚必然兵敗?” 嬴政最氣惱的就是這個事。 扶蘇和王翦都知道嬴政讓李信帶二十萬兵馬去打仗一定會遭遇失敗,然後他們就眼睜睜看著去犯這個大錯。 “古有比乾,剖心勸諫紂王,紂王固然不從,可是比乾秉持臣子忠義之節。若是有人明知君王將要犯下過錯,卻隻顧著自己,這又該如何論斷呢?” 王翦雖然老了,滿臉的斑點,可是眼神卻格外的明亮。 王翦忙道,“李信已經敗了,這個時候再去計較過去那些事,絕不是大王的作風。況且比乾乃有氣節之大臣,王翦不過是一介俗人,危難之際,隻能顧得上保全一家大小的性命了。” 王翦也是用了心思,他不說二十萬兵敗,隻說李信敗了,絲毫不承認這是嬴政決策有誤的事情。 有些話說一半就夠了。 王翦十分清楚嬴政的個性。 有人說嬴政對待手下非常好,有人卻說嬴政非常薄情寡義,刻薄寡恩。 都說是兩麵評價。 其實他們出發點就錯了。 君王的為人本來就和普通人不一樣。 如果非要說嬴政的為人,那是愛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 所有的事情,全部都在他的一念之間。 如果嬴政覺得你這個人可信,那麼就會無限的信任你,給你各種好處。可是如果這個人一旦惹怒嬴政,對於他來說,就是把伱碎屍萬段了都不解恨。 所以很多臣子拚了老命的討好君王,原因也在這裡。因為君王這種特殊生物,你一旦讓你起了厭惡你的心思,旁人也許就輕輕放過,但是到了君王這裡,就變成了天大的事情。 旁人覺得不至於的事情,到了君王眼中,那卻是足以上升到任何高度。 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就在這裡,君王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深諳此理的王翦,他自然明白在這種關鍵時刻如果觸怒秦王,日後引發的絕對是殺身之禍。 做臣子的,哪能追求什麼氣節啊。保命才是要緊。 若是當麵承認說他敗了,嬴政必然感到顏麵受損。 而且這戰敗再打楚國,這個簡單啊,事情從來都不難辦。難得是事情裡麵摻雜的人情世故,應付秦王比什麼都難。 當下王翦的要務就是安撫秦王政,洞悉嬴政來這裡的目的。 “王翦以為,李信敗,隻是一時。秦恒強而楚恒弱。輸贏隻是時間問題。” 隻一句話,這些時日以來嬴政焦躁不安、起伏不定的心安了下來。 “雖經歷此敗事,寡人初心不改。還是希望能在兩年之內,完成平定齊楚的計劃。放眼整個秦國,寡人看也就隻有王老將軍能完成寡人的夙願了。” 王翦聽了,雙目瞪得極大。 他頓時明白了嬴政來這裡找他不僅僅是為問計了。 嬴政是想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戰勝楚國,這樣的時候再來找自己,怕不是要讓自己這個六十歲的老家夥再上馬領兵伐楚。 王翦坐著,他雖早有此料,可是聽到秦王政提出如此厚顏無恥的請求後,他的內心還是受到了不小的震撼。 也就你秦王政能夠想得出這種事來,把一個行將就木,隻剩下脖子沒有被埋進土裡的人請出來打仗。 這功勞給廉頗廉頗也不想要啊。 再說了,當初我說用六十萬妥妥當當就能滅掉楚國,你不肯聽我的,如今敗了又來找我。 若是來找我,到時候又不肯聽我的計策,再次招致兵敗,這隻會把我王氏一家逼到絕路上啊。 王翦當場臉色一僵,“大王,王翦病了啊。這都快病了兩年了。還請大王另請高明吧。” 秦王政也不是吃素的,看王翦終於如他所料擺起了架子,他便虛心俯身,來到了王翦的膝蓋前。 秦王政做出十分誠懇的樣貌,眼神裡帶著許多無奈,“寡人之前曾問計於您,因為沒采用您的計策,李信果然使秦軍蒙受了恥辱。” “我和將軍說了這麼多,卻也發現將軍雖然身在家中,可是一直記掛身在前線的秦軍將士生死。” “將軍勢必也聽說了,現在楚軍一天天向西逼進,將軍雖然染病,難道忍心拋棄了我嗎!” 秦王政說得那叫一個懇切,仿佛是弱小無助的貍奴請求路人給他一口吃食,十分可憐。 王翦精心凝神,忍住要抽打秦王這個表裡不一、狡猾之徒的沖動,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他禮貌地推辭說:“老臣病弱疲乏,昏聵無能,希望大王另擇良將。” 秦王再次表示歉意說:“好啦,將軍不要再說什麼了!” 秦王笑瞇瞇望著王翦。 王翦捋著下巴處乾燥猶如雜草的胡須,胸中那口悶氣被秦王這幾句道歉終於給順平了。 “大王一定不得已而用我,非六十萬人不可。” 嬴政滿口答應說:“就隻聽將軍的謀劃了。”隻是隨即,嬴政想到扶蘇誇下的海口,給他四十萬,兩年之內破楚滅齊。 嬴政便又問王翦,“乃用幾年?” 王翦望著嬴政的眼神,頓時知道了嬴政的心中所想。 “若我出戰,非一年之期,不足以定楚國。” 秦王便追問,“那齊國呢?” “臣分身乏術。楚國固然弱,可實力不輸趙國,是個頑敵,大王不可掉以輕心啊。” 嬴政聽了,頓時就像是被霜打了的秋葉一樣,立刻雙目黯淡下來。 這麼說來,李信不如王翦,王翦不如扶蘇。 寡人何故不用扶蘇呢? 一年打楚,再打齊不知道又要費多少時間。 這做個天下之主,竟然要用這麼久的時間?真的有必要用這麼久的時間嗎? 王翦自從發現嬴政的心思,找他掛帥卻又希望他打得快。這是君王和臣子上下心不齊的表現,他沒有那個能力打什麼巧仗,稍有不慎,不是我方將士死傷無數,就是戰爭敗了。 要打常勝的仗,靠的是自己不貪功、不冒進。 於是,秦王政最後自己打敗了自己。 他決定不用王翦了。 (本章完)